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捻军风云在线阅读 - 第十二章 三河镇

第十二章 三河镇

    “这些东西也许变成了某些人的私人玩物。”张禹爵看着李开芳没有把话说得太明,“仅凭这一点我们都应该推翻满清统治,在他们手里,这个国家必将国将不国。”

    “是呀,所以俺才离开了绿营,当年林大人一心为国,结果却发配······”

    “好了张扬,每次只要提到林大人和洋鬼子你就一肚子感叹,别别别。”芦老照朝怒目相视的张德才摆手道,“我双老汉大字不识一箩,但也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你以为俺双老汉怂恿大趟主树大旗,就是为了坐老虎椅,披那身狗皮呀,俺双老汉不像五孩那样张嘴就是这道理那道道的,俺就知道官逼民反、逼上梁山,还有戏词里唱的水载舟之类的,满清这条破船肯定要沉,何况他还是异族······当然满族跟其他的不同,他杀过太多汉人了,所以咱才要树旗大汉国来推翻它。”

    看到张禹爵的眼神,芦老照立马改口,他不懂得什么是团结少数民族,但他知道旁边可有两个壮族人,何况捻军本身也不全是汉人,还有**等民族的同胞。

    “大家都不要太忌讳这么多。”李开芳微微一笑,刚才芦老照的变化他看到听得一清二楚,也非常的明白,“其实大家都是兄弟,在我们天国,不论是哪个民族都是天父皇上帝的子女,同样,洋人不是也信奉天父皇上帝和天兄耶稣吗?哪个民族不重要,关键在于当政者如何对待百姓,只要能够人人安居乐业,其他的重要吗?”

    “李丞相说的很对,虽然咱们不信仰耶稣,但是太平军和捻军依然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

    虽然李开芳的话是为了消除双方之间的隔阂,但是依然能够听得出他对拜上帝教的猜疑。对于这一点的信息透露,张禹爵心中透过一丝兴奋,昨天李开芳表忠心的话,张禹爵一直都存有怀疑,他不是怀疑李开芳的为人,而是说话的环境,毕竟当时李开芳已经有些醉晕晕的,加之对洪杨二人所作所为的失望,巨大的落差让他说出一些叛逆之语很正常,但是一个人的信仰,绝对不会因为一句话一件事而轻易改变,想想历史上那些在监狱中经受过一系列折磨的烈士们,便可以想想信仰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么的巨大。而今天就不同了,一夜的休息早已经让醉意烟消云散,也能够让李开芳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考虑一下酒宴上的拉拢,加上张德才带来的好消息也让他心中的愧疚大减,因此,张禹爵相信今天李开芳的话是一种真情表露。

    离开静海寺大家似乎并没有从游山玩水的兴致中解脱出来一路慢行,向西绕道庐州西南三河镇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六天。当罗春妹带着只有二十来岁的守将蓝成春迎接的时候,张禹爵不得不感叹太平军真是不缺将,可惜除了杨秀清和后来的洪仁玕外,实在是缺乏治国之才的“相”。

    看到在老家时曾经照顾过自己的李开芳,蓝成春没有半点的轻视,一五一十地将庐州最近的战局以及修筑三河镇的情况老老实实地向李开芳讲明,希望能够得到李开芳的指点。

    早年今年年初,安徽巡抚福济利用石达开南下江西的机会,会和李鸿章等人所率团练围攻庐州南门外太平军营垒,庐州与天京(南京)联络受阻。4月11日,太平军2000人自无为、庐江经三河驰援庐州,与清军激战后败退。24日,太平军2000余人自安庆增援庐州,于肥南丙子铺扎营,被清将和春派兵攻毁。同日。天京援军二三千人赶到境内烟墩集南数里处扎营。次日,又被清将郑魁士部攻毁。4月底,庐州太平军在肥南二十埠两次筑垒,清军来攻,毙其佐领瑞祥。以后数月,太平军与清军在境内多次交战,互有胜败。因此,此时庐州从东面与天京城之间的联系已经断绝,但由于清军也未能将庐州城完全包围,小股人马往来到不成问题,加上此处时不时就会爆发规模不大的小战役,流民更是一波接一波,因此许多往来于双方控制之地的人(多为双方探子)也会选择此处作为化妆出入之处。

    张禹爵、张德才从张老家来天京城的时候都是绕道此处,只是没有进城而已,这一次他们依然首先来到有太平军控制的地处巢湖之滨的三河镇。

    三河镇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而得名,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典型的水乡古镇,镇内河环水绕,五里长街,镇外河网纵横,圩堤交错,具有“外环两岸,中峙三州”的独特地貌,历来以其古老、秀丽、繁华而闻名遐迩,是镶嵌在巢湖岸边的一颗明珠。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贾云集之地,素有“小南京”、“小上海”之美誉。

    1853年底,太平军进入三河,后来决定在三河造城。当时造城的动因出于两点:一、三河这个天然粮仓已成为天京用粮的转运仓,必须造一座城给予保护;二、当时清军肯定要反击庐州,假如庐州守不住,备个后路,好转守三河。

    而造城的任务就交给了青年将领蓝成春,此人也是从广西走出来的太平军老人,只是当时由于年龄较小,被编入了陈玉成的童子军,由于此人头脑灵活,办事果断,深得陈玉成的信任,于去年授殿左十五检点,守安徽合肥县派河驿一带,先在有被委以重任。造城的第一件事是选址,蓝成春经过现场考察后,决定将城址设在杭埠河故道(现小南河)内埂上。为什么要建在内埂上呢?他认为,三河北有丰乐河,南有杭埠河,有此两条大河,设防可谓天险。而流经三河的杭埠河故道由于河面太窄,很容易被敌军攻破。要设城,城面自然要对着杭埠河故道。另外,建城之址要高,由于故道河埂比圩心高,这种选择也顺其地势。于是,蓝成春决定:以杭埠河故道内河埂中段为造城地址。

    设计中的三河城,东西长700米,南北宽200米,城墙高8米,墙宽2米多,需要的材料并非少数。于是,太平军就在三河周围四乡八镇进行了疯狂的掠夺。所到之处,遇到庙宇,就拆庙宇,遇到牌坊,就拆牌坊;甚至石碑,甚至石臼,甚至旧宅旧房,全部一拆干净,运到三河。

    杭埠河故道内埂原来很窄。为了加宽城址,蓝成春决定挖河取土。于是,近万名民工挖的挖、抬的抬,在加宽城址的同时,留下了一条1500多米长、100多米宽的被后人称作护城河的遗址。鼓巢而动,日夜奋战,太平军仅用了一个月零三天的时间,就造成了一座城,共设有5个城门。为了拱卫三河城,还沿杭埠河故道还造了9座砖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