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节 繻葛之战
有道是无风不起浪,一个巴掌拍不响。 周、郑之间关系的不断恶化,不仅仅是因为自平王以来周王室对郑国的忌惮而数次打算削弱郑国的影响,同时也与郑国,尤其是郑庄公对周王室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平王后期有意任用虢公,想借此削弱郑庄公的权力,遭到郑庄公的质疑后平王打消了这个念头,随后上演『周郑交质』,不过这还不是事情的全部。 公元前720年,周郑交质发生后不久平王便去世,周王室的人还想把政权交给虢公,这事再次惹恼了郑庄公,于是在郑庄公的授意下,祭足带兵浩浩荡荡的跑到周王室的『温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然后把这里的麦子给割了…… 郑庄公觉得还不过瘾,于是过了段时间,又派兵跑到『成周』抗议。 当然了,顺便又把这里的谷子给割了…… 想想前几年郑国被卫国等人围困东门的时候,临走前卫国一众也是顺便割了郑国的麦子作为战利品,动不动就割别人的麦子谷子,这样的方式还真够独特…… 郑庄公这样赤裸裸的挑衅行为无疑给接任的桓王留下了相当不好的印象,桓王随后对郑庄公爱理不理看来也不能全怪桓王霸道。 公元前714年,郑庄公讨伐宋国,这事前面有过交代,郑庄公的理由是什么呢? 其实这个时候郑、宋刚刚达成停火协议一周年,郑庄公却以宋殇公不朝见桓王为由宣战。 理由看起来好像很充分,问题是桓王有为这事找过郑庄公么…… 郑庄公这一年与宋国的交战后来被称为『假命伐宋』,意思再明显不过,郑庄公打着桓王的旗号去攻打宋国,但是并没有取得桓王的批文…… 所以结合之前的种种事情来看,桓王与郑庄公这二位玩起了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 结果是你来我往,越拍越用力,拍着拍着就打起来了…… 桓王联军一路来到郑国,把战场定在了『繻葛』『也就是宋、郑曾经交战过的长葛,今河南长葛一带』,大军依次以左、中、右的顺序排开,大有一口吃下郑庄公的意思。 其中,虢公林父指挥右军及配属的蔡、卫联军,周朝大臣『周公黑肩』指挥左军及配属的****,桓王则亲自坐阵由周军主力组成的中军。 作为三军统帅,桓王那是志在必得。 郑国形势顿时紧张起来,『孙子兵法』的问世还尚早,郑庄公对于战术安排也是没有头绪,不过不要紧,有些时候能够肯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比什么都重要。 于是郑庄公的儿子公子突继山戎之战后,又要发表他的观点了。 公子突:别看数量上是一比四,但那都是唬人的,陈、蔡、卫其实都不是什么强国,实力摆在那里,陈国这会国内形势都不安稳,所以不过就是凑个数而已。所以我们不妨先攻击联军的两翼,造成联军混乱后再集中兵力攻打桓王的中军。
郑庄公一颗速效救心丸服下,具体方案随后出炉:公子忽率一军攻联军左翼,祭足率一军攻联军右翼,大夫『原繁』、『高渠弥』合率一军随郑庄公看准时机攻击联军中军。 不得不说的是,春秋时代以后从『繻葛之战』我们才开始看到有关战争的具体战术和细节,战争也从之前的一笔带过而开始变得生动起来。 繻葛之战也成为了春秋战国几百年间的十大战争之一,甚至被列入到影响中华进程的一百次战争当中,分量不言而喻。 郑军精心部署完毕后,郑庄公号令左、右两军同时出击,****一触即溃,蔡、卫也迅速败退,周军两翼顿时阵势大乱,纷纷溃败。 随后,郑军左、右二翼对桓王所在的中军实施夹击,郑庄公乘势也跟了上来…… 还是同样一比四的配方,桓王此时尝到的已经是不一样味道,不仅是没有堵住郑国的大门,不仅是没有割成郑庄公的麦子,桓王这是孤立又无援,且战又且退,临了还没郑国大将『祝聃』一箭射中肩膀…… 王师大败,周天子颜面扫地,周王室的威信与尊严受到了周朝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问题是,桓王这边仓皇隐退,祝聃却打得兴起,打算乘胜追击一举拿下桓王。 对于习惯了号令天下的周天子而言,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