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节 共叔段之乱
武姜是如此的喜爱太叔,以至于她无时无刻不希望太叔能够有朝一日杀回来取代郑庄公成为新的国君。 太叔的偷袭,武姜的接应,看起来天衣无缝。 二十二年的离别后,这个愿望似乎即将成为现实。 最大的问题是,郑庄公也是武姜的儿子,太叔的哥哥。 对于郑庄公而言,这实在是个悲伤的话题。 郑庄公的悲伤在于,无论他如何选择,他都终将是一个被母亲和兄弟抛弃的输家,即便拿下太叔他也不会赢得任何东西。 但是对于提前截获到太叔行动日期的郑庄公而言,无论是抛弃还是被抛弃,无论是赢又或者是输,一忍再忍的他已经没有了任何隐忍的余地,他必须做出抉择了。 对此,他只是淡淡的对公子吕说了句:动手吧。 早已按捺不住的公子吕带领着两百辆战车浩浩荡荡前去京城讨伐太叔,而此时京城内的百姓在得知郑庄公大军前来平叛后纷纷倒戈。 身未动,太叔意欲登顶郑国的心却已远去。 不是他不想动,而是一直隐忍的郑庄公在最佳的时机已经率先动手。 如此情形下,太叔只得逃往『鄢地』『今河南鄢陵县一带』,放逐曾经的梦想。 随后,郑庄公又派人攻打鄢地,太叔尚未坐稳便只得继续逃亡,不得已只能带着自己的儿子『公孙滑』投奔卫国,开始了一段流亡生涯。 直到几十年后,此时的郑国国君『郑厉公』下令不要让太叔断后,太叔的孙子『公父定叔』才得以回归郑国。 太叔逃到卫国的『共地』,并最终死在了这里,因此太叔后来也被称为共叔段。 共叔段之乱从武姜的偏爱开始,最后以其『多行不义必自毙』而收尾,留给武姜的是破碎的梦想以及她一贯所厌恶的郑庄公。 郑庄公长时间的隐忍,一步一步放纵太叔做大做强,甚至让太叔计划闹革命推翻自己,却在太叔即将成功的最后时刻迅速起兵,果断埋葬了太叔的计划。 在亲情与利益的冲突之间,郑庄公准确的得到了他想要的内容,但同时却也为他带来了巨大的非议。 首先,太叔的放纵与郑庄公的无视有着巨大的关系,无论祭仲等人如何提醒或者相劝,郑庄公始终对太叔的扩张发展视而不见,仿佛他对太叔的行为完全不知情,但却又在最后的时候精准的击败太叔; 其次,郑庄公在对待太叔的问题上一直强调的是仁义,对于他而言仁义是必须讲究的事情,换句话说,郑庄公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太叔进行打击,于是他对太叔的种种无视似乎只是为了营造出一个合理的理由;
最后,即便太叔已经逃到鄢地,基本丧失翻盘的可能,但郑庄公还是派人攻打此地,使得太叔最终在流亡中度过余生。 郑庄公的太过冷静使得他的形象看起来又比较接近冷血,如何更好的生存下去成为了他的第一任务。 不过我们要说的是,无论我们该如何去评价郑庄公的这段岁月,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设身置地看待郑庄公所面临的处境。 武姜对郑庄公的冷漠乃至厌恶,甚至连名字『寤生』都取得如此之不讨喜,再加上武姜对太叔赤裸裸的偏爱,以及为太叔封地的争取和日后扩张的怂恿,武姜和太叔主观上为郑庄公所带来的生存压力是我们不应该忽略掉的。 郑庄公随后在对母亲武姜的处理上,我们也会看到郑庄公并非置亲情不顾的冷血之人,郑庄公与武姜最终和好也算是在共叔段之乱之后得以圆满。 也许,郑庄公与太叔的兄弟之争令后人无限感慨,但是我们要说的是,接下来的卫国之乱才更加让我们察觉到春秋的残酷。 晋国与郑国的内乱,仅仅不过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