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节 申侯之死
话说比起『围魏救赵』来,『围许救郑』领先了足足三百年,但是知名度却又远远落在后面,为什么会这样呢? 你想啊,作为中原霸主,齐桓公这么注意个人形象的人被楚国结结实实的给忽悠了一把,他能不封住各大媒体的口么…… 其实吧,控制媒体倒不是主要的,因为那时压根也没啥媒体,更没有什么无良记者,关键还是在于这一战规模并不算大,也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战术思想虽然领先几百年,但是知识产权工作做得不到位,反倒是后来齐国救赵国时抢注了『围X救Y』这一商标…… 齐桓公又不解方程,他不关心X或者Y的问题,对于齐桓公来说他只关心一个问题,郑文公背叛了他,郑文公需要被收拾,郑文公目前还没有被彻底打服气。 郑文公:这好像不止一个问题了…… 齐桓公:还敢顶嘴…… 公元前653年,春,『围许救郑』的第二年,齐桓公稍作调整齐国再次伐郑。 孔叔又有话要说了:齐国很生气,郑国很危险,要想不被灭,只有先投降。 郑文公几次面临压力时孔叔都建议要保持坚定的立场,因为郑文公投怀送抱的对象是楚国,但是这次不同了,压力来自齐国。 郑文公竟然也没有着急着投降,因为他还有一个法宝,他用这个法宝表达了自己的歉意,也给齐桓公暂时消了消气,这个法宝就是申侯。 申侯如何当法宝? 郑文公表示这个简单,把申侯杀了就是了…… 申侯这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本来想着坑陈国的袁涛涂一把顺便向齐桓公邀个功的,结果反遭袁涛涂报复而被治罪,最终成为郑文公向齐国赔罪的工具。 但是,申侯这个法宝毕竟疗效有限,过了没一阵子,齐国又要打算来打郑国了。 这次看起来更严重,因为准备一起来的还有鲁国、宋国、陈国和郑国的代表。 是不是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感觉? 不是说好打郑国的么,为什么还有郑国的代表…… 这是什么情况…… 是这样的,这次鲁国和宋国到场的是鲁僖公和宋桓公,陈国到场的是『太子款』,陈国前太子御寇被陈宣公杀了之后,陈宣公立了更受宠的妾室之子为太子,也就是太子款,郑国到场的则是『太子华』。 太子华为什么要参加这样的盟会? 因为此时郑文公已经在位二十年,郑国局势不太乐观不说,太子华也有逐渐失宠的趋势,于是太子华想在盟会上寻求支持。
太子华在盟会上表现积极,主动表示拥护中原霸主齐桓公,但齐桓公如果能借这次机会够除掉这个、除掉那个等等就再好不过了。 太子华手上有个黑名单,列了几位他想要除掉但是自己又除不掉的,希望能借齐桓公的力量铲除自己政治上的阻力。 很明显,因为太子华在郑国都有了混不下去的趋势,于是便有了私心。 太子华的提议很快就遭到了管仲的反对,管仲表示太子华想除掉的几个人都是郑国的贤臣,实属动机不纯,再说了武力制服总不是最好的方式,与其如此还不如让郑文公老老实实过来结盟认错。 齐桓公听谁的? 当然是管仲的。 于是在郑文公叛逃之后,在齐桓公强硬的态度下,郑文公随后赶紧与齐国再次结盟,惠王企图拉拢郑国以及楚国和晋国的计划遭到严重打击。 太子华也因为私心过重被管仲看穿,最终还是没能避免被郑文公处死。 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此前一直被忽视的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