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灭明在线阅读 - 第877章 自家的骨rou

第877章 自家的骨rou

    一日复一日,时间在指缝中不知不觉溜走了,开封城下并没有发生多少战事,但城中的粮食越发吃紧,周王朱恭枵接连派出信使,向河北催要粮食。

    河北巡按严云京没法,只得组织了几千百姓,每人携带三斗粮食,由三千官兵护送,打算夜间渡过黄河,向开封运粮。

    这一次,监军御史王燮坚决反对,他认为,三千士兵根本无法护卫运粮的百姓,根本不可能运入城内,一旦被流寇发现,这些宝贵的粮食就是白白便宜了流寇。

    严云京只得作罢,但禁不住朱恭枵连番派出信使催要,瞒着王燮,试探着派出五百士兵,每人背着三四斗粮食,乘船渡过黄河,在开封以西的青孤堆登陆。

    可惜这些士兵刚刚在青孤堆登陆不久,就被大堤上巡游的天命军骑兵发现,五百士兵全部被俘,粮食也被没收。

    李自成并不看重这点粮食,而是思索这件事情本身。

    五百士兵,一百六十石粮食,如果不是试探,就是开封城内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了区区一百六十石,就冒险渡河,城外都是天命军的士兵,冒险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这么大的代价……

    李自成的嘴角,隐隐现出一丝微笑,看来“围”城的战略,初步是成功了。

    五百战俘,经过简单的整训,便加入青壮的行列,成为天命军的杂役。

    前几次的战俘,除去编入天命军的,尚余一万八千余人,加上这五百,快要两万了,天命军自己征集了三万青壮,如此算起来,已经五万了。

    开封周围耕作事宜基本结束,城外收割的小麦,已经完成脱粒、晾晒,五万的杂役,实在太多了。

    释放战俘,不太可能实现,知道城内没有粮食,战俘们一般不会回城,如果任由他们自生自灭,这些有过行伍经历的士兵,极有可能因为粮食问题,而聚集为盗,祸害当地的百姓。

    这些人是挑选剩余的战俘,即便天命军要扩军,也不会从他们当中招募。

    总不能白白养着,在李自成的心中,华夏正值磨难之时,谁也没有权利过着寄生生活,必须自食其力。

    李自成思索良久,想到以前在西宁、兰州的事,战俘一般都是帮着修路,替未来的华夏做些贡献。

    现在的河南,战火未熄,不可能修筑像西宁、兰州那样的水泥大道,不过,拓展官道的路基,倒是不错,将来腾出手来,可以直接浇筑水泥大道,节约修路的时间。

    哪一段道路是最需要的呢?

    李自成展开行军地图,在地图上指指点点。

    开封一直是河南的首府,天命军一旦拿下开封,就会基本结束河南的战事,河南就会进入经济恢复期,不出意外,开封还是河南省的首府。

    不过,李自成借鉴后世的经验,因为交通的缘故,郑州成了河南的中心,一切都是围绕郑州的。

    这个时代,开封与郑州,哪一个更适合作为河南的中心?

    如果从地理位置来看,郑州更靠近中心,但开封的历史更为悠久,还是著名的文化古都。

    李自成随即就笑了,郑州与开封,谁是河南的中心,暂时并不重要,先修筑一条真正的水泥大道,将开封与郑州连接起来,机会是均等的,就看这两座城市将来如何定位、发展了。

    行军地图上,开封与郑州之间的官道,并没有山势阻挡,只有一些河流,中间隔着一个中牟县。

    李自成以宋献策为监军,分出三万青壮,按照水泥大道的标准,先拓展开封至郑州之间官道的路基,如果时间允许,将来向西延伸至洛阳,或者折而向南,建立开封-郑州-许州三角区,这条官道经过汝宁府,还可以从信阳州延伸至湖广武昌府,也可以经过襄城、南阳,延伸至湖广的襄阳府。

    与天命军在城外闲庭信步相比,开封城内,高名衡却是一筹莫展,虽然天命军没有攻城,但城内缺少粮食,维持城头上的士兵都困难,河北道渡河运输的粮食,又被天命军拦截了……

    城内的粮价像是坐上了火箭似的向上窜,昨日还是八十两一石,今日午时已经涨到一百二十两一石,还是一如既往的有价无市,正规的粮店,早就无粮可售。

    开封城怎么办?如何才能解释粮食问题?

    城外是指望不上了,只能整合城内的粮食,他决定使用非常的手段,为了开封,他不惜背上后世的骂名了。

    高名衡给城内的富商、官宦之家分派粮食任务,根据平日了解的财富,需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粮食,做为士兵的军粮。

    他心中明白,无论城内的富商、官宦之家是否储存着粮食,他们都不会轻易交出来,养活了士兵,或许死的就是他们。

    仅有雷霆的律令还不够,必须使用雷霆的手段!

