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节 陈田一家
公元前672年,陈完逃到齐国被齐桓公任为『工正』『管理工匠的官』,后改名为田完,因此后来也称为田敬仲,敬仲是他的字『也有谥号这样的说法』。 实事求是的说,我们在回顾齐桓公的整个霸主生涯来看,这实在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毕竟对他而言不过随便安置了一个政治难民。 再后来有位叫『重耳』的同样也是政治难民身份,同样投奔齐国,齐桓公待他也是不薄,说明不差钱的齐桓公对待投奔齐国的一贯很是慷慨。 不过如果我们把时间进度拉长了看的话,这个问题就相当严重了。 正是齐桓公这次不经意的慷慨,改名后的田完在齐国生根发芽,到了战国时期田氏已经发展到枝叶茂盛,最终上演了『田氏代齐』这样的大事件。 齐国还是那个齐国,但齐国的原领导班子被赶走,正统的姬姓公族换作了田完的后人…… 当然了,历史总归是由无数巧合凑成。 就陈完奔齐一事来说,齐桓公可供挑剔的地方其实并不太多,谁都不会预测到几百年之后会发生怎样的事,后来齐国公族自身衰落也才是事情的本质所在。 这里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为什么陈完会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田完,这中间又到底有没有什么讲究。 首先我们继续得强调的是,姓和氏截止到春秋战国时期时其实仍然是有着显著区分的。 功能上看的话,姓偏向于血缘关系,氏侧重于社会地位。 夏商周三代,女称姓,男称氏是当时的特色,一直到了春秋战国结束的秦汉以后,姓和氏的区别开始逐渐减小,最终合二为一,所以我们后来所谓的百家姓,实际上有很多是从氏演化而来,比如我们提到的陈完,以及改名后的田完,陈和田实际上在当时就是氏。 其次,陈国自武王分封时就已经建立,第一任国君『妫满』是舜的后人。 后来妫满以国为氏而称为『陈侯』,谥号『胡公』,我们看到陈姓和胡姓实际上都是源自陈国。 因此如果我们把家谱一直往上翻的话,陈凯歌的先人还真就很可能是胡歌先人的哥……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由于血缘关系自打娘胎就确定,所以姓变动的并不多见。 但是随着升官发财、炒股破产什么的,社会地位变动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氏的变化也是容易理解的。 举一个前面我们管仲变法时提到的『商鞅』,商鞅是卫国人,姬姓、公孙氏,名鞅,所以商鞅实际上在他所处的年代通常被称为『卫鞅』或『公孙鞅』,后来他在秦国干得不错被封于商,结果反倒是『商鞅』被后人熟知。
也正是因为陈完过于低调,导致了从陈完到田完,由陈氏到田氏的这个转变过程后人深究起来还比较费劲。 一种观点认为,齐桓公实在是大方,把陈完封在了一个叫『田』的地方,陈完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于是改为田氏,但是后来考证却又没发现齐国有个叫『田』的地方……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陈完本身是奔着避难去的,既然是避难那就得低调一些,于是换了个马甲,当时陈和田的发音十分接近,于是陈完改成田氏后隐姓埋名。 不管怎样,陈完的后人最终还是闷声发大财,在公元前391年时,『田和』把『齐康公』放逐并自立为君,并且在几年后得到周天子的认可,也就导演了我们所说的『田氏代齐』事件。 所谓风水轮流转,各领风sao数百年,『田氏代齐』事件也应了这样的道理,只是这事发生在遥远的战国以后…… 所以田完的出现意义还是在于此后大中华的历史上有了田姓,相当于陈姓的一个分支,因此便有了『陈田一家』的说法。 胡姓表示:还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