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苍穹》
漫谈玄幻小说的商业运作——评《斗破苍穹》 ◎书评员徐行2015 最近常看马云的演讲,觉得他那一句“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倒也非常符合网文的生存环境。现今网文火爆,作者如过江之鲫,但成功者寥寥,终其原因,都是因为大多数写手朋友,其实并没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明确的目标,写文完全出于兴趣,作品上传后或是自信膨胀,或是萧索神伤,没有对于后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有的心理准备。 其实,如果做事的态度认真一些,将写作当成一件事业来看,把写书这个过程按照创业思维来进行,按照商业化运作的模式来认识理解网文创作,那么,至少从心态上来讲,会让你更加的平和,也更能有助于你的成功。 但是创业光有激情和创新是不够的,它需要很好的计划、实施、团队以及良好的营销模式。下面就以玄幻小说来具体说说。 提到玄幻小说,当然就不能不提《斗破苍穹》这本书,这部点击几十亿的网络小说,当年差不多可以说是伴随着争议完本的,后期众多的跟风模仿之作,造成的抄袭泛滥,套路成灾,更让这部小说被冠以小白文代表之作的头衔。但是怎么说呢?说它是小白文?这就对了!创业营销的第一步,就是市场细分,明确解决潜在客户是谁的问题。 玄幻小说,按正式一点的说法,被人归纳为“建立在玄想基础上的幻想小说”。直白一点理解,就是不受限制的自由发挥,一本正经的意yin扯蛋。仙侠可以有,魔幻可以有,奇幻也可以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这种题材所容纳不了的范畴。以前有人总结武侠是成人的童话,那么玄幻这种题材延伸了一步,就是年轻人臆想的天堂。 年轻人最喜欢奇思妙想,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姿意挥洒,所以是此类小说最忠实的读者和受众,按相关数据调查显示,玄幻小说中最多的读者群,往往也都是些初高中时期的年龄段居多。 在这里,抛开作品的质量不谈,仅从商业运作的角度来讲,《斗破》是一部运营得非常成功的经典案例。其实众多的作者朋友,与其学习模仿作品中的所谓套路技法,不如换个角度,从商业运营的整体上,来分析一下商业写作成功的必备要素。 市场定位清晰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针对于读者市场,拿出迎合读者口味的作品。在这一点上,《斗破》的作者无疑是聪明的,比如在作品的推封感言中他写道:“至于书评的一些谩骂者,土豆希望诸位书友能够无视,也请不要去别的书评还击,静下心来看书便可,天气本就炎热,气大伤身,反而不美。” 嗯,这一点,就是对于作品自身的定位,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态度了,没有一部作品,可以赢得所有读者的喜欢,小白文也好,老白文也罢,有争议是件好事情,说明作品写出了自身的特点,能够吸引不同的目光和声音。 市场有了,产品有了,下一步应该怎么样了呢,当然是组建自已的运营团队了。写评这么久,也认识了许多作者朋友,有人经常在群里抱怨,编辑高冷不理我啦,没有安排推荐位置啦,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看待问题的角度有问题,做人不够世故,没有商业思维,更是放不下文人的面子和矜持。 有句话说得好,一入网文深似海,从此节cao是路人。现在就是商品经济的时代,由不得你去做一个安安静静写书的美男子。不要把编辑想像得那么清高和对立,要知道,编辑才是你最好的合伙人,营销同伴,是你踏入商业写作环境之后,需要运营攻克的第一个终端客户。 还是以《斗破》来举例子,据说这部书刚刚上传时,开头的几万字在编辑悟道的指导下,修改过很多次,就连书名都是另一位编辑一锤定音。所以说时势造英雄,作品的自身质量只是一个方面,机遇也是商业运作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写出一部合适的作品,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我想,在那个时期,就算没有《斗破》这部作品,也会出现《气破》《魂破》,来迎合市场的需要。所以说作者同平台,同编辑,本应是一个团队,合作双赢才是最好的生存方式。
万事俱备,最后一步就是如何把潜在客户,转变成忠实客户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最关健的,也是作品成败的关健。很多作者都是前期收藏看上去很丰满,后期上架后现实却很骨感。一味的抱怨读者是没有用的,消极等待更是于事无补。往往大神同仆街的区别,有时并不在作品的水平高低,而是对于这种后期运营处理上,经验有所差距。 时代在进步,商业在发展,营销模式也是日新月异,从传统的4P,4C,到现在的闭环营销,从产品为王,到关注客户,到现在的注重社交文化的附加价值,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闭门造车只会埋头写作是没有什么发展的。 正如前面所讲的,在商业环境下写作,就要有商业化的想法和思维,不仅在作品中要体现出商业化的元素,更要在作品推广过程中有运营的意识,写作也是一种创业,在商业背景下,收入同产出都是成正比,年入百万,并不是简简单单只会码字就可以胜任。 有首歌大家一定都听过:“不经历风雨就不会见到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通常都没有偶然,机会也只会给有准备的人,写作的道路也是如此。虽然现今网文套路化,同质化是主流,但我还是奉劝一句,抄袭模仿终非正道,做人做事,胸怀决定眼光,眼光决定高度! 最后将马云的一句话送给致力于商业写作的朋友:“别人可以拷贝我的模式,不能拷贝我的苦难,不能拷贝我不断往前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