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盛明远扬在线阅读 - 第74章 皇陵之辩三

第74章 皇陵之辩三

    皇后此话一出,便有许多文臣跟着符合,希望皇上能兵不血刃的解决此事。而武臣之中并没有人站出来为方孝孺说话的,全部用仇视着的眼神盯着他,此番表现明显就是不想让方孝孺轻易躲过此劫。

    武臣会有这样的表现一点都不会奇怪,他们全都是朱棣从北平带出来的人,自然不会对方孝孺这个大儒家有什么好感。再加上朱棣从一开始起兵谋反的时候,便是打着清君侧之jian人,而为首者除了已经死去的齐泰也就只剩方孝孺了。

    而文臣之中有多数还是前朝的人,他们虽是从一开始便站在朱棣这边的,但方孝孺乃当今大儒家的身份,毕竟对其多少还是有些影响。再者,如今姚广孝和皇后都站出来为其说话,他们自然会附庸一下。

    罪不罚众的心里作用之下,他们没道理卖给皇后和姚广孝这个人情。朱棣此刻虽被众人劝说,但他也只是犹豫了片刻,答非所问的言道:“朕今天并不想杀任何人,可大明江山的根本,高祖的遗训不容侵犯。为皇者当谋天下,为臣者当竭力辅助为皇者造福天下百姓。各司其职万众一心才能保我大明江山千秋万代。”

    话至此处,朱棣环视了众人一圈,最后把视线停留在方孝孺的身上,掷地有声言道:“朕现在只想再问一次方先生,可否愿意为朕撰写昭书?”

    方孝孺此刻赴死之心已经动摇,闻此言已没有刚一开始的果断,神情有些犹豫或挣扎的他,似乎内心正在做着生与死的抉择。空洞无神的双眼望着前方高祖的墓碑,在这一瞬间他已经迷失了自我。

    其脑海里不断的闪过生平的点点滴滴,最后画面定格在他与建文帝分开的那一刹那间。那些他曾对建文帝保证过的话语,再次在脑海里响起:“吾皇此番被迫离开南京,实乃老臣之错,更有愧于高祖之托,不过请吾皇放心,燕贼起兵乃是谋反之行,他此刻虽已胜利可没有老臣为其写诏书的话,他就算坐上九五之尊其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吾皇只需暂避其锋芒,在暗中休养生息,一有机会便可卷土重来。吾皇乃是高祖真正传位之人,日后只需等待时机成熟之时登高一呼便会重得民心。老臣就算搭上老命也绝不会给燕贼写诏书,望吾皇珍重!”

    方孝孺眼里的迷茫渐渐退去,偏头扫了一眼唐明的方向,嘴角勾起一丝笑意,似乎又放下了心中的枷锁。

    两个小公公端上笔墨和早已备好的纸张,铺好了放在方孝孺的面前,全场众人的目光瞬间聚集在其身上。尤其是朱棣和唐明,两人像心有灵犀一般拽紧了拳头,期待着方孝孺能够好好的写下诏书,平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方孝孺盯着眼前的笔墨呆愣了片刻,手终于慢慢的伸出,握起了毛笔,下笔如神快速的在雪白的宣纸上写下谋逆二字。而后,手一甩狠狠的把笔郑于地上。

    众大臣离得太远,并不能看到方孝孺在纸上写了什么?可近在几尺的朱棣却看了个一清二楚。那两个大大的‘谋逆’二字,犹如一把利箭直插其心脏,令得朱棣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无比,从其快速起伏着的胸口来看,似乎气得不轻。

    站在朱棣身后的皇后自然把这一切都尽收眼底,一向怀着慈悲心的她,在看到朱棣受到如此打击之时。她也对方孝孺这样不知好歹的作风,感到气愤!众大臣连同姚广孝和自己,全部冒死为他争取来了这最后的机会,可他倒好,弃众人的求情于不顾执意如此。

    上前搀扶住有些站不稳的朱棣,皇后已经决定不再去管方孝孺的生死,此种迂腐之人,实在不值得她去为其求情。

    从朱棣和皇后的表现来看,唐明已经明白方孝孺必定还是不肯接受皇上的好意。他差点一口血就猛喷出来,话说这样迂腐的人,他两世为人这算是头一遭遇到。好不容易才为他争取来的转机就,就这样被其轻易舍弃。如果可以的话,唐明真希望自己把双眼一闭,不再去管他的生死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唐明是狠不得不去管方孝孺,可一想到时刻关心着他生死的陈佳澜,他又舍弃不下。机智如他好不容易才想出这个一箭双雕的好办法,却被方孝孺撇之如屎粪,好心遭雷劈,此等囧事自己生生就遭遇到了。

    叔能忍婶婶不能忍,你这老头迂腐是吧?老子就不信了,唐明霍然起身,急步来到方孝孺面前。伸出一根手指,直指其头张嘴便骂道:“你这不知好歹的遭老头,你自愈什么当今大儒家。在我看来你连狗屁都不如,自私自利只顾着自己那一点可笑的诺言,竟弃家人族人的生命于不顾。”

    “在座众大臣冒险为你求情,你不领也罢,可皇上都自放低身份,再三给你机会你也不当一回事。说好听点你这就叫愚忠,其实说白了你不就是一个读了满肚子圣人贤书,却连做人的基本道德都不懂的人渣。”

    “你……。”

    “你什么你你你,就你这种人渣连街头的乞丐都不如,他们伸手向别人要东西的时候,对于给他们施舍的人还懂得回以感激。做人做到你这样,自私自利到你这种程度,我唐明真是瞎了狗眼才会站出来替你求情!”

    “啪啪……啪啪啪!”

    唐明噼里啪啦一顿臭骂过后,高坐于龙椅之上的朱棣突然鼓起掌来,渐渐的群臣也开始跟风。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便是方孝孺此刻最真实的写照了。试问一个文绉绉文质彬彬的大儒家,那里能和犹如街头无赖一般的唐明比骂街。双方的立场各不相同,自然看法便会有差异。

    论诗歌词赋和文采,十个唐明拍马都赶不上半个方孝孺。可要是论歪理和骂街,100个方孝孺又不及唐明的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