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看到“文化自信”这四个字,莫名的就想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 那什么叫“一个民族的文化”呢? 笔者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指这个民族过往的历史给这个民族带来的多数人认同的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也就是这种文化,决定着这个民族的主流价值取向。 一个民族的文化分为外在的文化和内在的文化。外在文化在于形式,诸如书籍、传说、仪式、服饰、音律、舞蹈、审美等等,是一些有存在感的能触摸到的东西。而内在文化在于精神、在于魂魄,是触摸不到的却决定这个民族生死存亡的脊梁。 汉文化起源于春秋战国,发展于楚,形成于汉。可以说楚文化就是汉文化的根。楚人“自由浪漫,开放包容,开拓进取,爱国尚武,骄傲自信、飘逸狡诘”等等,都是汉民族正统的内在文化。这是经过春秋战国近千年的惨烈杀伐而最后胜出的,是经过血与火的炙炼、经过大浪淘沙、优胜劣汰而存世的文化,是推动朝代更替与民族兴衰存亡的文化,是历史车轮滚滚前进的方向。 但是近代,经过蒙古人、满族人,日本人的蹂躏,经过一段时间的西化,我们汉民族的外在文化最显著的体现~民族服饰、传统仪式,已经消亡;音律、舞蹈、审美等等也已被阉割、被杂交而大幅改变。同样被阉割、被杂交的还有我们汉民族的内在文化~精神。 我们现有的内在文化不是我们汉民族原本就有的正统的内在文化。它少了一些纯粹、少了一些坚持,多了一些麻木、多了一些妥协;它少了对真理、对骄傲的追求,多了对谬论、对丑陋的适从;少了独立思考,多了人云己云。它有了自己最显著的标签:立世、保命。这种低级的、只为了生存而不涉及精神与灵魂,不能正向指引约束人的行为的文化,比鲁迅先生说的阿Q精神好不到那去。可以说当下社会不断出现的各种奇葩现象,都是这种文化在背后作用的结果。它已经成为束缚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瓶颈,成了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的绊脚石。 有人听过“存在即合理”,就认为当下的文化就是好的,并以此反驳笔者的观点。但笔者以为,在高级的层次,存在的是高级的合理,在低级的层次,存在的是低级的合理,所以社会存在的层次很重要,低层次的合理就是不合理,就需要改进,因为社会需要进步。 有人习惯了说“适合的就是正确的”,并习惯以此不加甄别的来反驳任何观点。笔者想说、“适合”是在一堆选项之中经过接触、适应找到的你认为好的一个,而这个时代典型的文化有几种?你又了解几个? 历史决定文化现状,文化影响历史发展。历史,文化与社会现状,三者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奇异的有机体——国家的兴衰与民族的存亡。这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曾经拥有的正统的汉文化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放之四海皆准的、没有时空限制的普世文化。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 我们现在丢失了,把他重新捡回即可。可应该怎样捡回呢? 笔者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但总是没有确切的答案。所以也经常感觉这句话确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但笔者认为,要重塑民族文化,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个体起码要认识自己的民族历史,要从历史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并不断重塑自己的文化。首先从个人做起!正如林徽因所说,“民族之复兴末已,历史之遗泽尤不能抛弃。…”
“重视历史,热爱祖国,重塑文化,复兴中华”,是笔者写此文字的唯一目的。 这不是什么口号,也不是什么虚假表演,这是笔者读史后的真切感受,其背后动机就是自私,因为我不想我及我的族人、后人再有林徽因曾经的那种感受一一 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林徽因 民族之复兴未已,历史之遗泽尤不能抛弃,今日之同胞,不读史,不重史,此令人不能不扼腕叹息者也。……林徽因 汉服......尺八......左思的《三都赋》......陆机的《文赋》...... 这是笔者今年7月所写,也正因此文,笔者才提笔写下此书《晋风汉魂》,故而留于此处,以做为序。 http://.17k/book/2038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