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节 管仲与法家
管仲: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在管仲变法的过程中我们总能发现,管仲的治国理念注重的是百姓,是民心。 『以人为本』从哪里来,实际上『以人为本』正是源于管仲的语录,儒家统治几千年以后这个理念也终被宣传和贯彻,一字未改。 我们在提到管仲变法时,更多的是侧重于他对经济的重视以及在经济改革上的巨大成就,并且管仲对于周朝的礼制也并非表现出有多反感,因此后来也有把管仲划归到儒家这个流派的声音。 当然,更多的意见认为,管仲改革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更多偏向于法家,因此管仲传统意义上被视为法家先驱,他和他的『以法治国』代表的是一种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治国主张和观念。 对于管仲,对于法家,我们要说几个问题。 首先,所谓的『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以及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包括儒家、法家等众多学术流派从萌芽到产生,从被推广运用到总结沉淀,这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 管仲有没有想过当法家的代言人呢? 其实是没有的…… 管仲最根本的出发点其实是治理齐国,帮助齐桓公实现称霸的理想,同时实现自身的个人抱负与价值。 管仲的思想付诸于实践且取得空前成功,并形成『管子』一书,因此后来法家一派对前期的成就进行总结时发现管仲的很多思想其实蛮符合他们这个套路的。 再加上管仲名气这么大,法家流派也就毫无疑问的把管仲拉到这边来了…… 类似的比如有制定周礼的周公,西周时期的周公其实与后来的儒家关系并不太大,但是没关系,周公成就与威望并重,他的很多思想又能够与儒家所总结出来的理论联系得上来,所以儒家流派也毫不犹豫的把周公拉了过去…… 然后我们的问题是管仲都说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以至于他会被认为是法家的先驱呢? 管仲看来,虽然社会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周朝已经从西周时期的天子号令天下向诸侯国做大做强慢慢演变,但过去沿用的法制也不能就简单地废弃或否定,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良。 『修旧法,择其善者而用之』。 也就是说管仲虽然重视法律对治国的作用,但管仲并没有大刀阔斧的进行彻底的把齐国弄个底朝天,而是对周朝沿用的法律进行一定的改良;
同时,管仲坚持『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的意思是经济搞上去了,肚子吃饱了,百姓的素质自然会跟着上去,否则一切都不过是空谈而已。 接下来,管仲提出『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四维指的便是前面提到的礼义廉耻,管仲将这四维列入治国的纲领,既不打压周朝的礼制传统,也提倡用法律来进一步规范国家,这也是后来儒家流派向管仲招手的一个主要原因。 这里我们提到一点,管仲在礼法上否定了所谓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取而代之的是『万物待礼而后定』。 比起让权贵们玩礼、平民们受刑来,这样用礼来教育和引导民众的思想无疑要进步了很多。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管仲以法统政、礼法并用,用法律的手段推行军事、行政以及商业政策,但是却并不过于依赖于礼,也不过分强调法,在富国的过程中逐步将礼法完善到每一个领域,这才是管仲变法最大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