第一百二十九章 林中传艺 (上)二更
三人这般边行边聊,走了一程后,前面有流水声传来。陈一凡举目观瞧,但见前面一座木桥,一条宽约一丈左右的河流顺桥而过。桥的下游是一片树林,树林后面影绰的可以看到有一片草地,此时绿草已枯黄。 陈一凡心中一动说道:“二位兄弟,愚兄知道你们俩师承不凡,恩师又都是名重江湖的武林耋老,本身所学武功也是武林至高武学,只是江湖路险,我们兄弟三人终有分开之时,但如今世道太乱,难免会遇到一些麻烦。愚兄有一套身法想传授给两位兄弟,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佟鲲蔚说道:“大哥,您传授我们身法,李道长会同意吗?” 陈一凡笑道:“这套身法是为兄一次意外所得,并非恩师所授!” 佟鲲蔚喜道:“哈哈,若是如此,那小弟可是要生受大哥的授业之恩了。” 朱耀斌虽然身怀“鸿飞”身法,但陈一凡热心相授,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陈一凡见两位兄弟都同意,便指着树林后面的那片空地,说道:“我看此处颇为宽敞,正适合演练身法。” 几人将马匹拴在树林之中,来到的那片空地。 陈一凡说道:“为兄要教给两位兄弟这套身法唤作‘般若迷踪步’。要学会这套身法,步法的套路是次要,关键是要明白步法的神髓,神到步法自然成!” 他看了两人一眼道:“兄弟,佛学中有一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你听说过没有?” 朱耀斌摇头道:“兄弟自幼跟随师傅深居崂山,对佛学知之甚少,惭愧了。” 佟鲲蔚则道:“小弟倒是看过,只是不曾熟读。<>” 陈一凡点头道:“我诵读其中的一段,你且听听,看有何感受。” 只见陈一凡缓了口气,面色庄严的诵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陈一凡诵完后,见朱耀斌皱眉凝思,接着道:“此经属于六百卷中的一节,摄尽了释尊二十二年般若谈的精华。既阐明宇宙人生缘起性空的道理。同时显示般若真空妙理的体用,实是般若的核心,佛法的心要。经中阐述的是佛学至高真理,却也点明了武学中的至高理论。这就是万物归寂,大法天成之道。抛却万般杂念,挣脱诸般执着,自然就留下空灵智慧。” 陈一凡见二人点头,好似懂得一些,续道:“我教你这套步法,名为‘般若迷踪步’,其奥义在于顺其自然,抛万物于尘埃。再给你讲一个故事,大概你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过去有一位叫金碧锋的禅师,他修行深厚,佛法无边,但心里依然有一丝执着。禅师住在一个古洞之中,洞中除了一个水晶杯外,别无一物。他能够万缘放下,一心入定,且定力很深,当其入空寂定时,连此障碍的五蕴色身,亦能销融于无形。有一天,阳寿该尽,鬼差要来捉他,但遍寻不获,往问土地公。土地公公让鬼卒敲打他放在座位旁边的水晶杯,果然他立即出定。鬼卒马上将锁链套在他的颈上,要拉他走。禅师想,自己修行很用功,若能继续进修,一定可以解脱生死。现在因为心中牵挂一物,竟然被鬼卒捉去,多么不值!于是他对鬼卒说:鬼大哥!请你让我入内方便一下再走。谁知他转身入内,立刻打破那个心爱的水晶杯,即入禅定去。鬼卒不见他再出来,入内一看,只见了一地破碎的水晶杯碎片,哪里还有禅师的踪迹?另外在地上还有一个纸条,鬼卒拣起字条,只见上面写道:‘若人要捉金碧锋,除非锁链锁虚空;若然虚空锁得住,再来拿我金碧锋。” 朱耀斌听完故事,略有所思的自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陈一凡闻言大喜道:“二弟,道佛殊途同归,万法归一,你理解的不错。能够明白这层意思,学起这套步法就容易的多了。只要抛开杂念,一切自然,自可学成‘般若迷踪步’。”
当下,陈一凡在空地之中一步步地演练开来。第一遍他走的非常慢,朱佟二人凝神静气,细心观察,暗暗记住每一个步法的走法。陈一凡一遍演练完,问他二人记住多少,佟鲲蔚点头道:“差不多都记住了!”朱耀斌也点头。 陈一凡点头道:“好,下面这一遍,你二人要看仔细。”但见陈一凡话声刚落,人便如箭一般迅捷的在场中穿梭开来。直看的两人目瞪口呆。 陈一凡停下来道:“这次如何?” 朱耀斌道:“这次没有看清!” 佟鲲蔚却道:“大哥,我怎么越看越像是你与南宫清河过招时所用的身法呢。” 陈一凡笑道:“正是这套步法。”随后又对二人说道“二位兄弟需记住的是,要熟悉每一个步法,好了,现在你们二人就开始演练一下。” 佟鲲蔚笑道:“二哥你先来,小弟我再观摩学习一下。” 朱耀斌此时若有所思,应了一声,按照记忆演练起来,只练了两遍,便熟练记住了步法。只是,他心中虽熟悉了所有步法,却总是无法像陈一凡那样迅如闪电,行如流水。不禁暗暗懊恼。 佟鲲蔚也下场练了两遍,也是感觉行动之中有些迟滞之处。 陈一凡看出两人的心事,微笑道:“两位兄弟是不是觉得行动之间总有些迟滞,这是正常的。<>两位兄弟聪慧过人,这般短的时间便掌握了基本步法,好,现在你们二人要做的就是忘记步法!” 朱耀斌不解地道:“忘记步法?” 陈一凡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