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穿越大宗师之路在线阅读 - 一百一十四章 热血词三首

一百一十四章 热血词三首

    “近日,对于我国捕鱼船在苏俄海域遇害,7名中国籍船员下落不明一事。我国外交部、司法部已经与俄方多方交涉,早已查明确系俄方海岸巡逻队所为。”

    对这件事情李子信还是知道的,也就是过年那会出的这个事,原本李子信以为国内已经对俄方抗议过两次,并且措辞非常不客气,这样的处理态度已经非常让他满意了,只要不是软绵绵的一直抗议,敢说硬气话就已经让李子信点头,何况外交部发言人最后一次的措辞,已经严厉到李子信都觉得苛刻了,他严厉的说辞普通人都难以忍受,何况苏俄这样一个大国,难道他就不怕引来两国的战争嘛?

    “但是鉴于对中方阐明的引渡俄方33名海岸巡逻队疑犯人员的要求,俄方一直推脱了事。中方多次交涉无果,现决定!”

    “军委命令:驻日本冲绳太平洋海军第一航母混编舰队,即日向俄方库页岛方向挺近。”

    “军委命令:乌兰巴托军区、乌鲁木齐军区、黑龙江军区与空军外蒙第一、第三、第七师,战时混编为中华第一集团军。”

    “即日起,乌兰巴托军区全军8.6万人,于10日内完成向俄方贝加尔湖方向的运动。”

    “乌鲁木齐军区9.1万人,于10日内完成向俄方鄂毕河新西伯利亚地区的集结。”

    “黑龙江军区8.5万人迅速集结,于10日后开始向东南方向推进,接应第一航母混编舰队。”

    “外蒙空军第一师……”

    “……空军第二师……”

    “……第三师……”

    李子信头皮发麻的看着这些明明白白写在报纸上的嚣张命令。要知道中华现在的国际影响力之大无与伦比,就因为7名海员遇害,就要向俄国发动一场只是涉及己方就上三十万人的大战嘛?

    李子信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充斥在他的脸上、眼睛上,感觉自己的头发都根根的竖起。

    这样严厉的措辞,这样誓不罢休的决心,让李子信想起了那句响彻国人心中的话—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李子信感觉自己的浑身都在颤抖,他拿着报纸的双手抖动的厉害,眼泪一颗一颗的洒落在报纸上,然后晕染开,就象他现在的心情一样。

    所有同学都莫名其妙的看着李子信,看着他涨红的脸,看着他战栗的双手,报纸在他手里抖动的快散架了。这种消息只能算是大事,没有什么好激动的嘛,中华一向对外强硬,尤其是朱家王朝,不管是以前的明朝还是朱八一建立的后明。现在国内对外也一直延续这这种强硬和扩张态度,害怕苏俄跟中华打仗,还不如让世界上所有人害怕中华利用这次事件对外扩张吧!

    李子信抬起头来,所有同学都看到了他的眼神,激动的眼神,哆嗦的嘴唇,如鼓风机一般鼓起又落下的脸颊,他是不是快疯了!

    李子信没有疯,他只是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心情。看到报纸上的嚣张命令,看着为了7名渔民敢于发动战争的中华,李子信根本没有办法让自己不激动。

    汉武帝时,卫青和霍去病打的匈奴闻风丧胆,封狼居胥!逐匈奴三千里,让匈奴哭喊“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其后,陈汤在出征郅支单于时奏疏:“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公元626年,突厥20万雄兵攻至距长安仅40里的泾阳,京师震动。太宗李世民设疑兵之计,亲帅高士廉、房玄龄等6人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要知此时长安兵不过万人,太宗杀白马与突厥可汗结“渭水之盟”,突厥兵退去,太宗以为耻。

    四年后,是贞观四年,也就是公元630年。李靖雪夜袭阴山,彻底击败东突厥,俘虏东突厥可汗颉利。

    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声威达到鼎盛,被尊称为“天可汗”

    “汉唐盛世”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军事上的。

    后人谁可继承汉唐的霸气,谁敢说武功比拟汉唐!

    朱棣!明成祖朱棣!五逐漠北,七下西洋,永乐大典。当崇祯朱由检自缢于景山,明朝终于结束,但终其一朝真的做到了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朱八一的子孙能在今天说出这么强硬的话,能为了7个渔民而跟苏俄开战。李子信紧紧的闭上了眼睛,泪水止不住的流了满面,朱八一你不愧朱棣的子孙,硬气!

    这样的中华才是那个“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国度!

    从来没有一刻李子信的心与这个世界这么贴近,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的心在颤抖,在为了这种民族的呐喊战栗,“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种民族自豪感,让李子信如饮醇酒、如痴如醉。

    刘连军和王浩并不理解李子信这种感情,连忙把他拉到了宿舍里。

    “子信,你怎么了?”

    “子信,你不要吓我?”

