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节 激战
克诺尔斯北门冲出的部队被城外的维西南特部队缠住了;南门的刚出门没多久就遭遇了奉命负责夺取烈风城的先锋军团和近卫军团,克诺尔斯的南门部队又被堵了回去;只有正东的4万部队因为斯尼特拉抽调的关系,他们得以对卢安他们进行支援。 原本卢安的打算就是如此,但是他没想到为什么亚历克斯会做出这种倾巢而出,不留后路的举动。不过,也正是因为亚历克斯的这个决定,救了卢安他们一命。 他打算用二线部队吸引维西南特,企图调开他们的部分主力,却没想到反中了斯尼特拉的将计就计,险些落入陷阱。现在烈风城已经几乎变成空城,陷落只是迟早的事,菲米尔斯之战克诺尔斯也处于劣势,若是他们不能在城东的主要战场上击败维西南特,那么命运将就此注定。 看着亚历克斯亲率烈风城守军加入战斗,斯尼特拉知道最后的决战已经来临了。为此,他也不再有任何保留,迅调集周边的所有二线部队来到了城东的战场,进行最后的决战。 而维西南特与克诺尔斯不同,对于城东的主要战场他们完全不必求胜,只要不输。那么当先锋军团和近卫军团夺取了烈风城之时,就是这场战争结束之刻。即使菲米尔斯战役失败,那也无关紧要。 因为当做出让二线部队支援菲米尔斯的决策时,斯尼特拉就已经作了最坏的打算,因为同等数量的二线部队,对阵同等数量的克诺尔斯精锐军团,他知道是没有胜算的。但是现在却证明对方所谓的三大军团围攻菲米尔斯不过是卢安的诱兵之举罢了。 “菲米尔斯不一定会输!这里我们也不会输,而烈风城却已经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了。亚历克斯,卢安,你们此刻的奋命反抗,不过只是在延缓你们的失败罢了!此战之后,伊诺斯大6将会开启新的纪元!属于我们维西南特帝国的新纪元!”斯尼特拉在心底兴奋的想到。 灌注了背水一战,非胜即亡的意识,抛弃苦苦坚守了3个多月的烈风城,克诺尔斯军队所表现出来的战斗意志乎斯尼特拉的想象。但是他却对此早已熟知,作为为数不多的上一场两国战争的参与者,他深刻知晓,克诺尔斯人对他们维西南特的恨意。特别他们被逼入绝境时。 他和贝鲁克的很清楚,在战斗意志这一层面,克诺尔斯人比他们维西南特人要优秀。针对此点,他们在组建同样的精锐军团时,都会保证对对方数量上的优势;而这也衍生为,在与克诺尔斯人作战时,同等素质的军队也要保证对对方的数量优势。 而这一切都还不够!“没有撤退的命令!不管是出于任何原因,后方的部队都可以斩杀前方溃退的部队。”这种命令时常会被维西南特的高级指挥官们采用。 在亚历克斯烈风城4万守军的增援下,可以说维西南特一方的数量优势已经不存在了,虽然己方仍比对方多出3万人。此时斯尼特拉站在战场的后方,他的5ooo亲卫军此刻已经摆出阵势,阵列在他的前方进行督战! 一到两个小时之内,烈风城周边的维西南特二线攻城部队才会到来,“只要熬过这段时间,那么一旦再有5万的部队加入,即使赢不了,那也很难输了。”胜利的目标太近,而且代价太小,以至于以铁血著称的斯尼特拉都变得谨慎和束缚起来。 而他不求胜利的积极心态,也为他重蹈贝鲁克先前菲米尔斯之战的覆辙做了基垫。但是这一次,情况与菲米尔斯那时已经有了很大不同。 皇家禁卫的强大战斗力,即使是荣耀军团应付起来也非常吃力。胜利的天秤在一点一点往克诺尔斯倾斜,患得患失之下,一旦有新的增援部队赶来,斯尼特拉都会立即下令让他们加入战斗。 这种杯水车薪的做法,虽然一时缓解了己方的压力,但是对整个战事却没多大作用。当最后所有的援兵都被斯尼特拉投入战场时,虽然己方已经占有了绝对的数量优势:16万对阵克诺尔斯9万联军。
但是,混乱的战场,根本就让维西南特人看不到一点胜利的希望。 而反之,对方结成了相互支援的两个整体,在维西南特的大军中冲杀,显得很是游刃有余。在意识到这样下去事态的严重性后,斯尼特拉做出了改变和调整。但是因为激战正在进行的关系,他所调整的成果,也只不过是抽调战场外围的军队在战场后方集结了2万多人,作为预备队而已。 原本激烈的突袭战,在斯尼特拉的的主导下,变成了惨烈的消耗战。看着场面上激烈而漫长的厮杀,斯尼特拉终于有些后悔了。“拥有着优势的兵力,刚才我为什么要跟他们耗呢!虽然看着那所谓的大6第一军团慢慢消耗殆尽确实也是一番享受,但是自己方的损失却也同样巨大啊!” 斯尼特拉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他后悔了。但是已经晚了! 在维西南特的所有力量几乎全部聚集在烈风城东部的战场时,被他们遗忘已久的那从杜娟谷战役就去向不明的1万皇家禁卫出现了!而在西北经过一个多月的修整,补充和收拢,他们也同时拥有了1万多克诺尔斯其他部队,而且全是骑兵! 温庭公国军队的撤出,更使得他们在整个西北部如鱼得水。卢安很轻易的就联络到了他们,使得他们成为了己方最重要的生力军!决定这次战斗胜负的关键因素! 终于成也温庭,败也温庭!因为与温庭公国的联盟,使得维西南特在这场战争的一开始就保持着对克诺尔斯的战略优势,对温庭公国巨大战略价值的认知,也使得在战役和战术层面,维西南特保持着对克诺尔斯和坦迪伦特联军的压制。 但是这一切都随着贝鲁克的死去,斯尼特拉的接任而出现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