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八卦战国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六十七节 古都古都

第一百六十七节 古都古都

    镐京,洛邑;

    西安,洛阳。

    这是一个横跨几千年的话题。

    在大中华的古都史上,西安与洛阳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座城市,它们在大中华漫长的历史当中作为都城的存在时间共计二千多年,军事、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对大中华影响都极其深远。

    同时,两座城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座作为都城,另外一座作为陪都的情况也数次发生,说明原本相距就不到400公里的西安与洛阳在以中原为核心的中华史上关系甚为紧密。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撇开后面的历史不谈,仅仅截止到平王从镐京迁都洛邑这个时间节点来看的话,我们会发现王朝的政治中心历经夏、商,在西周定都镐京二百余年后,再一次又回到了洛邑,这个地理位置居于当时整个中原中心的地方。

    夏朝太康迁都『斟鄩』,商汤灭夏后在斟鄩附近建立新的都城,也就是『西亳』,再到周朝时期的『洛邑』。

    我们要说的是,这三个名称实际上说的是同一个地方,也是洛阳在这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称呼。

    周朝发祥于岐山一带,因此在武王灭商后把都城建立在了离岐山更近的『镐京』,这里掀开了西安作为大中华政治中心新的一页。

    古西安作为都城的优势在于这里地处『关中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粮食,同时在地形上易守难攻,春秋战国时期的『函谷关』便是代表,所以历来便有『得关中可得天下』这样的说法。

    同时我们需要提到的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情况一次一次上演,各种兵法及军事理论更加系统完善以后,『得关中可得天下』这样的军事战略意识在周朝以后才慢慢被后人们认识到。

    武王定都镐京的同时,也有对洛邑进行开发并考虑迁都的计划,因为洛邑居『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能够把都城设在整个天下的中心,对于天子而言实在是名正言顺而又再好不过的事情。

    可惜武王在位时间太短,计划还未付诸实施便匆匆离去,这一任务便落到了周公的头上。

    成王继位后不久发生三监之乱,周公东征用了三年的时间最终平定这场祸乱,随后营建洛邑的项目由成王审批正式通过,进入到具体实施的阶段。

    接下来,召公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后确立了建城的地址和方位,周公则在举行完盛大的祭祀仪式后召集大批人力物力开始动工。

    从成王五年的二月选址工作开始,一直到当年十二月主体的建成,整个工程历时大半年。

    在大中华都城的建造历时上,从选址到兴建,在史书中有着详细规划和记载的,这是第一次。

    洛邑后来也被称为『成周』或『新邑』等,但值得说明的是,周公当年所建的洛邑其实是二座城。这二座城在洛水的北面,分居『瀍水』『音同缠,向东汇入洛河』的东、西二侧。

    西面是『王城』,也就是王室的宫寝所在,东面则是『成周』,三监之乱后殷商遗民迁入至此。

    同时,驻守洛邑的是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周八师』,一个师的兵力我们有过介绍,根据编制在二千五百人左右。

    整个西周时期,洛邑作为辅都形式的存在对周朝加强东部势力的管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是周王室除了镐京之外自己所拥有的另外一块重要的土地资源。

    不过平王东迁至洛邑,最后却反倒又被看成了是周王室迁都史上的一大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