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资助
此时袁崇焕提议火器之事,也算是一心为国之举,虽说辽东大胜,与他没有半点关系,让他有些失落,但他的内心还是庆幸着辽东的这场大胜,他知道,这场胜利会给朝廷与皇帝带来什么? 新帝伊始之际,陕西大灾,而各地均有灾祸发生,正当此时,后金举兵来犯,辽东危机爆发,这个局面,当真是国内有灾,前线有战,。 若辽东战事不能尽早结束,会造成三个后果,第一若战事旷日持久,朝廷便要一直加大对辽东的投入,增加朝廷负担,也会影响朝廷赈灾事宜,第二,京畿之地人心惶惶,民众不安,每日南迁百姓增多,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久而久之,便会引发不可预料的矛盾,甚至引发动乱,第三,影响新帝与内阁的威望,新政的实施还不满一年,朝廷正在从多个方面加固,若是辽东败了,南方士族若是在这个时候,抗议行事,那时候局面也会不受控制。 当然辽东之战的胜利的好处,不言而喻,巩固了新帝政权,加大了内阁威望,朝廷也能全力赈灾,稳定社会秩序,全国的新政可以稳固实施,这对于变革中的大明来说,尤为重要。、 辽东大胜,果然激励了大明各地的将士,在辽东爆发战事后,兵部便发官文与各地卫所,督促其整军备战,故整个心向国家的将领与士兵,对待辽东的战事一直都很关注,此时大胜消息传来,当然欣喜若狂,有些总兵管理军队比较人性化,为士兵买了酒rou,在军营中大口吃酒,大口吃rou,来庆祝朝廷这次来之不易的胜利。 新政实施伊始,南方氏族内心思变,内阁便授意江南等地官府,大肆宣扬辽东大胜,当然收到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江南各地府台,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渲染一副天下太平的盛世假象,当然这种盛世假象还是有些福利的。 南京一富商联合数十名本地富商,上联名书,推崇新帝乃上天之子,得天下运势于一身,感叹北方多地遭灾,愿献出绵薄之力,帮助朝廷,与数十名本地富商共赠陕西米粮五万担,银十万两。 这上书乃是大喜事,故第一时间摆在了朱由检的桌前,朱由检看到上书后,对着身旁的王承恩笑了笑道:“这南京富商吴敏之,当真是个做生意的好手,这种大手笔,当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啊。” 王承恩内心有不明白,开口说道:“吴员外心系朝堂百姓,皇上怎么说吴员外是做生意的好手呢?“ 在朱由检的认识中,怎么才能把生意做大,最重要的是官方背景要重,在大明这个特殊的环境下,有些商人有着非常强大的背景,但是有些商人却根本就没有,吴敏之这个小小的江南富商,虽家有万贯,但苦无后台,因为辽东大胜,普天之下都在庆祝之际,吴敏之借此良机与得帝王攀上关系,日后做起生意来,哪里的官府不要礼让三分,当然这都是朱由检的认知。 听完王承恩的话后,朱由检想到:“是不是自己想多了。难不成这吴敏之真的只是一心为国。”只因为现在的大明社会秩序,还不如后世一般,当然不管吴敏之到底存着什么心思,钱粮是实打实的给了,作为帝王就必须要表示,不然怎么调动这些富商的爱国之心。 “王承恩拟定旨意,南京吴敏之,一心为国,体谅陕西民众,慷慨解囊,以助灾民,朕心甚慰,赐吴敏之长子同进士出身,吴敏之夫人为三品夫人。” “老奴领旨,那其余的富商又该如何?” “让李阁老写上几个匾额赠与。”朱由检开口道。 虽然与朱由检对吴敏之的赏赐不同,但这份赏赐也不低,皇帝是大明的统治者,那内阁首辅便是百官之首,国家的顶梁支柱,他亲笔写的匾额,代表朝廷赏赐,那可是无上的荣光。 辽东锦州城。 辽东之战结束后,锦州城的百姓就开始恢复了劳作,战死沙场的将士遗体得以安葬,当然没有棺木,大多数都是一张草席。 现在战争结束了,但对于辽东百姓的伤害还是挥之不去,一方面大家都在享受胜利的喜悦,另一方面却要忍受家园被破坏,亲人战死的悲痛。
经过辽东大胜赵率教在辽东的威望提高不少,所有的参将副将都觉得赵总兵当是神勇,威望直追孙承宗,当朝廷的抚恤金到了辽东后,锦州城按照兵部造册,锦州是分配抚恤金最多的,共二十二万两,接近半数。这是由户部侍郎与经略府与锦衣卫三方拟定的抚恤金额,户部锦衣卫监督,辽东经略府负责发放与实施朝廷的官文与朱由检的圣旨。 皇上的圣旨告知全军,让那些没什么学识的士兵们大受感动,士为知己者死,应该就是这个感觉吧。 虽然在备战前夕,皇帝就发过圣旨,言道老有赡,幼有养,但那个时候还全是空口支票,可现在不同了,朝廷拿出了真金白银,真的要赡养老人与孩子,坚定了士兵战斗的心。 辽东犒劳全军,正当这个时候,赵率教却把锦州之事交托给了副将,前往山海关述职。 实然,在辽东全军的将领中心中都有一个疑问,普通士兵的赏赐都已经到位,但圣旨上却没有提赵率教一言一语,这多少有些不该啊,难不成赵将军在朝中有敌人,莫大的功劳都被掩盖住了吗? 赵率教的一些亲信心中十分不舒服,私下里也像赵率教表达过心中不满,但都被赵率教训斥一番,朝廷的种种举措,善待士兵,拟定了一整套完善的赡养规划,这些都让赵率教的内心燃起了一股全复辽东的希望。 赵率教奔赴山海关后,孙承宗在府中设宴招待赵率教,陪坐之人都是辽东的实权人物,满桂,祖大寿,姚守光,就连驻扎在朝鲜的毛文龙都出现在了宴席上,参将副将更是数不胜数,当然还有辽东的文官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