    “李子信……。”

    李子信睁开了自己的眼睛,他的目光有些迷蒙,好半天才能看清面前的他们。

    “刘连军帮我磨墨。”

    刘连军看见桌子上的砚台,他曾经用过李子信的砚台,知道怎么磨墨。

    “王浩,我柜子里有宣纸,帮我铺一张在桌子上。”

    王浩也赶紧照办,李子信脸上的严肃让他和刘连军都感到一种压抑。

    李子信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徐徐的吐了出来,这一口气他吐的是这么长,以至于让一直关注他的刘连军和王浩担心他会被憋死。

    从暖壶里倒出了热水,李子信慢慢的把脸盆里的水调到了适宜的温度,然后他一丝不苟的净脸洗手,把手指缝中的每一丝泥垢都温柔的洗去。

    擦干手脸上的水渍,他整理了一下砚台,感觉着墨汁的浓度,把宣纸摆正。

    用毛笔轻轻的沾了沾墨汁,李子信抬头有些呆愣的看着窗外,初春了,树木的梢上露出了青绿,花枝却还有些枯败,但是已经可以看出向上生长的意思。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理解他现在的心情,前世从清朝末年国家百年落后挨打的屈辱历史,一直是国人心中的痛,为什么国内那么多愤青,因为憋得!

    国家经过百年的落后,开始奋起直追,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所以对外的政策以内敛为主。

    这样的政策对国家是有好处的,但是对普罗大众来说,你怂了就让人气愤。小米加步枪都打得赢美国鬼子,何况现在,他们才不考虑国家的实情。

    当然李子信在前世也是一个愤青,对一些实情冷眼相看,一副早有预料的样子,你就缩吧!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一年了,李子信首先关注的是小说行业,然后开始关心这个世界的历史文学,但是对实事好像有一种趋避感,不太愿意见到这个世界的丑态!

    今天看到这样的新闻,李子信热血冲头而上,差点让他爆了血管,说实话前世总是听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但是只是听说而已,没有见过,反而是对一些羊大爷的态度,让国人齿冷。

    李子信的眼神突然一凝,这个世界毕竟不是前世,强硬的态度让自己为之震撼,他低头看着厚实的、隐约充满花纹的宣纸,促然落笔——满江红。

    这是来到这个世界后,李子信第一次写诗没有写作者,因为他感觉自己心中的悲切,已经与岳飞连在了一起。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rou,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银钩铁画的行草让刘连军和王浩瞠目结舌,虽然他们在一起住了一个学期,但是真的不知道李子信原来能够写出这样漂亮的毛笔字。即使刘连军用过李子信的砚台,却也没有见他写过。

    李子信看着这首岳飞的满江红,感到心中还是郁郁难以出气,“换一张!”

    王浩和刘连军这时简直化身为伶俐鬼了,虽然李子信没有说清楚,二人仍是赶忙给他换了一张宣纸。

    李子信感觉着心里的情绪,那种郁闷让他想发泄,而现在最好的渠道就是写一些畅快的诗句。

    他凝视着宣纸,想起了自己刚开始临摹王羲之的字时,老师为自己做的介绍。

    “这幅字其实是颜真卿临摹的作品,不过颜真卿也是中国古代了不得的大书法家,尤其是其写的《裴将军贴》最为著名,因为此作品杂揉了楷、行、草诸体,字里行间转接突兀,具有很强的刺激力和形式感。“

    李子信的笔锋一顿,一笔流利的行书如画而出。

    裴将军颜真卿

    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

    战马若龙虎,腾陵何壮哉!

    将军临北荒,烜赫耀英才。

    剑舞跃游电,随风萦且回。

    登高望天山,白雪正崔嵬。

    入阵破骄虏,威声雄震雷。

    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

    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

    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前世《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中有《李白、张旭、裴旻列传》,载“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裴旻就是诗中的裴将军,能跟李白和张旭齐名的人物,想想也让人头皮发麻。要知道李白为诗仙,张旭为草圣,而裴将军是大将,他的功绩必然来自战场,想象一下战场上什么样的人物才能到仙、圣的地步。

    看着诗文遥想当年斐旻曾经和幽州都督孙佺率军北伐,为敌人包围,斐旻舞刀立于马上,箭矢从四面射来,“皆迎刀而断”,敌人因而大惊逃走的景象,李子信感觉还是有些郁闷。

    厉喝,“再换一张!”

    这次刘连军和王浩更是利索,“噌”就换好了一张宣纸。

    李子信愣怔了好半天,不知道写什么好,抬头正看到窗台上一副战国的背景图画,那是王浩玩游戏拿回来的宣传照。他突然想起了一句久负盛名的话“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李子信这次的落笔轻了许多,因为这次是楷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一连三首壮怀激烈的词,从行草到行书再到楷书,终于让李子信的情绪平稳了下来。

    低头一看,刘连军和王浩正在卷这幅辛弃疾的词。

    “哎!这次不用换了。”

    刘连军和王浩媚笑,“那你就重写一副,反正你写的轻松。”

    李子信瞠目结舌,再一看另两首词都已经被卷成了卷轴,还用丝带系好了,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丝带。

    他赶忙按住这张宣纸,“这是要参加书法比赛的作品!”

    刘连军和王浩一副“信你才怪!”的表情,但是看到李子信坚决的眼神,也只好窃喜的各自拿着自己的一副字跑了。

    李子信指着一副占到便宜的两人,手指哆哆嗦嗦的,半天才狂吼一句。

    “没义气啊!”

    三人嘻嘻哈哈的追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