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我们该如何应对?
八月,乡部啬夫、吏、令史相襍案户籍,忙的是亭里乡县直到郡国的官吏,与宫中、朝中的官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掖庭署却是例外。 按律令,案户比民之际,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已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 孝武皇帝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由此可见朝廷对掖庭选人的重视了。 不过,光禄大夫比较是朝臣,又是男子,真正负责阅选的还是掖庭丞以及相工。每年从六月开始,掖庭署就要为此事而准备。 少府诸官署,除了太初元年更名为佽飞的左弋,因为掌弋射,而备九丞两尉,便只有掖庭署设八丞,为掖庭令之副,数量是最多的,其中不无掖庭署负责阅选之事的缘故。 八月,正是阅选最关键的时间,留守的官吏虽然不需要在外奔波,但是,从掖庭令以降,所有人都不得闲。 宫室庐舍的分配,宫人的调派,官婢的择选……种种事项,都要考虑周全,提前安排妥当,尤其是那些各地报来的待诏女子的相关资料,查实、估量……这些事务都极其琐碎,十分熬人。 张贺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了,精力自然比正当年的官吏差些,加上一夜未眠,今日的旦食又未用完,哪里禁得住这一阵惊怒?刚刚离底,脚下便一个踉跄,幸好前来传话的小宦者还算机灵,连忙伸手扶了一下,才堪堪没有跌倒。 离正席较近的两个佐史这时也反应过,连忙过去将张贺扶回正席坐下,你一言我一语地劝慰。 “张令,掖庭署这会儿离不得君。” “君一夜未眠,用过旦食,择选的官婢就要过来,君若是不在,这事可不好办。” “我等本也管不得中宫之事,君何必平白奔波?” “最忙的时节还没到,君当保重己身才是。” 这两人本就是张贺的心腹,又担着最重要的几桩差使,因公因私都不乐见张贺应少府之请前去,自然是同一口径。堂上其他人见状,也都反应过,纷纷附和劝说,都是一句话——掖庭事多,离不得掖庭令。 张贺被两个亲信挡着,微微勾唇,给了两人一个肯定的眼神,两人自是会意,劝说得越发殷勤。 这一番变故却把那个传话的小宦者急坏了,若不是顾着规矩,不敢哭出来,他必是一场痛哭。 虽然哭不得,但是,小宦者却是顾不得其它,一边叩首,一边高声疾急:“张令,少府言,诸官令丞,但凡在守,都必须请到……” “闭嘴!”立即有掖庭署的人喝止,“宦者署怎么调教的?连个规矩都不懂?禁中是尔能高声的地方吗?” 小宦者被吓得噤声,但是,看看被围住的掖庭令,再想想临行前所得到有吩咐,他一咬牙,刚要开口,就听围着张贺的两个佐史惊呼:“张令!” 堂上众人同时变了脸色,几乎同时起身,疾步奔向正席,有些机灵的,奔了两步,又想起该做的事情,转身吩咐堂上侍奉的官奴婢速去找太医。 “对对对……快去找太医!”其他人也反应过来,连声附和。 眼见这般情形,小宦者知道自己必是不能完成命令,神色越发沮丧,站在正席旁边的一位秩位较高的长吏见状,脸色一沉:“你还在这儿做什么?滚!跟徐少府言,掖庭令也昏倒了!去不成!” 掖庭署上下官吏都是久在宫禁的人,徐仁那点谋算,谁看不懂? ——不就是想分担责任? ——不就是想着法不责众? 堂堂九卿高官却连这点担当都没有! ——纵然皇后昏倒必然与皇帝有关,但是,天子尚未有诏,堂堂少府正堂,便连应椒房殿诏令的胆量都没有? 一干属吏想一想都觉得难堪! ——他们也都是少府属下啊…… 见那名小宦者终于离开,掖庭属吏中有人长吁了一口气,没好气地道:“徐君真的是君侯之婿?不是车丞相之子?” ——这般胆心怕事,这翁婿二人也算是如出一辙了! “慎言!君侯岂是尔可非议的?”方才“昏倒”的张贺一听这话便严肃地喝斥了一声。 “臣知错。”那名属吏连忙应声,毕恭毕敬退到正席下。 原本围着张贺的众人见状也连忙跟着退开,在席下垂手肃立。 