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风云再起,诸侯的那些事(三)
说起王允与吕布共领朝政,尽诛董卓余党,将董卓弃尸市井,任人践踏。曾受董卓厚待的蔡邕问知董卓尸首弃于市井任人践踏,深表悲痛。 又是准备去祭拜下董卓,可是被蔡府的长史阻止住了。 蔡邕大怒道:“汝为何拦吾前去吊丧。” “大人尚不知董卓乃国贼乎,人人得而诛之,即使大人深受董卓知遇之恩,然前往祭拜,恐招杀身之祸。” “虽如此,吾不能做忘恩负义之徒。”蔡邕毅然前去祭拜董卓尸体。 蔡邕的祭拜不知怎么被司徒王允知道,王允指责蔡邕为“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是国贼董卓的死党,命人将蔡邕收捕下狱。 “蔡公。”一个穿着狱卒衣服的人说道。 蔡邕有点疑惑,说道:“老夫便是蔡邕” “吾奉吾家主公之命前来营救蔡公。” “不知汝主何人?汝又是何人?”蔡邕越来越感动疑惑,何人会来救自己。 “吾乃镇东将军兖州牧糜子仲帐下靖远校尉李典是也”糜竺抱拳道。 “原来是李校尉。”蔡邕也是不明白,糜竺与他素来不曾往来,自己现在深陷牢狱,却是他所救,感动万分。 不过说起来李典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救出蔡邕,要不是糜竺交给李典锦囊一个,叫他越狱时打开锦囊。却不知这锦囊有何计,打开一看,上写:炸死两个字。又来糜竺是叫蔡邕炸死,这样才能逃出来。 事后,李典带着蔡邕逃了出来。随后潜入蔡邕府中将蔡邕女儿及其家人秘密就出来。 “今蔡公已脱离危险,特奉吾家主公之命,请蔡公同往兖州一叙。”李典虽离开糜竺很长时间,不过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除了救出蔡邕,还要劝蔡邕去兖州任职。 “老夫愿同往”本来蔡邕是不愿去的,之前是董卓威逼蔡邕去当官,而现在是带着感恩去兖州拜访糜竺,此二者却是不同。 之后,李典及蔡邕家小开始直奔兖州治所濮阳郡。。。 “快跑啊!” “爹。。。呜呜。。。” 。。。。。。 在还没到濮阳郡的中途上,李典及蔡邕家小见路上行人背着行礼匆匆忙忙的逃跑,引起众人注意。李典便找了个人问了一下。 “这位仁兄,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兄台还不知青州黄巾军举兵几十万正进攻兖州,吾等这便逃命去。” 李典听了这人的话,大惊,知道兖州有难,便将这件事告诉蔡邕,蔡邕知道后也是一愣,不过还是去濮阳,李典在前为蔡邕家小开路。 。。。。。。 青州黄巾军举兵几十万进攻兖州,这些黄巾军多是穷苦百姓,无家无靠,黄巾将领多是给他们洗脑,给予一点好处,让他们效命。说说糜竺刚占兖、青二州之地,根基不稳,时有一些人起兵造反。 这不,前几天,青州聚集几十万黄巾军正攻任城国,任城相郑遂派人求援东海。武略中郎将,东海太守太史慈问知,亲自率兵一万前去支援任城国。而与此同时,青州的官员们也知道此事,正在商议如何应对。 “刺史大人,黄巾军虽多,然多是穷苦百姓者,且装备不全,战斗力弱,吾建议一者派兵镇压,二者派人潜入其军中散播谣言以乱其心。。。”陈登认真分析敌我情况,向张昭汇报道。 “就如陈别驾之言。”张昭很赞同道。 青州的攻击战已开始进行了,兖州也不例外。在濮阳镇东将军府里,糜竺急召众官前来商议。 郭嘉说道:“黄巾军兵多将寡,今贼围任城,当兵分东南西北四方破之。” 。。。。。。。 于是糜竺任命抚军中郎将荀彧为征虏中郎将率兵两万前去讨伐黄巾军,特命骁骑校尉典韦,兖州从事刘晔,点军司马糜芳随同荀彧征讨黄巾军。又命令兖,青二州将官迎击黄巾军。 就这样,一场黄巾大战爆发了。。。。。。双方激战不久,黄巾军便攻下任城,杀死了任城相郑遂,之后黄巾军移到寿张。
荀彧军联合北部于禁军、鲍信军,南部太史慈军、王修军,西部臧霸军,张昭军共计十万兵马来堵击青州黄巾于寿张东郊,两军展开激战,黄巾军久经战阵,兵皆精悍,众将军身先士卒,激励士兵,经过昼夜激战,终于将青州黄巾赶出奉张。过后荀彧率军追击,在济北一带将青州黄巾军全部击溃。 青州黄巾军残余没有办法,只能投降,事后,荀彧俘获降卒一二十余万,男女口百余万。 。。。。。。 “禀报主公,征虏中郎将荀彧已凯旋而归。”一个士卒急匆匆的跑来禀报道。 “哈哈,文若果不负吾望,众将官快随吾前去迎接。”糜竺这时非常高兴,他知道此战一胜,自己现在起码不必再担心内忧,接下来可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众人随糜竺来到东城门那迎接荀彧。 “拜见主公。”荀彧行礼后,又说道:“文若不负主公之命,已大败青州黄巾余孽,今已收降俘虏一二十万有余。” “哈哈,此战文若当拜头功。”糜竺笑着领荀彧去将军府,大摆宴席犒劳诸将士。 “文若此战战况如何?”糜竺问道。毕竟将士不顾性命打仗,死伤也当有所补偿。 “主公,此战吾军死伤惨重,死七千余人,伤两万一千人。”荀彧感叹道。 “诶,”糜竺随后令大家将第一碗酒敬死去的士卒们,又命人登记死亡将士具体人数,给予战死的士卒家人一定补偿,并依功论赏诸将。 而今天的宴席上还有一位,那就是蔡邕,前几天蔡邕来到濮阳面见糜竺,糜竺很是高兴,以上宾之礼待之,又拜其为祭酒专管学校一事。 糜竺见李典立此功,特任其为长水校尉。 。。。。。。 几天过去了,糜竺从收降的一二十万俘虏中除去老弱病残,得数十万士卒充其军。又在兖,青二州之地大力建立学校,还首次开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