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八三章 女皇陛下
四大教派和五行神庭之间的战争,终于还是爆发了。看清了,是五行神庭、而非五行灵界。现在的五行灵界可学聪明了,自己隐藏在幕后,让浩洲本土居民自相残杀。 但五行灵界的高手,却在暗处动作不止。绑架、暗杀、狙击等,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而五行神庭的首脑,都是卞国的,熟悉军火不说,还重视科学、工业、商业、民间力量等。四大教派虽然发展时间长点,但却没有多少技术上的进步。浩洲技术最好的龙牙帝国,却并没有出动大军,而是在等待商朝的军事力量。 龙牙帝国仅仅只是象征性派遣了一支队伍而已。但四大教派人多势大,军队浩浩荡荡数以千万;五行神庭走的是精兵路线,只有百万,但大部分都装备了军火等。 双方大军,开始集结、开赴前线。惨烈的战争,即将爆发。 ………… 肥土神州,紫阳神庭这里,君仙有些焦急的走来走去,最近事情真的是太乱了,变化太快了,最近这一连串的变化,让君仙都有些应接不暇。 从萧轩没飞升并返回仙域、飞升通道堵塞、人体复制技术、到商朝忽然宣布五行灵界是仙域的叛徒,再到现在战争即将爆发,一件又一件事情,将君仙也推到了悬崖边上。 曾经,君仙还想无论如何也要安心发展十年时间,哪怕忍气吞声也无所谓。但现在,君仙有点感受到当初李贤的心情了——树欲静而风不止! 五行灵界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君仙却是不能置身事外。毕竟,大家先前可是签订了战略同盟协议,还发誓的,想赖账都不行。况且,君仙也不想赖账。 不一会紫阳神庭的高层过来,君仙立即召开一个小小的会议。 “各位,现在面临的情况,你们已经清楚了。有什么想法?” 紫阳神庭的工商部部长黄林华最先开口:“老师,我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我研究了商朝发展的历史,商朝之所以能发展快速,得益于商朝不断对外输出商品、获得财富和气运。而战场就是最大的市场!军火也是最好的商品! 现在,五行灵界战争爆发,我们又是盟友,刚好向五行灵界、浩洲那里倾销商品。 当啊,考虑到距离太远,我们应该输出的是机器,生产军火的机器、甚至大量的原料。浩洲距离商朝太近,想来生产军火的机器,是五行灵界所急需的。” 君仙略作思考,立即点头。 旁边,中书令褚文江也开口了:“老师,我认为最差最差,也可以凭借这次战争,拖慢商朝的发展脚步,同时也摸清商朝的底蕴等。要是有机会浑水摸鱼,我们或许可以从商朝那里绑架一些精英过来。” 君仙再次点头。 其后众人不断发言,君仙也慢慢理顺出完整的思路。这一次,紫阳神庭肯定无法摆脱五行灵界的,而且暂时看来,商朝虽然比较厉害,但大家一致认为商朝发展太快,底蕴还是不够。况且商朝距离这里太远,就算能派出少部分精英,也无济于事。 换句话说——不管怎么折腾,紫阳神庭都是安全的! 那么,既然安全了,自然就要可劲的折腾、折腾个够——反正紫阳神庭是这样认为的! 肥土神州北方,妖族正在入侵,但君仙却视而不见,别说不出手,连出声都没有,绝对的袖手旁观。反而对海洋对面的浩洲感兴趣。 ………… 气氛越来越紧张,商朝的工业博览会依旧火爆,但不知为什么,所有人都感觉到有一种莫名的紧张气氛降临。 此时,商朝大后方,凌志风站在天坛上,指着天坛上的气运和功德圣气对李贤说道:“贤王,这几天,气运似乎有些阻塞,功德圣气的光芒也有些闪烁。这都是不祥的征兆。” 李贤看着前方的天坛,眉头微皱:“会是什么征兆?” “天地间煞气邹然增加,会导致这种状况。难道是……地劫就要开始了?” 李贤眼神一眯,眼睛中闪过森寒的光芒。