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秀才的逆袭在线阅读 - 第四百二十三章 抗清同盟

第四百二十三章 抗清同盟

    任思齐突奇想,为何自己不能成立一个党派,就像后世历史上我党那样。

    可是随着深入的思考,他知道成立一个党派并非那么简单,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做到的。

    志同道合者曰党,成立一个党派需要有许多有着相同理想之人才行,然后还需要有共同的目标纲领制度等等,不是那么简单的。

    而且古代正直之士对党的理解和后世不同,党同伐异、结党营私,等等,党这个字在古代可是贬义。若是任思齐提出来结党的想法,恐怕连沈廷扬、阎尔梅等人都会反对。

    成立党派太难,也不可取,不过成立一个群众组织还是可行的。随着江南各地爆出来的抗清浪潮,无数不满异族统治的仁人志士都站了出来,但是因为没有组织相互之间没有联系,这些自抗清运动就如同一盘散沙,很快就被满清政府扑灭下去。

    若是能把这些人都组织起来,互通消息互相支援,组建一个抗清同盟的话,以后的抗清大业将更加顺利,而且也能为崇明招揽更多的人才。

    于是,任思齐把心中的想法和李彦直沈廷扬阎尔梅等人说了,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响应。由崇明牵头,组建一个江南抗清同盟,如此一来,相当于江南各地的抗清义军都在崇明领导之下,崇明的影响将扩展到整个江南,想想就让人觉得兴奋!

    “都督的想法真是绝妙之极,属下不得不佩服。”李彦直伸出大拇指,赞叹不已。

    任都督心有异志啊!阎尔梅目中精光一闪,陷入了深思。前些时日,淮安巡抚田仰提议拥戴义阳王监国,如此自然可以以监国的名义号令江南各地义军,任都督却不同意。现在却自己又弄出了个抗清同盟来,若抗清同盟真的做大,赶走满清打下天下,恐怕当皇帝的绝不会姓朱!唉,大明气数已尽,只要能赶走鞑虏,恢复汉家天下,我就辅助任都督又有何妨?

    “都督,这个抗清同盟想法不错,可是该怎么着手去做啊?”沈廷扬却没有像阎尔梅那样想太多,在明代有着众多的群众组织,如各种诗社,如复社、东林党等。最起码任思齐建议成立组织是为了抗清大业,目的比复社东林党那些人要高尚的多。

    “是这样的,咱们牵头成立这样一个组织,名字就叫做抗清同盟会,目的就是驱逐鞑虏。同盟会的总部就设在崇明岛,总部可设律政、职方二堂,律政堂掌执法刑法,负责派人监督各地会员,查贪污不法投敌事,处理叛徒。职方堂负责组织人事,考察会员,为崇明推荐各种人才。

    然后在外部设立分堂,目前可以现在苏州常州松江设分堂,分堂的职责是团结各地有志于抗清大业的仁人志士,凡是认同崇明者均可以加入同盟会。加入同盟会后,和咱们就是一家人,要听从崇明的指挥调遣,当然咱们崇明也会保证他们的利益。”

    任思齐侃侃而谈,把自己心中的想法一一述说。在任思齐的设想中,同盟会并不是后世那种纪律严格的政党,而只是一个抗清的群众组织,目的是把各地对满清不满者团结在崇明的旗帜下。

    在明末的江南,在广大的乡村,实际统治者并非官府,而是各地的乡绅。要想建立自己的势力,要想赶走满清,就离不开各地乡绅的支持。这些乡绅之中,有心向大明者、不满剃令者,各处爆的抗清运动大都是这些乡绅领导。可是更多的乡绅麻木不仁,为了保住自己的财富地位,不惜向满清屈膝。可就是对这些乡绅也得争取,至少要争取他们不投向满清一边。任思齐还没有狂妄到和所有的乡绅做对,也没有什么打土豪分田地武装农民之类的打算。后世那种轰轰烈烈的土地运动不是谁都玩得转的。

    所以成立同盟会唯一的目的,就是打着抗清的旗帜把大多数乡绅拉到崇明一边,哪怕是这些乡绅不敢明打明的投靠,可是暗地里也会给崇明提供各种帮助,比如帮着采购各种物质,资助粮饷,提供用于海贸的货物。

    而有了这些乡绅的暗中帮助,派出的游击军将会如鱼得水,深深的扎根在各地乡村。

    经过众人的讨论之后,抗清同盟会悄悄的成立了。总部设立在崇明岛,盟主自然是任思齐,安东尼担任律政堂堂主,阎尔梅担任职方堂堂主。

    设立苏州、常州、松江三分堂,分堂主分别由派到三府的游击军监军担任。

    任思齐已经决定,派任兴凡的第二镇往苏州,同盟会苏州堂堂主就由第二镇监军任学堂担任;派刘肇基的第三镇往常州,同盟会常州堂堂主由第三镇监军陈生担任;派马应魁的第四镇往松江,松江分堂堂主由第四镇监军马良担任。

    经过考虑之后,把原来属于都督府统战司的数百人划分到各个分堂。实际上同盟会担负的就是统战司的职责,不过是名号更响亮目标更明确了一些。

    连续对众将及同盟会分堂中人培训数日之后,任思齐下令游击军出。

    由于游击军以后的战斗模式更多的依靠河流湖泊,任思齐从薛雨来的第四镇水军中抽调了八百余艘各式江船,连同船上水手划分给各游击军。

    闰六月十日,夜晚,晴,一轮弯月把凄凉的月光挥洒在大江之上。一艘艘江船从崇明岛出,趁着月光,分成三队往各处而去。

    任思齐站在崇明码头,亲自送别投入前线战场的将士,看着消失在月色之中的船影,心情极为复杂。

    实施游击战是自己的突奇想,可是这种战法能否奏效却连任思齐自己都不敢保证。

    把一支支的小股军队派往清军重兵把守的江南各地,他们能不能在清军的围剿之下生存下来,并不断展壮大?还是会在清军的围剿下全军覆没?

    要是此时我真正有五万精兵那该多好,那样就可以和清军堂堂正正的战上一场!任思齐心中叹息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