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幡然
辛侧妃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被楚皇后如惊雷一般的话震得抬不起头来。 看似是隐藏了一封有关苏睿身世的秘信,实则隐瞒的还有沧浪轩里的种种诡异。她只有一颗想要明哲保身的私心,却没有想过,若是沧浪轩里的图谋付诸实施,怕是要赔上整个安国王府的安危。 当年皇太后耳提面命,要自己与杜侧妃留意苏睿乃至整个安国王府的动静。那时不晓得太后娘娘的深意,如今辛侧妃却明白了几分。 往自己女儿房里塞人,皇太后大约是古今天下第一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为得自然不是靠她们去分楚朝晖的恩宠,而是替楚朝晖牢牢看住整个安国王府。 自己既是皇太后埋在安国王府的细作,便要守着自己的本份,而不是只看中侧妃那一个身份。 风吹草动、一言一行,王府里有一星半点的动静,都要如实报到皇太后或者皇后娘娘的跟前。偏是自己故做聪明,想要瞒下这令主子们忌惮了多年的事实,瞒下苏暮寒的异动,同时便暴露了自己的私心。 安国王府里的安逸的确令自己忘却了身份,只想着享受侧妃的尊荣。这几年来辛侧妃只晓得羡慕徐、孟二位昭仪的福气,却没有像她们二位那般,用心做好自己的本份。 联想到今日自己与安国夫人一同入宫,皇太后那里对安国夫人必然会有个交待。辛侧妃深切怀疑,过往种种在整个宫内都不是秘密,便唯有夫人一个人才是真正蒙在鼓里。 楚皇后方才问起那木版的秘密,实则怀疑这木版与苏暮寒的关系,辛侧妃委实解答不了,她心里只有些**不离十的猜测。 瞧着秦瑶托盘里秘信,辛侧妃木木呆呆,更深切觉得自己也入了圈套。 辛侧妃跪直了身子,深恨自己在安国王府当了几年侧妃,便将宫里的尔虞我诈与保身立命的手段统统抛在脑后。 杜侧妃明明是最胆小怕事的人,如何那日片刻的犹豫之后,便伸出援手替自己保留秘信。自己冒着被天花传染的危险,从佛龛后头拿回秘信,本该好生躺在自己妆奁匣子里,怎么又会到了楚皇后手里? 一幕连着一幕,连同杜侧妃求了自己放如意出府,都被辛侧妃串了起来。 不过片刻之间,辛侧妃便做了正确的选择,她端正地叩了个头,说道:“启禀皇后娘娘,非是婢妾不说实话,到如今也是云里雾里。不知娘娘可否开恩,允婢妾回府里一趟,去寻个东西?” 辛侧妃想回府去看一看,自己藏的那封信究竟还在不在。 昨夜自己不放心,还曾悄悄开了那只上锁的妆奁匣子,将秘信打开来细看。若是自己的那封还在,楚皇后手中又如何有一模一样的东西? 若要叫辛侧妃开口说话,便须拿出十成十的证据。楚皇后也不着急,叫着秦瑶备车,吩咐她看着辛侧妃早去早回。 安国王府离得皇宫不远,一来一回不过耽搁个把时辰的功夫。辛侧妃从妆奁匣子里寻到自己藏着的那张纸,心上一阵寒凉升起。 她将杜侧妃当做好姐妹,杜侧妃却选择将自己蒙在鼓里。 再次跪在楚皇后脚下,辛侧妃毫无隐瞒,那日外书房里如何收拾藏书,发现了夹在里的信笺,到杜侧妃提出替自己保留秘信,都一五一十说出。 两封一模一样的秘信摆在楚皇后面前,必定是有真有假,楚皇后此时方知杜侧妃还有这样的心机。 能仿一封,便能仿两封。杜侧妃必定眼大心大,拿了这仿制的秘信到苏暮寒脸前要挟,才被他杀人灭口。 更或者是苏暮寒提了什么条件,那淬毒的木版便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本该冲着慕容萱下手,却被他送到了孟昭仪面前。 也幸好孟昭仪在孕中,对那些气息格外敏感,才催动了早产。更幸运的是,罗蒹葭恰巧在宫里,才救下这一对母子的性命。 楚皇后暗暗点头,想着杜侧妃机关算尽,却是功亏一篑,这大约便是糊涂人的报应。幸好她还知道假如意之手,将证据留给陈如峻,不然,真是白白赔上自己的性命。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对杜侧妃另一封信里留下的隐秘,楚皇后自然放在了心上,想要从皇太后身边的白嬷嬷查起。
两封一模一样的信,楚皇后瞧不出玄机,而是招了秦瑶过来,命她送去御书房,请崇明帝和两位阁老查验,看还有什么新的情况。 单凭着一封多年前的旧信,便如此干净利索地处理掉杜侧妃,连尸骨都一火烧尽,苏暮寒根本未到母亲、或是旁人根前求证,甚至没有任何情绪的波动。 如此种种,也唯有一个解释。便是他一早便知道自己的身份,早晓得这秘信的来历,更存了对母亲隐瞒之心。 联想到沧浪轩这段时日的诡异,辛侧妃深知自己在府内已然危机四伏。若是应不当,杜侧妃的下场便是自己的前车之辙。 辛侧妃幡然悔悟,晓得如何才能真正保住自己这条命。她一不做二不休,将苏暮寒偶尔在沧浪轩里宴客,那里头不时有江湖人士来往的消息一并说出,才又跪在楚皇后脚下:“婢妾知错了。太后娘娘这些年防的原就是这件事,婢妾本该在第一时间便报给皇后娘娘知晓,偏想着息事宁人,只要一隅偏安。” 见辛侧妃终于开窍,表明自己的立场,楚皇后此时才露出一丝笑颜:“你明白便好,回了府里该如何做,心中要有思量。” 辛侧妃频频点头,却又说起那块木版。千真万确只在入宫的马车上见过一眼,听杜侧妃提起那是她父亲刻制,万般不舍,却要送给四皇子把玩。 电光火石之间,辛侧妃想起杜侧妃在马车上的一个小动作,她惶急地对皇后娘娘抬头:“婢妾疑心,那块木版送进宫里之前,便被淬了毒药…” 明明对木版异常珍惜,杜侧妃却将它裹在两层厚厚的大红漳绒里,搁在马车最远的角落,以致于自己后来才发觉杜侧妃带了这件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