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清山变在线阅读 - 第27节 山东大案(6)

第27节 山东大案(6)

    第27节山东大案

    这样的问题是刘文明事先没有想到的,闻言大大的愣住了:一品衣是他别出心裁所创,把铁条用铁链穿连在一起,放到火上去烧,烧红了之后,像一件马甲一般的给人犯穿在身上,胸前背后给火炙烤得吱吱冒烟——这样的酷刑之下,何求不得?

    崔荆南不容他多想,再一次用力一拍醒木,大声喝道:“说”

    刘文明还没有怎么样,项进却做贼心虚,吓了一大跳,几乎离座而起。

    说便说。刘文明答说:“回大人的话,莱芜县本是三省交界之地,往来流民众多。非严刑峻法不能保持地方,肃清,小人奉命制作这样的刑具,本是用来对付四方的强盗的。”

    “既然是这样,那你是奉了哪一位大人的命令?可是项大人吗?”

    “不是,不是”项进先沉不住气了:“我不曾下过这样的命令。”

    “是十四年前的顾老爷,官讳是一个洁字。”

    “你说是顾洁顾老爷命你研发此物,也算是死无对证。我只来问你,这十四年中,有多少人死在这一品衣酷刑之下?”崔荆南说话的声音高昂了起来:“朝廷设置刑法,本是迫不得已之举,听讼折狱,总要期以刑期无刑。三木之下尚且‘何求不得’?更别说你设置这样的酷刑?不知道有多少清白之人,落在你的手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便是这私设刑具一条,你就犯了朝廷律法”

    崔荆南对刘文明怒目而视,一派义正词严:“你交卸了差事,回家听参”

    一句话出口,堂下欢声雷动刘文明这才有点变了颜色,不过比起项进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黄,他倒还算是沉得住气。

    这边崔荆南又说道:“刘文明,你要知道,本官这是对你很客气的了。你心里要明白。”这是在警告刘文明,不要妄图钻营门路,希冀脱罪。

    刘文明冷笑几声,转身走下公堂,自去交卸差事,回府而去。

    等他走出去,崔荆南冷眼旁观,围观的百姓个个面带笑容,便知道自己这一着已经大为收效,心里盘算,等过上几天,百姓告刘文明的状子越来越多,再一堂了断。现在嘛,不妨再处理几个案子,也好让百姓看看自己明利爽快,铁面无私的颜色。

    说来也很奇怪,上午的几个案子问下来,只感觉身体不负重负,连坐在公案后面,都觉得坚持不住,而下午,时间更长,问的案子更多,却丝毫没有困倦之意。

    崔荆南心中得意,拿起状子看了看,还不等看仔细,只听堂外有口角之声,两个人互相揪扯着分开人群,进到堂一个衣冠楚楚的生员,还有一个衣衫破烂,倒像是个要饭的乞丐。

    有个皂隶拦在前面:“喂,你这个秀才来做什么?”

    “来请大人评评理。”

    “就是告状喽?可有准备状子?”

    “事发突然,不曾准备。”

    皂隶还要再问,崔荆南在堂上发话了:“带他们上来。”

    两人到了堂前,那个衣衫褴褛的似乎是被告,吓得瑟瑟发抖的跪在一看就是个老实人。那个秀才身份不同,对崔荆南和项进长揖不拜,口称生员,叫孙称:“给老公祖请安,给道员大人见礼。”

    “你呢?”崔荆南看着跪着的被告:“你叫什么?”

    “小的叫马六。”

    “那,孙称,你告马六什么?”

    “便是为一个理字。”孙称的头高高昂起,当堂讲自己的

    马六是个农夫,挑着一担水肥出城,不小心撞了孙称,他开口便骂街,马六人很老实,不合说了句:“又没有弄脏你的衣服,何必骂人嘛?”这一下惹到了孙称,说马六冲撞了‘衣冠中人’,还口出不逊,一定要拉着他打官司不可。

    他说到一半,崔荆南就听明白了,心中恼恨孙称为读书人丢脸,见微知著,可知其人平时在乡里也一定是不安分的角色。一边听他说,一边写了几个字让孟翔递给项进:“此人武?”

    这是问项进,这个孙称是文秀才还是武秀才。项进写了个武字,又递了回来。崔荆南做到心中有数,用力一拍响木:“马六,你好大胆难道不知道秀才乃是宰相根苗吗?我问你,你得罪了孙秀才,是愿打还是愿罚?”

    “我愿打。”

    这倒让崔荆南有点奇怪了:“愿打?为什么?”

