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太平令月在线阅读 - 第六十五章 亲眼见到了狄仁杰

第六十五章 亲眼见到了狄仁杰

    凌烟阁原本是长安宫内一座不起眼的小楼。贞观末年,与唐太宗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有的已经辞世,还活着的大多也已经很老迈了。太宗皇帝非常怀念他们,便命大师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肖像,都是真人大小,之后便时常前去怀旧。据说画像全部面向北方,凌烟阁中还有中隔。隔内北面写着“功高宰辅”,南面写着“功高侯王”。后人耳熟能详的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等人都在其列。凌烟阁因“二十四功臣”而成为了唐王朝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一座建筑。武三思奏请皇帝拆掉凌烟阁,自然是挑动了那些唐朝旧臣的神经。这让陈阳意识到,这个宰相姚元崇看来也是个同情唐朝故国的大臣。

    武则天似乎感到不太高兴,她没有说话,而是扭过脸去拂了拂衣袖。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尴尬。这时,武三思笑着劝慰道:

    “姚大人对前朝心怀旧情,这也是人之常情嘛!但是大唐气数已尽,陛下奉天命接过这江山,使得天下太平、社稷安稳,黎民百姓没有受到一丝战乱之苦啊!大人为何要逆天命而冒犯陛下呢?”

    姚元崇听了扑通一声退了下去,向着武则天拱手说道:

    “陛下,元崇之所以有今日,全是因陛下赏识提拔。臣惶惶不可终日,总是担心自己没有尽心侍奉而辜负了陛下的厚望。进谏忠言是臣子的本分,若是冒犯了陛下,元崇愿领罪。”

    武则天“嗯”了一声,回道:

    “元崇啊,朕岂不知你是个耿介之士,怎会因此治罪于你?难道说朕连一句忠言都听不进去吗,你起来吧。”

    “谢陛下。”姚元崇连忙磕了三个头谢恩,才慢慢地爬起来回到席位上。

    这时,武则天转而向另一个人问道:

    “怀英啊,你觉得此事该当如何?”

    这时,离皇帝稍远一些的一个老人回话了。

    “陛下,狄某觉得同心阁这个名字起得甚好。既寓意着‘君臣同心同德’,又有‘周唐一体同心’的寓意。陛下原为大唐天后,受天皇之托护佑江山,内理朝政、外剿叛逆,扶大厦之将倾。最终社稷稳固,四海昌平,大唐子民无不感恩戴德。现在陛下顺天应人,建立新朝。这天下的官民百姓,以前是大唐的子民,现在是大周的子民。由于一直都是陛下您在护佑着他们,所以在他们的眼里,大周与大唐自然是一体同心、一脉相承啊!”

    武则天乐得双眼都眯成了一条缝,十分欣慰地说道:

    “怀英啊,你可是说到朕的心里去啦!传旨,就将九洲池旁的临波阁改名为同心阁,在阁中将为我大周立下功勋的功臣名将肖像描绘下来,列次其中。承嗣啊,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武承嗣拱手回道:

    “遵旨。”

    “还有,”武则天和蔼地说道,“凌烟阁里的功臣肖像,不要撤掉,就在那儿放着吧!”

    “诺。”

    陈阳感到了十分地惊讶。因为他终于亲眼见到了那个大名鼎鼎的宰相狄仁杰。狄仁杰在宴会上的座次与武氏诸王相比离皇帝稍远了一些。陈阳之前根本没有注意到他。狄仁杰头发斑白,长髯飘飘,看上去十分沉稳。陈阳听人说狄仁杰现在官居地官侍郎,但是却代行着地官尚书的职权,是朝廷的宰相之一。刚才他巧妙地避免了正面顶撞武则天,没有直接表明关于是否拆凌烟阁的立场,而是通过附和武承嗣起同心阁的建议阐述了周唐一体的观念。这也同时表明了拥护武则天的立场。同样的一番话,在他的嘴里说出来,却收到了一个明显不同的效果。在武则天看来,既然大家都觉得周唐是一体同心,她继位称帝是天经地义,那凌烟阁也没有拆掉的必要了。