“你继续监视这里,有问题随时通知。对了,这件事情也通知首相。” “好的。”凌志风应了一声,就盘坐下来。上次在人劫上发生疏漏,让凌志风此时此刻不敢大意,几乎全天候呆在天坛上。尤其是眼下似乎有了地劫的征兆,凌志风更加不敢大意。 等李贤回到青云山谷后,立即吩咐云飞虹:“现在通往月亮的技术如何了?” “已经成熟,可以保证完美着陆。” 李贤立即说道:“准备发射载人火箭前往月亮。越快越好,我们需要一次成功的载人试验。” 而后李贤又让袁庸的团队立即联络月亮,准备一次跨世界的穿梭。这一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并且还要赶时间! 袁庸当即忙碌起来。 此时商朝,李贤虽然看上去让出了权利,但实际上军事、科技等大权依旧在李贤手中。李元明这个首相的权利,只是政治权利,负责国家稳定等。 其实这更像是集团甩包袱,把重要的业务收拢了,把不重要的业务、甚至成为包袱的业务甩出去。 现在的商朝,最核心的依旧是科学、航空航天、工业、修行等。民生政治等,属于次要的。 当然,国家毕竟是国家,很多东西都是相互纠缠的,难以严格区分;而如何保证商朝正确高速的发展,这就需要李贤和李元明两人的政治智慧了。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商朝持续扩张下去,这个国家就会无比稳定。 ………… 瀛洲大地上战火纷飞,商朝和五行灵界之间隔空宣战,浩洲大地上,大规模战争已经进入倒计时;而在瀛洲西部的宁国这里,也正在经历一场剧变。 春天的时候,宁国皇帝就说要在年底时候,将皇位传给长公主。那时候,就引起了不少反对的声音,甚至最终造成了太子谋反、被宁小兰诛杀的惨剧。 如今,眼看着年底将近,紧张而凝重的气氛,笼罩在宁国上空。 忽然,宁国皇帝下达命令——后天朝会,帝都、以及周围,所有七品以上的官员,尽量到场;尤其是帝都的,必须到! 这个命令一出,加上前几次朝会吹风、以及宁小兰这一段时间的活动等等,立即就让宁国气氛紧张起来。所有人都明白——皇帝陛下真的是‘金口玉言’,说年底让位,看来是真的了! 此时,宁小兰却也从相国府离开,坐着豪华的机车,向公主府而去。 相国府,是张全的地方,宁小兰想来就来、想去就去。公主府是宁小兰的地方,张全想要进公主府,还要打报告。 公主吗,当然就要与众不同。张全应该庆幸,宁小兰这个公主虽然强势、喜欢权利,但却不是一个放荡的公主。 但话说回来,宁小兰说是喜欢权利,但更根本的,还是想要将宁国强大起来。如果非要形容宁小兰现在的心情,大约就是——恨铁不成钢吧。那宁国过去的皇帝、太子,一个个全都没有足够的眼界。 内心深处,宁小兰觉得,自己有责任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而想要为这个国家做点事情,就需要——站在最高峰! 首相府中,张全目送宁小兰离开之后,却神秘的笑了、也得意的笑了。经过之前一系列的策划,张全终于站稳了脚跟,至少在宁国这里,一般人已经不敢随便对张全做什么了。 说来这一年时间,张全过的是如履薄冰。宁小兰被封为长公主之后,张全就处于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 宁小兰毕竟是公主、是女子,在固有的观念中,就是: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所以,别说宁国皇帝,就算是宁国权贵、乃至很多张全的合作伙伴等,都害怕一件事情——张全会不会通过宁小兰,最终篡权、建立一个新的政权。 所以,过去一段时间,张全过的就如同林黛玉,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连微笑都要淡雅一些、不能太张狂。 可想而知,在这样环境下,张全的生活会如何。但张全也不是软柿子,早就将一些重要技术泄露给南方的梁国,利用外敌的强大、来牵扯国内的力量不敢轻举妄动。
