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宋改造计划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三章 高俅

第二十三章 高俅

    俗话说人倒霉了喝凉水都会塞牙!偏巧的,咱们的宇文伯修大人,刚接受开封府府尹这一职位没多久的宇文昌龄好死不死的偏偏就赶上了这档子щww

    你说咋就这么的寸呢?

    大宋朝立国近百余年,不是没有生过这种朝廷大臣被刺杀的事情,像是人民的“好太师”蔡京同志就不曾不止一次的受到过许多颇有正义感的武林人士的刺杀!而现在既然人家还好好的站在这里,那些刺杀之人的下场自然是不用多说了。

    但那多是个人的行为,也就是动动刀子什么的,像是这种动用了强弓硬弩,且人数众多,分工有序,有组织,有预谋的刺杀,倒真是头一回。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也自然不是区区几个武林人士的行为所能够比较的。

    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就这么堂而皇之的生了这种如此恶性的事件,而且还就是在距离皇城没多远的御街之上,光明正大的对回京奏事的朝中重臣,边关主帅进行刺杀,这该是何等的胆大妄为?要知道这可是在皇城根儿边上啊,这不是在裸的打他这个大宋皇帝的脸嘛!更是根本就没将驻守在汴京城附近的数十万禁军放在眼里,藐视了整个大宋朝的存在,也无视了他这个皇帝的权威啊!

    试想赵佶怎能不怒?更不要说,目下的种师道对于整个的大宋朝,究竟意味着什么现在赵佶是比谁都清楚的。

    “回圣上,昨儿个下午臣一收到消息就已经命令汴京城的各处城门尽皆紧闭,如今开封府府中的衙役捕快也已经被微臣所尽数派出正在全城四处搜寻刺客的下落,相信不日即可将贼人捉拿归案!”

    “朕问你的是现在可有寻到贼人的踪迹!听不懂朕的话吗!”

    看着听了自己的话后气的拍了御案,面沉如水的赵佶,咱们的开封府尹宇文昌龄立马的就不敢再多说话了。

    几乎是自赵佶一开始登基就被任命开封府的知府,宇文昌龄可以说是这数十年来管理开封府时间最为长久的官员了。

    要说帝都什么最多?那不用说自然是皇亲宗室,达官显贵之人了。出门随便扔一块砖头,没准儿砸到的就是哪家大族豪门的人,至不济也会跟哪家的达官显贵扯上那么点儿关系。身为开封府的知府,位不高权不重不说,而且根本就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活计。

    宇文昌龄之所以能够在开封府知府的位子上安安稳稳的待了那么些年,除了他长袖善舞,为人尚算精明以外,更多的是因为宇文昌龄在拜监察御史的时候现并上报了刘邵能与西羌通还往来的事情,因此在赵佶这个皇帝的心里算是留下了个不错的印象。

    可偏偏这次的事情干系实在太大,你能力不行的话哪怕是再皇帝心里留下了再好的印象也没个卵用啊?

    听着赵佶嘴里传来的冷冰冰的话语,宇文昌龄心中清楚,这次种师道被刺杀的事情自己若是不能给皇帝一个妥善交代的话,怕是能不能顺利的致仕告老都会是个奢望了。

    要知道皇帝如此疾言厉色的说话可是极为罕见的,作为一个骨子里都透着一股艺术家气息的赵佶可是从来都不曾这般没风度过。

    但再怎么担心皇帝的问话他也不能不回答,尤其是这个节骨眼儿上,那就更是不敢有任何的隐瞒了。

    “回陛下!微臣无能,至今尚还未曾得到贼人的任何消息……”

    宇文昌龄匍匐于地,老老实实的应道。

    “都过去一个晚上了竟然连一点儿有用的消息都没有得到?饭桶!真是个饭桶!朕养你们是干什么吃的?要知道这里可是我大宋的京城,不是什么荒山野岭的地方!我大宋堂堂军中重将于京城之中,而且还是在御街之上被人上百人行刺,而且若不是薛爱卿恰巧在场,及时施以援手,险些就被那些刺客成功了。你这个开封府府尹做得很好,很好啊!你何止是无能简直就是个废物!”

    赵佶听到了宇文昌龄的回话后心中的那股子无名之火莫名的突然就一下子就控制不住的爆了开来,忍不住的对着宇文昌龄怒声喝骂起来。

    “殿前司,可曾有歹人消息?”

    顿了顿,似乎是在强自压抑住心中的怒火。赵佶索性不再看宇文昌龄,转而朝着匍匐在宇文昌龄身侧的那名武将开口问道。

    “回陛下,殿前司遵照陛下旨意已经将殿前司下辖三路禁军尽皆遣出,汴京城各处城门禁闭,各条大小要道也都有各军统制亲自领军查看盘问,只要歹人还滞留在京城之内,微臣就管教他们插着翅膀也逃不出去!”

    悄悄的抹了把额头的汗,殿前司的都指挥使高俅慌忙的抬头回答着皇帝的问话。

    没错,这个匍匐在宇文昌龄身侧的武将不是别人,正是水浒中大名鼎鼎的,目下的殿前司都指挥使,殿帅高俅!

    说来高俅也是够悲催的了,水浒里诸多的负面描写就不说了,且说他这随童贯在西北鞍前马后的混了资历回来,好不容易混了个禁军都指挥使的位子,满以为下边儿就该好好的享受一下权利的滋味,谁知这屁股还没坐热乎呢,偏巧就赶上了这么档子棘手的事情。权利的滋味如何高俅尚还没享受到,这软件带来的义务却先得要他享受一番了。

    说来自打太祖皇帝黄袍加身登基为帝之后,尝到了甜头,深知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一至理名言的赵匡胤因为怕自己给世人做了个不好的榜样,因为赵匡胤就是任后周殿前司都点检掌握禁军,动陈桥兵变即位的。为了怕有后人仿效自己的举动也来个陈桥兵变,索性就将大宋朝所有的军队建立、调动和指挥的权利尽皆交由自己亲自掌控,并将这一措施为后世的皇帝定下了基调。而为了更好的掌控军权,维持皇位,赵匡胤又将其下的军权三分,分别交由枢密院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诸臣领军掌兵的这么一个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