    于是,君臣转而讨论起应该为哪些功臣立画像,争论地非常热烈以至于宴会到了很晚才结束。虽然武周建国还不到两年,而且又不像唐朝开国那样进行过大规模的统一战争,难以产生秦琼、尉迟敬德那样战功赫赫的名将。但是为了不输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君臣齐心协力居然凑齐了三十六人,硬是压了凌烟阁一头。这其中,武家子侄就占了好几个。魏王武承嗣、梁王武三思、建昌王武攸宁等人都在其上。其他的文臣武将要么就是为武则天的权力之路上出过力的,要么就是立下过卓越战功或是有出色政绩。大名鼎鼎的护国法师薛怀义自不必说,排在了三十六功臣的第一位。另外,同心阁功臣中还有在武则天当皇后时支持过她的大臣许敬宗、李义府等人,有镇压徐敬业叛乱的大将军李孝逸,以及讨伐李贞、李冲叛军的丘神勣、岑长倩、张光辅和鞠崇裕等人。这些人可谓是为武则天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如今都已经不在人世了。此外,跟吐蕃作战有功的大将军王孝杰也位列其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当世的治世能臣也给画了进去。让陈阳没有想到的是,来俊臣这个酷吏居然也在同心阁中占有一席之地。虽然排名非常靠后,陈阳依然觉得让这个恶贯满盈的刽子手荣登国家最高荣誉殿堂实在是很难让人接受。他想也许是由于自己是站在后来人立场的缘故吧,在武则天的眼里来俊臣也算是立有大功的。不得不说,来俊臣替武则天除掉了大批的李唐宗室以及别的政敌,确实给她的王座消除了很多威胁。

    不过,拥有崇高身后名的狄仁杰却不在其中,这让陈阳感到很意外。难道狄大人在武则天的心目中还不如一个酷吏?

    正在为陈阳一一讲述三十六功臣事迹的崔湜听了他的疑惑,便解释道:

    “兄有所不知,狄仁杰入朝不过一年,虽然因机敏强干颇受陛下赏识;但入朝时间短,并无大功于国。因此同心阁功臣还轮不上他。”

    年前那趟白马寺之行,使得陈阳与崔湜之间有了间隙。尤其是婉儿出事更让他对崔湜特别的提防。不过后来婉儿成功脱险,崔湜也算是有出谋划策之功,陈阳就渐渐地缓和了和他的关系。那崔湜是个特别好相处的人,就跟个没事人似得又开始跟陈阳整天混在一起了。

    陈阳听了更是诧异了,原来狄仁杰才来了一年不到,比自己也早不到哪里去啊!难道说他的名声都是以后建立的?陈阳越发的感兴趣了,便向崔湜打听有关狄仁杰的事情。没想到崔湜感到很奇怪,问道:

    “兄为何对狄仁杰如此感兴趣?”

    陈阳只好搪塞称在上元那晚的宴会上对狄仁杰的印象相当深刻。崔湜点点头也没有多疑,赞同道:

    “这个狄仁杰,确实有些来历。”

    于是,他便滔滔不绝地为陈阳讲起了狄仁杰以前的事迹,估计他也是从别处打听到的。

    “其实狄仁杰很早就在朝中做官了。仪凤年间狄仁杰为大理丞,据说一年间了结了悬而未决的案件就有一万多件,而且从没有人喊冤叫屈。这个人不仅能谋善断,而且为人刚正不阿。后来狄仁杰去外地做官,在做豫州刺史的时候还得罪了当时的宰相张光辅,又被贬官。去年才被陛下召回,拜为地官侍郎,代理地官尚书之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唐朝及武周的独有官职,是宰相的标志职位。在唐朝,宰相并不是具体的官职,而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高官的统称。唐太宗时开始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意为同中书省和门下省协商处理政务。武则天时中书省改名为凤阁,门下省改名为鸾台,所以这一职务便改名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中书省是国家政策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国家政策的审核机构,能够协同中书省和门下省一起处理政务的当然就是宰相了。而且,宰相往往不止一个人。就跟如今的中常委一样,宰相们也是有排名的。排名第一的宰相称为文昌左相,姚元崇正是当今宰相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