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节 齐楚对峙
令伊子文,斗谷於菟,喝虎奶长大的小朋友。 有的人可能就要问了,真的还是假的? 子文出身时的这段神奇经历与后来楚国另外一位小朋友『子越椒』的出身联系到一起。 这位子越椒就更厉害了,生下来就有熊虎的形状、豺狼的声音,所有的这些,其实全都出自正史…… 读史使人明智? 通过历史中的人与事充实知识面的同时,能够对人、事情的判断有所明确,能搞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明辨是非,这才是明智,所以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 大量样本空间下,小概率的事件总是会发生,但是一堆不可思议的事情交织到一起时,总归有其历史背景。 我们已经无法证明子文当年谷于於菟一事到底是否真实,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公元前664年子元事件后新任令伊子文是一位贤臣,我们可以肯定是楚成王八年时楚成王已经逐渐长大成人。 我们还可以肯定的是,楚成王继承楚国家业的同时也继承了楚武王与楚文王两代逐鹿中原的决心。 公元前659年,楚成王上任后楚国第二次伐郑; 郑文公:…… 公元前658年,楚国叒伐郑; 郑文公:…… 公元前657年,楚国叕伐郑; 郑文公:为什么总是我…… 楚成王为什么要连续不停的打郑国? 因为郑国位居中原腹地。 中原有这么多诸侯国,为什么是郑国? 楚成王说你郑国跟齐国太亲密,要打。 郑文公表示齐桓公是中原霸主,跟齐国关系亲密的多了去了,为什么…… 楚成王:哪这么多废话,就是要打你。 郑文公:…… 在楚国看来,郑国早不是郑庄公鼎盛时期的狼,再说了即便是郑庄公时期郑国也是忌惮楚国三分,所以继子元伐郑无功而返之后,楚成王便逮到了郑文公这只羊不停的薅羊毛,一直薅到郑文公想求饶。 楚国连续不断的向郑国发起进攻,郑文公是真招架不住了,于是便有了妥协的想法。 妥协的意思便是投降…… 楚成王自然欢迎这样的妥协,但是郑文公的念头在郑国内部便遭到了反对。
大夫『孔叔』表示齐国都在为郑国cao劳,丢弃齐国的恩德而向楚国讲和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孔叔的话提醒了郑文公,原来不需要向楚国投降也是可以的,只要中原霸主齐桓公站出来便是了。 于是在公元前657年,我们便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齐桓公这边陪蔡姬划船划得不高兴,一怒之下把蔡姬赶回了娘家,这边郑国过来反映中原小弟的难处,希望霸主能够为民除害,福如东海。 赶巧的是,自蔡哀侯后蔡国就已被楚国收拾得服服帖帖,所以齐桓公看起来是想教育楚国的小弟蔡国,实际上是为自己中原的小弟郑文公向要一个说法。 再下来的事情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公元前656年时齐桓公领着八路联军浩浩荡荡的开往蔡国,象征性的收拾了下蔡穆侯,直接就把枪口对向楚国。 这是一场大国与大国之间的挑战,齐国名义上是为蔡姬教训蔡国,实际上是为郑国一事而证明谁才是中原霸主。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之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