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逐鼎大明在线阅读 - 第十一章 后发先至(4)

第十一章 后发先至(4)

    看了看吴文翰,后的脸色很显然依然是浓重的,T|心中对于这些老百姓的安置也是犹豫不决、彷徨不定的。该章节由提供在线阅读.说实在的,吴文翰是韩他此次北伐辽沈途中所收拢的新将领,而且也是在鞍山城目前北海军当中唯一能够具备谋略和参谋的智将,诸如王云和黄得功,他们只能提供作战的帮助,对于涉及到民政和脑力的事情,就无能为力了。

    可是现在就连吴文翰都觉得难办,韩自己心中也开始有些没底气了。

    韩沉默了一番,开始了话题,说道:“对于这些老百姓,如果按照一个比较狠毒的观念去思索,那就是说他们连自己都养不活了,对社会也失去了能力。说的浅显一点,他们已经是废人了。”

    吴文翰虽然知道韩的语言很刻薄,但是韩所说话时候的神态和语气却显得很艰难干涩,甚至是有一种对自己良心的谴责。他很明白韩并不是不愿意管理这些所谓的没有社会能力的废人,而只是在神秘的建奴大敌面前,韩是感到自己心力不足而已。

    “其实,这些老百姓真的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我们放任不去理会,眼睁睁的看着这些老百姓去死,于心都是不忍的,而且有有悖我们这些身为军人保家卫国的理想。”吴文翰叹息连连,神色很是焦虑。他虽然说出了这番话,但是说到底还是只是一番空话,现在谁都知道要照顾好老百姓,可是该怎么去入手呢?

    “如今我们鞍山城内还有多少军粮和物资?”韩沉默了一会儿,他喝了一口水,再次向吴文翰问道了。

    吴文翰粗略的想了想,回答道:“此番除了鞍山固有的粮草和物资,还要东江军从辽阳城带回来的一部分,加起来一共有六千多石军粮,盐巴一千石,各类干货蔬菜合计有一千五百石吧。另外火药三百桶,马料两千石,兵器也有不少库存。当然,这些是我们北海军的,至于东江军那边所有的,那就不太清楚了。”

    “照这么算,我鞍山城中有兵力八千之多,六千多石的军粮足够维持半年的时间了,”韩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鞍山粮草是充足的,只都是得力于几代人在鞍山的经营,起初是明军在这里设下最重要的据点,后来被建奴不费一兵一卒夺取了,也成为了建奴拱卫辽沈的门户。

    所以不论是明军还是建奴,都对鞍山别有用心。

    “是的,如果建奴来攻,我们可以做长期坚守的打算。”吴文翰说道。

    韩略略的想了想,摇了摇头道:“不,我们不必做长期坚守。等斥候汇报之后,如果建奴的实力超过我们,我们应该立即放弃鞍山。”

    吴文翰略略有些惊讶。问道:“放弃鞍山?就这样一场战斗都不打。就直接放弃吗?”

    “是地。直接放弃。”韩地语气充满了坚定。

    “可是。为什么呢?鞍山是辽沈之地地门户。战略意义极其重要。而且鞍山易守难攻。完全可以坚守一战。”吴文翰认真地说道。“我们绝不能让建奴轻易地将鞍山再拿回去呀。一旦鞍山被建奴夺回去。先不说再次拿回来会付出极大地代价。一旦鞍山失去了。那么辽南地盖州、普兰都会再次失陷呀。”

    韩看了看吴文翰。很显翰所站在地角度都是以军事利益为重要。确实。鞍山这次能轻易地拿下来。不管怎么说。多多少少都是时运地问题。这个辽沈门户地战略要地。如果再次沦入了建奴手中。那肯定会变成建奴拱卫近畿地重要据点。日后要想再次攻克下来。肯定会要付出极大地代价。

    “可是。文翰。你有想过吗?如果我们选择坚守鞍山。确实在半年地时间内或许可以消耗下去。但是如果建奴这次有备而来。动了大军对我鞍山城进行更为长久地包围。半年之后我们鞍山城物资耗尽之后。该怎么突围?”韩提出了自己所担心地问题。他微微地叹了一口气。神色显得很无奈。“我们现在鞍山是孤军。东江军现在是和我们在一起。当然是支援不了我们。而我剩下地北海军现在连防守复州都是问题。更不可能前来支援。”

    韩顿了顿。再次叹息了一声。脸色显得是有些疲惫不堪。继续说道:“为我们是孤军奋战。我们所遇到地任何闪失全部都得我们自己来解决。没有援军来帮忙地。如果我

    要在鞍山打持久战,那么我们就只能希望建奴和我们T3。但是你得想想,沈阳、辽中、抚顺等这些地方,离鞍山根本不算太远,他们的后续支援会源源不断,岂会和我们消耗不下去?”

