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东进、南下
初八日,岳飞接到斥候急报。一支东南叛军从应天府登船,正沿着汴河南下,显然是赶赴江淮战场。 折可存和他的三万大军不但在江淮支持下来了,而且终于达到了目的,迫使江宁从应天府调兵南下,这说明江宁在无力围杀折可存的情况下,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应天府,转而集中主力戍守江淮防线。 岳飞非常担心,心情马上就差了,南下的念头更为急迫。王渊安慰他,认为折可存在江淮的处境远比岳飞想像得要好。 “辛兴宗和苗傅曾经说过,应天府的主力都在他们手上,如今这些主力全部转投长安,而张浚目前所拥有的十几万军队,基本上都是这两年招募的新兵,战斗力有限,尤其缺乏大战的经验,和折可存那三万精锐之师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接着,王渊又给岳飞分析江宁不得不从应天府调兵南下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江宁朝廷的整体战略是被动防御,这和江宁朝政被以童贯、张邦昌为的保守派大臣所把持有直接关系。这些人把持朝政,主要目标不是北伐,不是收复国土,而是偏守东南。策略上的错误导致江宁在兵制上没有任何实质性改进,继而导致东南军队虽然人数激增,但战斗力没有任何提高。这从折可存带着三万军队南下,在江淮打了两个多月,而东南叛军却一筹莫展,最终以放弃应天府为代价,从淮河北部前线调兵南下围剿就能看得出来东南叛军的实力。 “以东南叛军这样的实力,即使在人数上远远过了折可存的军队,但想围杀折可存却难如登天。”王渊最后说道,“以我的判断,现在江淮形势肯定非常混乱,有钱有势的人纷纷渡江南逃,军心、民心皆已濒临崩溃,应天府的大军即使到了江淮,也无法力挽狂澜了。”
岳飞背负重压,像王渊这样的安慰对他来说毫无意义,好在他的运气非常好,中原大战已经临近尾声,虎烈军很快就能全歼山东金军,而河北金军已经撤了,虎烈军很快就可以进行南下作战了。 = 这天,山东金军疯狂突围,完颜挞懒在北线战场,屋里海在南线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