而外敌强大了之后,宁国就愈发的依靠张全的‘星火燎原集团’,张全也就一点点扩张、参股、组建工厂、集团、基础建设等等。通过这样的手段,张全几乎间接控制了宁国三成的工业力量、影响了近半国民的生活。 不仅如此,张全还以保安的名义,零零碎碎、大大小小的组建了共约50万兵力。这些兵力平常可以看做是保安,但关键时刻就是军队。甚至这其中不乏高手! 至此,张全已经彻底站稳了脚跟,而宁小兰也离不开张全的支持。甚至可以说,现在的宁国已经离不开张全。 但张全并没有放松,因为无论如何考虑,张全还有一个最致命的危机——宁小兰自己。张全不确定某一天,宁小兰会不会亲手掐死自己。这种事情,张全相信宁小兰做得出来。 不过现在说这些,好像没用哦。男人有一种怪癖,越是危险的女人就越喜欢;宁小兰马上就要成为女皇了,想想就让张全觉得兴奋。危险怎么了,俺张全乐意! 后天早朝才是尘埃落定之时,但今天,张全就需要前往宁国皇宫,和宁国皇帝、贵族等讨论相关事宜。 就目前看,宁小兰登基称帝已经没有问题了,但最大的问题不是宁小兰,而是社会思想、制度等等。哪怕经过一年时间的酝酿了,宁国依旧有太多的人反对女皇出现,就算是很多民众百姓,也都抱有怀疑态度。 女皇,靠谱吗? 甚至宁国周围国家都在嘲讽——宁国无栋梁,以至于牝鸡司晨、贻笑大方。 张全来到朝堂上的时候,大部分官员都已经来到了,就剩下皇帝还没到。等张全来到后不久,宁国老皇帝也出现了。 此时宁国皇帝面色已经有些憔悴。国内的变化、全新的发展形势、还有新老力量的冲突、以及宁小兰的强势崛起,已经让老皇帝心力交瘁、力不从心。其实现在宁国很多国策,都已经是宁小兰在处理。 宁国皇帝坐下后,环视一圈,率先看向张全:“相国,听说星火燎原集团已经几乎影响了近半百姓的生活?” 张全心头一紧,知道最关键的时刻来临了。今天自己要是一个应对不好,后果就不堪设想。都到了这个时候,宁国老皇帝也终于摊牌了。 张全沉稳的站了起来,缓缓地、稳重的、没有丝毫紧张的说道:“在陛下的领导下,在长公主的指导下,张全竭尽所能、却依旧仅仅只改变一半百姓的生活,是张全的罪过。 接下来张全必将再接再厉,极力改善宁国的环境、改善百姓的生活。争取向商朝看齐,家家户户都有余粮、每人每月都能吃上三顿rou食。 现在璀璨星辰集团正在研究最新的、五千吨渔船,预计一条渔船的捕捞量,就足以满足一个城镇的食物需求。 臣大概计算了一下,只要有三千条船,就足以弥补宁国的食物缺口。” 朕问的不是你这个吧!宁国皇帝就要发火,但随后一愣,却默然了。张全其实不仅仅回答了宁国皇帝的问题,反而更进一步: 陛下,我们的影响不是控制,而是改善民生,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改进。 但是呢,你要是敢对我动手,你信不信我饿死宁国! 张全看似温柔的话语里,却又有冰冷的威胁。其实宁国现在的技术等,几乎都捏在星火燎原集团手中,尤其是大型船舶更是百分百把持在张全手中。只要张全一句话,宁国的海洋事业就要瘫痪。 而现在宁国的食物几乎大半依赖海洋;海洋的产出,直接关乎宁国的稳定。 干旱的情况已经十分严重,而宁国又在高速发展工商业、追赶商朝,以至于更多的人从事工商业、农业人口越来越少,加上宁国现在也在对外扩张,人口越来越多,更加重了对海洋的依赖。 想要利用海洋,就要有大船。很遗憾,大船制造技术完全被张全掌握。 仅此一项,张全就逼的宁国老皇帝不得不做出让步。更别说其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