    高名衡自然不会亲自向这些人家征粮,而是交代一番,然后将差事交给守城的士兵,这种脏活,士兵们最合适。

    士兵们的确是最适宜催粮的,他们发明了一种很简单的方法:每至一户人家,先公布需要征收的粮食数量,如果主人不给,或者给出的粮食不够,便捉住年幼的子女,用大针刺其皮肤,一面威胁家主,一面增加大针的数量,情形严重的,幼子女身上会被刺上数百大针……

    更有无良的士兵,看中谁家的大姑娘小媳妇,便擅自增加粮食的数量,直至榨不出油水,便以放出城挖野菜为名,强迫她们献身。

    有些大户人家,既没有粮食,也没有貌美的女眷,被士兵们生生折磨至死,士兵们还是不肯放过,还要被翻箱倒柜搜寻粮食!

    不过,士兵们虽然使尽了手段,却没有征得多少粮食。

    便是在大户人家挖地三尺,还是不尽如人意,他们实在没有多少粮食。

    向大户人家强征粮食,让不少富裕的商户沦为饥民,非常时期,手中的银子买不到粮食,便是家中有金山银山,也和普通百姓一样挨饿。

    城中饿殍遍地,大街小巷都是尸体,整个开封城,到处弥散着尸体的臭味,高名衡开始还让士兵们将尸体及时拖出城外掩埋了,后来士兵们为了减少体力消耗,直接将尸体堆积在城内,一把火扫了。

    死伤的速度,远远快于收尸的速度……

    军粮也是出现了问题,有些士兵知道开封城没指望了,便借口出城偷袭流贼,出城之后却是悄悄投降天命军,一去不复返……

    百姓的日子更难熬,不但没了粮食,连家中盐、酱、油,甚至养猪的大糠,都被官兵搜去,真正的家徒四壁!

    大户人家也好不了多少,饥荒时日,再多的银子也买不到粮食,只能和普通的百姓一样,每日在城门处等着出城挖野菜,不过,他们一般会眷念留在城内的财物、房产、商铺,傍晚时一般都会回城。

    只是苦了家中的女眷,每次出城之间,都要用年轻、貌美的女眷贿赂城门处的士兵……

    百姓自有生存的法子,既然无法出城,又没有粮食,便有人打起孩子的主意,只要谁家的孩子离开父母的视线之外,便会被人被偷偷抱走,成为他人的盘中餐。

    士兵们发现,城内的尸体越来越少,只要没有及时发现,便会有人主动帮着收拾,最后只剩下一堆难啃的骨头……

    实在找不到猎物的百姓,便只能易子而食,毕竟吃的是别人家孩子,心中不会太纠结,但孩子不会太多,吃完了怎么办?

    父食子、夫食妻、兄食弟、姻亲相食,如此层出不穷……

    开封的南城,有一对老夫妇,饿得几乎走不动路,可是米缸中一粒米也没有,便商量着要吃掉儿媳妇。

    老翁叹口气道:“吃了她,儿子怎么办?我还等着抱孙子……”

    老媪白了他一眼,斥道:“抱孙子?你就别想了,这都快一年的时间了,肚皮不见动静,怕是不会下蛋的母鸡……难道我们家要白白养着她?”

    老翁摇摇头,也不知道是不忍,还是舍不得,或许是担心自己的儿子将来讨不到婆娘。

    老媪见老翁不说话,胆子更状了,“趁着你现在还有些力气……等到手脚都不能动了,她正是壮年,你能奈何她?”

    老翁用手将肚皮按进去,又喝了两口清水,还是不解饿,便长长出了口气,小声道:“你去将刀拿来,我磨快些……”

    “哎哎……”老媪这才欢喜起来,从厨房内取来菜刀,小心地跑回来,贴着老翁的耳朵小声道:“你快些磨刀,一会刀磨快了,我将她骗进柴房,帮你压着她,你快些动手,免得生事端……”

    媳妇见公婆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心中起疑,贴着墙壁一听,不觉大吃一惊,趁着公公还在磨刀,忙悄悄蹩出屋子,一口气跑回娘家。

    母亲一愣,“闺女,咱家没有接你,为何回来,是不是和公婆吵架了?”

    女儿哭诉道:“公公婆婆要吃掉女儿……”

    母亲大吃一惊,先安慰一番,将女儿哄住,推入卧房,反手关上门,找到正在外面游荡的父亲,“怎么样,还没找到?”

    “没有,”父亲摇着头,“现在寻找死尸的人太多……”

    “哎,”母亲长叹一声,道:“女儿回来了……”

    “女儿?”父亲皱着眉头,“我们自己都没吃的,她现在回来怎么办?”

    母亲目光四顾,见周围无人,遂小声道:“她公公婆婆要吃她……被她暗中得知讯息,所以逃回家了……”

    “这两个禽兽……”

    “骂有什么样,总得想个法子……”

    “能有什么法子,我到现在只喝了两口凉水,”父亲没好气地道:“难道要送她回婆家?”

    “送回去还不是被她公婆吃了?”母亲道:“我们家的骨rou,为何要便宜了他人?”

    “啊……你是说……”父亲大惊。

    “还有其它的法子吗?”母亲低下头,小声道:“你到现在都没找到死尸,还能支撑几时?一旦饿倒了,后悔也无用……”

    父亲点点头,回到家中,和母亲合力杀了女儿,先含泪吃了大半饱,又将剩余的rou剐下盛起来,骨骼炖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