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战略调整(2)
其实,这些新参军的人,多是各抵抗组织的精兵,要说军事素质,可比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强多了,甚至比矿工也要强多了,但是,东北抵抗组织最大的问题则是军纪问题,说他们是半军人半土匪,估计没人会反对。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抢普通百姓。 这4万人,大体上属于步兵,然而李远白知道,真要与关东军争一长短,还得靠其他几支力量。 摩天岭飞行大队,李远白计划是48架飞机,其中2个战斗机中队和1个轰炸机中队。这些飞机,李远白在1935年底之前,就将其兑换出来交给了飞行大队长梁卫东。 在这几个月里,摩天岭飞行大队的工作,可以说既满意又不满意。 满意的是其人数早就发展到了1200人,比此前预定的600人多了一辈,如果编制紧凑一点,完全可以组建一个飞行团了。 不满意的是,能够上天飞行的飞行员,依然只有系统战兵或原东北军的老飞行员,真正从新兵中训练的飞行员,却屈指可数。原因在于摩天岭飞行大队的训练时间非常有限,因为担心鬼子发现,往往利用天亮前的时间或天黑前的丁点时间进行升空飞行。 担心鬼子发现,既担心鬼子步兵发现,又担心鬼子航空兵发现。这个,李远白在离开基地前是特别叮嘱了的。 除了这个飞行大队让李远白有些不满意外,其他各支部队,却让李远白感受到了红星战队的强大。 摩天岭坦克营,计划是装备GS-Q型坦克16辆,编制为4个坦克连,全营编制600人。但在李远白离开的这段时间,坦克营营长简以维,却创造性地培养了近300名坦克驾驶员及机炮员,按照每辆坦克载员3人计,红星战队可以立即装备100辆坦克战车。 当然,李远白暂时不可能如此奢华。 因为后世的一些理念,李远白最关注的是防空营的建设,因为怕飞机啊,怕死人啊。好在这个营也发展得很好,本来计划编制1200人,但防空营营长硬是培养了1800名合格的防空营士兵,而且防空营士兵基本上属于自然人士兵。 防空营最终只差一步,即实战检验这一步。 摩天岭工程营,其成长故事同样可圈可点。众所周知,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并不适合施工,所以这工程营貌似真没什么事儿可做。 但摩天岭工程营却不是这样,事实上他们的主要施工方向,并不是天寒地冻的“大地”,而是地下工事,地下坑道、隧道等。 而且工程营与后世的农民工大同小异,在华夏这个国度,就不缺这种人。所以工程营本来就是一个大编制3500人,但却由此发展成了工程一营、工程二营、工程三营,总共三个营上万人的施工队伍。 千万不要以为这上万人就是肩挑背扛之类的人力施工,事实上工程营的装备,远超这个时代各国的施工队伍。 原因在于,李远白是后世穿越而来的,他见过很多后世的大型工程施工,见过很多施工机械,因此李远白在装备第一个工程营时,其机械配置就相当高,仅大型施工设备就有上百台套。 如果说,四个月前李远白离开摩天岭的那个时候,他还比较怕鬼子航空兵的轰炸,但又经过了四个月的建设,只要他回来后补上最后的钢铁、水泥,最多只要一个月时间,摩天岭基地真的会成为铜墙铁壁,哪怕鬼子对基地实施大规模轰炸,恐怖其取得的战果还未必比自己消耗的炸弹和汽油更大。 当然,摩天岭工程营这几个月来,早就把李远白预存在沟谷内的各类建筑材料用了个干干净净。 摩天岭炮兵营,是李远白检阅成建制部队的最后一站。炮兵营与防空营有些类似,一个是向天空目标发射炮弹,另一个是向地面目标发射炮弹。但摩天岭炮兵营的成绩,貌似比防空营还要好一些。 因为炮兵营训练出来的熟练炮兵,远远不止一个营的600人,而是3000人,比一个炮兵团都要多。 当然这些数字,最初都是经过李远白同意的。部队要扩张,各类技术兵种则只会嫌少不会嫌多。
也就是说,除开工程营以外的各技术部队,其人才储备皆是现有编制的2-5倍以上,只要李远白重新编制部队,就绝不会像以前那样,人编制好了,装备到位了,可技战术却跟不上。现在,哪怕李远白要编制重炮部队,也最多进行一个星期的熟悉与磨合,便可迅速形成战力。 此外,李远白感觉到欣喜的,还有对普通民众的组织,系统人采取了类似于后世华国的组织方法,当然这个方法在华国传统里也存在。也就是按组、村、乡的格局把基本所有人都编制入一定的机构里,这个方法,对于华国这样的国情与族群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后世的历史也证明了,惟有如此,才能让一盘散沙的华族获得一定的组织力。 但是,摩天岭基地的问题也存在于这儿,数万人的非军人队伍,除了部分加入工程营外,大多数人都无所事事,基地方面,除了组织他们学习文化、红星战队规矩等活动外,貌似也找不到什么富有价值的生产活动安置这些人。 短时间不要紧,但长久这样下去,肯定会出问题。 “这些人,必须进行有效安置,否则会成为红星战队的一种负能量。”李远白本人,听到汇报后也是心惊。后世的华国,特别是西南的某省,无数的人无所事事,所以政府只得允许那些无所事事的人去茶馆喝茶搓麻将,聊了度日。 最初时,这种情况被称为赌博,是不被允许的。但你不让这些无所事事的人去找麻将,又让他们做什么呢,难道成群结队上街去“散步”? “原来,不作战略调整还真不行啊!”李远白最终竟然感叹起了改变策略的动议,了解了基地的情况,哪怕不调整也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