张贺揉了揉眉心,疲惫地挥手:“诸君先用旦食。” ——昏倒是假的,但是,掖庭今日繁忙却是再真不过的事实。 众人明白他的意思,虽然心绪不宁,却还是依言入席,安安静静地努力进食。 张贺却是一口都吃不下了。 掖庭署掌着后宫贵人采女事,上至婕妤,下到宫人,皆受其管辖,对消息最灵通。 昨夜虽然忙于公务,但是,对于皇帝夜召皇后,皇后昏倒,中宫宫人夜出……不仅张贺,掖庭属吏中昨夜在宫中的,都多少知道一些,再想想最近的事情,再愚笨的人都明白——情形不对了。 ——十五岁的天子与九岁的皇后…… ——他们能闹什么矛盾? ——真正闹腾的……还是他们背后的…… 张贺知道得比其他人更多一些,因此,也更加困惑——上官家的人夜入骀荡宫,皇后为什么昏倒?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张贺倒是巴不得自己真的昏倒了。 ——虽然看不明白,但是,张贺隐约觉得自己心中的焦灼与……当年……颇为相似…… ——只是这种感觉便透着一股不祥。 “……张令……张令……”轻声的呼唤让张贺稍稍回神,见是自己的亲信,更是缓了脸色。 那名佐史见他回神,便肃手轻语:“张令,待选官婢已到掖门。” 公事要紧,张贺抛开纷乱的思绪匆匆离开。 掖门,是指宫禁正门之外的旁门,未央宫的四门两阙,出入各有规制,不过,无论如何,那四座高大恢宏的正门绝对不是官奴婢能使用的。 禁中侍使皆是官奴婢,不过也是有讲究的。 此时,官奴婢的来源主要是因罪被没入官的罪人家属以及其奴婢,当然未被赦免的官奴婢所生的子女也是重要来源。虽然禁中宫人主要是供贵人以及中臣值宿时侍使的,容貌不需要太出色,但是,既在禁中,又在贵人近侧,容貌至少也要齐整才合规矩,尤其是中臣值宿时侍使的宫婢,偶尔也会有官吏要求暖席,再者,谁又能说天子不会一时兴起,打算在宫人中选个人侍寝?最近的例子就是先帝的那位卫皇后了。
总而言之,择选侍使官婢虽然不比阅视良家子严格,但是,也绝对不是随便挑选。 一般来说,出于种种考虑,禁中侍使的官奴婢还是以罪人家属或者战俘充当,原本就是奴婢的那些,多是配入各处劳作,不说各官署,便是禁中就是织室、凌室等处需要心灵手巧的奴婢。 这种挑选不需要掖庭令亲力亲为,但是,因为这是第一天,张贺不能不去转一圈,一来是对负责此事的属吏稍加勉励,二来也对新选入的宫人多少有点数。 不过是例行公事,张贺本以为可以速去速回,心里还盘算着要不要从掖门回来时,顺道去少府正堂看看…… 不过,很显然,今天,太一不愿见他过得太舒服了。 对属吏训完话,也将待选官奴婢打量了一番,张贺准备走了,却一眼瞥见了刚刚回宫的倚华。 倚华也看到了张贺,犹豫了一些,年轻的长御还是沿着去椒房殿的路走了下去。 张贺微微眯眼,领着一干属吏走了一段路,随后忽然止步,对众人道:“椒房殿也要增减一些宫人吧……” 众人一愣,随即点头,张贺沉吟了一会儿,吩咐属吏自行回官署,自己却转身往椒房殿走去。 椒房殿显然仍然十分混乱,张贺在前殿前等了近三刻才有宫人前来将掖庭令领进前殿东厢。 倚华也在东厢。 引领的宫人向长御参礼后便默然退下,当然,也没有忘记关上东厢的内户门扉。 门关上,东厢再无旁人,倚华恭请张贺在上席坐下,自己坐到下首,随后才低头道:“张令是要见中宫?” “中宫是否安好?”张贺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而是含糊地反问了一句。 “义侍医方才来了,施了针,中宫已经好多了。”倚华也不紧不慢地回答。 张贺嗯了一声,会意地道:“既然中宫仍未醒,臣也不敢打扰。再者,此事问长御也是一样的。” 说完,张贺将事情说了一遍,最后又问了中宫是否对侍使宫人有什么要求。 倚华自然也是十分客气地一一作答。 事情说完,张贺便起身告辞,倚华与他客套了一番,便毕恭毕敬相送。 出了前殿,下了高台,倚华仍未停步,不过,按照规矩,对少府属吏,中宫侍御代皇后相送,是要送出椒房殿前的二出阙的。 路程并不近,加上宫中的规矩,两人走得很慢。 确认周围无人能听到他们的声音了,张贺才开口:“我也不问你为什么出宫,只问一句——如今,我们该如何应对?” 注:此规矩纯属虚构。为了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