    吴文翰的脸色微微的愕然了起来,他现自己考虑的问题还是不够全面了,不禁显得有些惭愧起来。他沉默起来,没有继续反驳韩的话了。

    韩有些无奈的笑了笑,说道:“你也可以认为我是贪生怕死,确实,我身为北海镇总兵,必须为全镇军民负责,我是不会轻易选择去死的。”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有我的夙愿,而我北海镇在辽东总算是有了一分根基,或许我会默默无闻的继续在辽东半岛一角偏安一隅,但是也或许我会改变我大明和建奴局势呢。”

    “我明白了,韩大人。”吴文翰诚恳的说道。

    韩点了点头,再次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既然我们的军粮不需要做长久的打算,那么明日你就抽出一部分军粮,去附近县城进行赈济吧。

    虽然这样做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但是也是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了。尽管,如果我们离去之后,这些老百姓也会还会陷入苦境,不过我们能做的都做了,起码也算对得起良心了。”

    “明白了,韩大人,明天我立刻去办。”吴文翰也点了点头,神色和语气都显得很是悲伤。天下大乱,苍生何辜?

    第二天,吴文翰带领了一部分士兵,从军粮库里提了一部分粮草,然后分批次的来到了附近的县城上。他先让没有逃走的县城官长或乡老召集了所有的村民,然后按照人口和名册分粮食。这一举动让鞍山附属的所有县城里的老百姓都大为感动,纷纷称赞北海军是好军队。

    吴文翰是一个识相的人,他在分粮草的时候,不断的对老百姓说这是北海总兵韩下达的命令。这让韩在鞍山的名气迅速传遍了起来,而且都是好评不断,即便有些准备迁移的老百姓都对韩感谢在心,将韩的名号随着迁移带到更远的地方。

    韩知道战事即将到来,对于这些迁移的老百姓他没有阻拦,相反还提供了迁移的指导。他让自己的部下向所以准备迁移的老百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且说最好是南下迁移,向复州和金州卫去。

    老百姓都知道北海军是好的,在得知复州和金州卫等地区都是北海军管辖的,纷纷都决定向那边去迁移。

    东江军的杨奉和陈蒙根在郊县驻扎的时候,同样看到了吴文翰带领的粮草队到镇子上分粮草,救济百姓,同时还帮助有需要迁移的百姓,提供地图指引和一些其他琐碎的小帮助。对于北海军的这些种种举措,杨奉和陈蒙根都感到很感动,想到他们东江军在征战的时候,可从来没有这样细心的体会民心、关心民情。

    不知不觉的,在杨奉和陈蒙根的心中,对北海军和韩的印象越来越好了。同时,将帅的态度改变,当然也自然而然的影响到了各级军士。东江军士兵们在私下也不断的聊起这件事情。这些东江士兵大多也是军户出生,但是军户其实在明末的时候就是农民,他们以农民子弟的心情来看待这件事,当然会对北海军和韩更加感到亲切了。

    这天夜里,韩派出去打探建奴实情顺带了解毛帅下落的斥候团斥候,终于有了动静。韩一共派出去了四十多名斥候,但是这时返回的只是其中的两三个。他们趁着夜色,形色匆匆返回了鞍山城之中,每个人的脸色都很凝重,而且显然是连续几日几夜的赶路,大家的眼睛都显得很红,而且大汗淋淋疲惫不堪的样子。

    这三名斥候被带到了鞍山布政府的前厅,几个侍卫赶紧给他们送来了一些吃的和喝的,他们狼吞虎咽的一番,也不等的及吃完东西,就叫嚷着要立刻见韩总兵。侍卫当然看出了事情的急切,而且韩也曾吩咐过,斥候一旦回来部分时间立刻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