    “小的是穷人,罚不起的。”

    “你不要害怕,不是要罚你的银子,只是让你给孙秀才赔礼。”

    “那,我愿罚,愿罚。”马六心中感激,先就磕头,多谢堂上大人的恩典。

    崔荆南又看向孙称,“孙称,本官命马六向你磕头一百,以为赔罪,你可愿意?”

    孙称得意洋洋,“全凭大人秉公处置。”

    “那好。”崔荆南笑意盈盈的吩咐:“取一张椅子来,让孙秀才坐着,受马六的头。”

    这样的判罚自然惹得周围听审的百姓不满,嗡嗡之声大作,项进发挥了陪审的作用,用力吆喝几声,方才弹压了下去。有人给孙称搬来一把椅子,让他坐下,又让马六在他身前跪倒,嘭嘭嘭大碰其头,旁边站立的两个皂隶在给他唱数:“十,十十二……”

    唱到六十的时候,崔荆南突秀才还是武秀才?”

    孙称不知道怎么回事,老老实实答道:“生员是武的。”

    “哎呀你怎么不早说?文秀才叫他磕头一百,武秀才减半。马六磕了多少?”

    “回大人,磕了六十。”

    “那不行,多出十个头,要赔偿。这样吧,孙称,你给马六磕十个头,两下扯平。”

    一句话出口,堂上堂下一片大笑便是连心事重重的项进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只有两个人没有笑,便是原、被告,一个是笑不出来,一个是还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呢

    “大人,”孙称知道坏事,赶忙鞠躬求饶:“生员甘愿受罚,请大人留生员的体面。”

    “不行。你要体面,马六便不要体面了吗?说起来,你受了他六十个头,还他十个,还是你的面子大。来啊”

    “喳。”两旁的皂隶又是好笑又是好玩,把马六扶起来,让他坐在椅子上,又强按着孙称跪在地上,给马六碰了十记响头。碰完了头,县衙内外欢声雷动

    磕罢起身,崔荆南沉下脸来,对他说道:“看你今日的行径,可知你平时是乡里定然是那等仗着一袭青衫,两榜力气,横行无忌。又只为旁人斗你不过,越发的无所顾忌。照这样下去的话,总有你身败名裂的一天我今天杀杀你的气焰凶势,其实也是成全你。须知顽铁易折,百炼方能成钢。从今以后但愿你能够洗心革面,好好读书用功,本官下一次再到莱芜,还要访查你的行迹,若是有所改变,自有你大用之处,若是怙恶不悛,你当我真的不能革了你的功名吗?”

    一番话说得孙称感中生愧,愧中生悟,惭愧的跪了下来:“大人,孙称知错了。今天是我自取其辱,蒙大人教诲,今后必当改过。项大人做个见证。请大人将来访查,看孙称可有辜负大人之处?”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能够有这样一番心意,我想,正是朝廷所需的人才。只要你切实上进,将来大用之期不远。”

    堂下听审的百姓先是为孙称受辱大感痛快,此时见一番羞辱之后,竟然能够改变孙称的气质,无不心中感动。堂上堂下一片肃然无哗,在沉默中表达了对这位年轻的道员大人的无上敬意。

    堂下的百姓看崔荆南审了一天的案子,无不心中惊喜:这才是明镜高悬不但知道他清正廉明,而且处事极有手段,有为百姓伸冤的能力——这也正是崔荆南要留给莱芜百姓的印象——否则,他们就不敢畅所欲言。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情况就有点不同了:一大早就有百姓成群而来,到县衙来递状子,崔荆南派孟翔和崔勇在签押房的门口设下一张大案,找了几个县中的书办担任收录登记的工作。

    告状的百姓有穷有富,人手一状,排起长长的队伍,依次递进,到了中午时分,收齐状子,孟翔亲自送了进去。

    项进食不知味的和崔荆南用过了午饭,两个人有一搭无一搭的在闲谈。他在门口看到告状和看热闹的百姓挤得水泄不通,便一直在提心吊胆,等到看孟翔捧着一摞状纸进来,越发心惊,椅子便如同是长了刺一般,让他有些坐不住了。

    “大人,已经收齐了状纸。”

    “一共多少件?”

    “一百三十三件。”

    崔荆南故意一皱眉,看着项进说:“看起来,莱芜县百姓好讼成风啊?”

    项进赶忙随声附和:“是啊。”他也皱着眉头,说:“本县刁民甚多,如昨日大人审案便可见一斑,平抑讼风,唯有不准他们的状子。”

    “喔。”崔荆南慢吞吞的说:“这就是贵县平时听讼的宗旨吗?”

    项进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赶忙答道:“不是,不是只有无理取闹的状子,本县才掷回不准的。”

    “那就是了。来看看这一百余件案子,有多少是无理取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