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节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在天愿作比翼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季友的再次归来,鲁僖公的即位表明庆父与哀姜这对绝命鸳鸯所制造的鲁国内乱告一段落,鲁国在鲁庄公去世后的短暂混乱之后也将重回正轨。 接下来便到了斩草除根、以绝后患的时候了。 庆父逃到莒国,这事好办,鲁国财到礼到,莒国同意放人。 庆父:…… 被遣送回鲁国的路上庆父安排公子鱼请求赦免,公子鱼的请求被驳回,公子鱼一路又哭着返回,自知无力回天的庆父自杀身亡。 哀姜逃到邾国,鲁国还没发话,齐桓公就先作出指示。 作为齐国公族之女,哀姜的行为严重影响到齐桓公中原霸主的形象,鉴于此,齐国向邾国直接要人,邾国不得不从。 在回齐国的路上,哀姜就被齐人杀死,『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一典故告一段落。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一典故说的是鲁国的庆父罪大恶极,罪该万死,这样的恶人不除掉只会带来无止境的灾难。 在了解完事情的经过之后我们的疑问是:果真是这样的么? 难道不是这样么…… 首先,庆父杀子般、立鲁闵公的根源在于哀姜,在于哀姜和他之间的不正当关系。 为了拥护鲁闵公庆父不惜杀掉子般,但是我们却同时也看到季友为了拥立子般不惜毒死叔牙,性质上来看其实都差不太多; 其次,对于庆父而言所谓的篡权其实从一开始是不成立的,由于哀姜无子,所以周朝以来的嫡长子继位制度天然失效,庶子继位又或者兄终弟及本身都不再是什么大问题。 由于哀姜的关系,庆父一开始也没打算自己争取一下鲁国国君,只是鲁闵公即位以后庆父和哀姜越来越高调才考虑取代鲁闵公的位置。 我们换句话说,如果庆父从鲁庄公去世后一开始便当上鲁国的国君,也许就没后面这么多事了…… 最后,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出处竟然是齐国而不是鲁国。 齐桓公为什么要派仲孙湫去鲁国慰问考察,显然除了关心关心小外孙鲁闵公,他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想法,这个想法与吞并鲁国有关。 庆父会不会继续作恶,仲孙湫知道,齐桓公也知道,但是齐桓公选择的却是坐山观虎斗,明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齐桓公的策略却仍然是看着鲁国继续混乱,齐桓公不是幕后的黑手,但绝对没安好心。 再者,我们从哀姜与文姜的对比其实也能看到一些端倪。
哀姜跟文姜干的事情基本类似,文姜是与自己的兄弟齐襄公做了不该做的事情,甚至直接导致鲁桓公惨死齐国; 哀姜是与鲁庄公的兄弟庆父乱搞男女关系,随后引发子般和鲁闵公的悲剧。 结果是鲁闵公一死,齐桓公立刻将逃到邾国的哀姜处死,此时的齐桓公是中原霸主,齐国是各诸侯国的带路人,哀姜作为齐国公主让齐国蒙了羞,所以哀姜必须死; 反观文姜,鲁桓公去世之后干脆连鲁国都懒得回,隔三差五的还跟齐襄公幽会一下,对于这样的事情齐桓公却从来没有表现出任何态度。 还有一点,不光是文姜、哀姜,齐桓公自己都跟管仲交代过他好色起来连好看点的jiejiemeimei都不放过…… 所以说,庆父本身其实并不值得我们为其翻案,从跟哀姜走到一起就注定了他不会落得好名声。 但是在『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一口号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这个阴谋与齐桓公有关,与齐鲁之间的恩恩怨怨有关。 好就好在,庆父终究还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