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西游志孙悟空在线阅读 - 168话:失忆的女人3

168话:失忆的女人3

    孙悟空

    168话:失忆的女人3

    杨广建造了一座西苑,西苑里面共有十六院,每院有二十人,全部精选宫中容颜绝色的美人,每一院让杨广临幸最多的美人作为夫人,当此院之首。杨广经常泛舟湖上,让这些美人唱他所作的曲子。

    杨广下诏让江南淮南诸郡上贡姿质美丽的少女,并且规定每年都要上贡,侯夫人就是因此而入宫。侯夫人不仅容颜犹美如桃李嫩红,而且她极富诗才,但是后宫美人无数,侯夫人十六岁入宫,直到二十四岁都没有办法能见到杨广一面,最后留下十六首诗,悬梁自尽。

    杨广得知后十分感伤,见到侯夫人死后仍旧美丽非常的容颜更是气愤不已,认为是宦官许廷辅失职,将他赐死,又因为十分喜欢侯夫人所作的诗,便让乐府宫人传唱着。

    悟空来到了江都,被封为大圣侯,担任守护后宫禁卫军统领,熊大支与杨灵也跟随而来。在这里住上了一段日子,总算是见识到隋帝杨广的荒yin无道,与后宫的****与荒诞不堪。

    后宫妃嫔们的生活如同久居在一个大鸟笼里,妃嫔们的活动范围有限,寂寞而孤独,心情抑郁,又缺少锻炼,因而妃嫔们大多都是体弱多病。这些幽居在深宫的妃嫔们,无须为生活而打拚,只需要养尊处优而已。

    “美”成为了后宫妃嫔们生活的重心,她们不仅注重容颜之美,更重视服饰之美。即使宫中事务再繁忙,每天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温水洗脸、敷面,用扬州产的宫粉、苏州制的胭脂和玫瑰露护肤美颜。

    生活是悠闲但孤独是毒药,皇帝只有一个,要如何消磨时光?许多妃嫔靠着打牌、做针线消磨日子。

    一般平民百姓会以为皇宫里面富丽堂皇,后妃们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生活极尽奢华,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其实后宫生活远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后宫是个封闭的环境,几乎与世隔绝。生活是封闭、禁锢、压抑,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犯条规、忤逆皇帝,以至酿成大祸,随时可能受到严惩,甚至性命不保。

    生活在后宫的女性,她们的情感是压抑的,生活是寂寞的,连最基本的人身自由也被剥夺了,她们还要不得不面对由于众多妃嫔争宠的明争暗斗与你死我活。

    在深宫内院中,有成千上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可是真正的男人却只有皇帝一个,这些女子都归皇帝一人所有。皇帝可以占有她们、冷落她们、抛弃她们,可以对她们视而不见。

    其实许多后宫女子甚至连皇帝的面也没有见过,而被临幸过的比例则更是少之又少。宫中女性普遍渴望得到皇帝的垂顾,哪怕春风一度,更希望透过得到临幸使自己怀孕生子,从而提高在宫中的地位。

    这种宫中的争宠是非常激烈而且残酷的,后宫人数众多,美女如云,皇帝喜新厌旧,薄情寡义,即使得宠,最艰难的是能够固宠。后宫嫔妃们充满了明争暗斗,争风吃醋,尔虞我诈,不择手段,彼此伤害,提心吊胆。而伴君如伴虎,宠辱无常,即使没有伴在皇帝身边,也往往因为受到猜忌而不能远离灾祸。争宠失败的一方,可能被打入冷宫,施以宫刑,乃止送命。

    争宠的手段一种是“以色事君”,另一种是“母凭子贵”。嫔妃们比容貌比才艺,以为自己的才貌在其他女性之上,理应得到君王的赏识与眷顾。同时担心年老色衰,还得费尽心机压制其他女性才貌的展示。赵飞燕姐妹没有子嗣,担心别的妃嫔“母凭子贵”,千方百计害死别人生育的皇子。

    杨广是个极度追求享受的皇帝,他十分地好色,他在后宫里随便看中哪个女子长得美艳就拉到床上。他甚至命令一些嫔妃穿不穿下裤,目地就是为了让临幸更方便,连衣服都不用脱。

    杨广与众多嫔妃在迷楼里光着身子游玩,为了避暑他盖了个“裸游馆”,引来渠水环流过整个裸游馆。他选择玉色肌肤、身体轻盈的歌女划着船,摇漾在渠水之中。他命人将船沉没在水中,观看着落在水中光着身子嫔妃们如玉一般滑艳的肌肤。

    杨广与美女们在迷楼的凉殿里光着身子饮酒,一喝就是一夜。他感叹说:“假如每天都可以如此,那就是神仙般的生活。”

    杨广整夜的饮酒直到醉得不省人事,天亮了还不知道,这时候太监们争相学鸡叫,以假乱真来唤醒杨广。

    宫女年纪在十四岁以上十八岁以下都要浓妆艳抹,脱下衣服与他一同裸浴。西域进贡的茵墀香,杨广命人煮成汤让宫女沐浴,把沐浴完的漂着脂粉的水倒在河渠里,人称“流香渠”。

    韩俊娥的出身微贱,她是个侍儿。韩俊娥的容貌美艳无比,她身高七尺一寸,肌肤如雪,婷婷玉立。杨广一见到韩俊娥就喜欢上了她,于是她夜夜独占隋帝杨广,韩俊娥被封为贵人。

    韩俊娥性情多忌,喜欢与其他的嫔妃夺宠,宫里的其他嫔妃都很害怕她,唯独萧皇后不怕。另一人侯夫人在后宫里的姿色比韩俊娥还略胜了一筹,而且能诗擅画,谈吐优雅,举止端庄。

    韩俊娥对侯夫人的美貌十分的忌妒,私底下时刻想加以陷害。她买通宦官许廷辅,设法软禁侯夫人,让杨广无法接近侯夫人。最后侯夫人郁郁寡欢,留下十六首诗,悬梁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