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尧直接在堂记上写到,革职回乡,永不录用。 跪在地上的府台大人,哭成了一个泪人儿。他涕泪俱下,匐匍于地,苦苦的哀求庆王。“求二殿下再给下官一次机会。下官一定潜心改过。求二殿下……”哭嚎之声来的让人厌恶。旁边有待卫上来,一人一边儿强行把他叉了出去。 天已近午,庆王吩咐上饭。 顺喜带着人,在内堂里早已摆好了桌椅并从王府送来的午饭。所有今天当职的官员、文书,皆在此进餐。谁也不说一句话。寂然饭毕,后面是短暂的休息。 衙门外,等候进见的述职官员皆食不甘味。心中有悔的,惶惶不安。心中无悔的,亦诚惶诚恐。有的午饭几乎没有吃什么东西,草草的喝一碗汤了事。也有的虽然内心惶恐,但仍然坚持饱食,为的就是保持体力,可以在进见时慷慨作答。 姜梦桃的午饭吃的很少。她总是走神,脑子里庆王发落那两位府台的情景一幕幕的在眼前闪过。这就是明察秋毫吗?能够不怒不嗔,而令庸官自危,比那些愤怒的喝斥来的更有力量。对庸官如此,那么对好官、贪官……又是怎样的? 景尧吃的很好。一上午发落了两个占位不为民的庸官,让他感到内心无比的痛快。当一个官,只求糊弄上下而自保平安,那还做什么官,分明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无为也害人。发落了,痛快。 庆王一边吃饭,一边在思考着下午的事。下午,进见的这两位都不是寻常人,一位是惠妃娘娘家的国舅爷,另一位是丞相大人的女婿。 这位国舅爷颇有政绩,但是为人骄横,自傲的很,在地方上与许多的同僚都全不来。他对下属也是蛮横无理,所辖区域皆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对此,许多人都颇为的不满。从京城中派去那里公干的上差,也多次受到他的蔑视。这次的述职,是他第一次来,以前都是上个折子说自己身体不适,说不来就不来了。意思很明显,他是没有把庆王这个名义上的外甥放在眼里。 庆王一直隐忍。朝中对此也颇有微词。如果再不治一治,那么别人也会心中不服,更有甚者可能会效仿。那么以后,这样的官员考评就会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朝廷的威仪何在,他庆王的脸面只怕是也要被败个精光了。
今年,庆王想了一个办法。他早早的就上了一个折子,添了一条规定。地方官员凡连续三年不进京述职的,一律就地免官。这下,这位国舅爷不得不来了。也就因为有了这一条,今年进京的官员来的特别齐全。有的是克尽职守,有的是好奇庆王要怎样对付这个傲慢无理的国舅爷。说白了,他们就是来看热闹的。如果庆王把他收拾了,那么他们以后便对庆王心服口服。如果国舅爷把庆王斗败了,那么他们以后就只好转投瑞王了。 其中的厉害,庆王如何不知。所以,这次述职,能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且规范吏治,今天下午的这一场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