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混在大唐在线阅读 - 第三百零四章 万人招亲大会

第三百零四章 万人招亲大会

    一堆女人身着薄纱横七竖八地躺在宽大的胡床之上!

    武清不禁瞧得目呆口直,喉咙咕噜一声咽下了口水,他缓缓转身,准备溜出去.

    //网)武太后也一一应允.

    武太后趁此想把武清县干脆也设一个州,但想到如此一来,就要分割洛州,遂作罢.

    但此时吐蕃大军调动频繁,西域四镇求援.武太后大为头疼,遂召集宰相等商议,最后决定让阿史那斛瑟罗袭继往绝可汗位,为右钤卫将军统五弩失毕部落,与兴昔亡可汗左玉钤卫将军阿史那元庆共同抵抗吐蕃和东突厥.

    但东突厥显然不会按常理出招,偷袭丰州,被黑齿常之击退.但由此便让吐蕃看出,唐朝的虚弱.

    故此吐蕃大军于弓月城之外,布置三十万大军,攻打安西四镇,唐军接连失利.到十一月,安西四镇遂破,西域被吐蕃占领.军情递到武太后龙案之前,武太后久久不语,安西四镇竟然在自己的手中丢失了,难道这是天谴但她从不认命,如何肯服,随即便想到了武清,但却摇了摇头,她想起了武承嗣和武三思的进言,"若边疆出事,事事依靠武清,久而久之,兵将只知武清,不知武太后矣!"遂作罢,让上官婉儿拟旨,"命河源军固守城池."

    到此时,朝中因"扬州徐敬业谋反"案牵连数千人,被杀被贬不知凡几.当年平叛的李孝逸可谓如坐针毡,因为武承嗣密告李孝逸久矣.

    武清却在武清县大搞建设,他要把武清县建成模范县城,经过六个月的修建.[,!],四个区都建好了房屋,每座院子租金一年一贯,各类商铺酒店租金一年两贯.武清为修建这锌屋差不多投入了一千万贯,所以武清不得不收一点,更何况一年一贯的租金,恐怕是全大唐史上最低的房租了.于此同时,武清以每月十贯的薪资跟十名工匠签下了契约,成立了"朝阳建设工坊",专门在武清县建造房屋和道路.

    武清有一个计划,那就是如果可能,要在十年内研究出初级水泥,然后把这县城的道路都铺成水泥的.当然如果能找到天然沥青的话他不介意铺成柏油路.但找天然沥青谈何容易.所以他便用黏土和砂石混合并夯实大街小巷,如此便坚固了道路表面.铺路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故而这项任务在随着四区房屋建设好后,便展开了.

    主干道两旁,每日里有酒楼等各种店铺开张,这些店铺全部都是武清产业下的分店.总之从盐行到米行,从茶馆到酒楼,从绸缎布匹到成衣店,没一样不是武清的产业.当然这些人是不知道东家就是武清.

    武清县的女人和男人们.必须到这些店铺中做工才能换得钱币.而后用来买生活用品.十六镇镇长都必须负责好各自镇子的就业工作.于是当各家店铺开始招工后,武清也命人撤去了各区的粥篷.让那些总想依靠施舍的胡女自动走出去,要么加入女子护卫队,要么找份活干.

    最重要的是,武清县还有将近四万个单身女人.于是武清便在报纸上发出了万人招亲大会的消息,邀请大唐年纪十八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面容不太难看且身无残疾的光棍们前来入赘武清县.至于要求相貌,也是为那些胡女着想,毕竟一张脸太丑了也影响县容.这一重磅消息,彻底颠覆了大唐士人的认知.

    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到了武清这里.却变得一文不值.于是乎,卫道士们纷纷抨击此举有伤风化,古来婚配嫁娶,谁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武清这是向圣人礼仪挑战,是必须消灭的,是必须关进大牢的.什么是大逆不道,这就是大逆不道.

    于是武清说道:"这些胡人女子,一无父母,二无兄长,他这个父母官不做主,谁能做主更何况,让娶不起媳妇的光棍们娶上媳妇,为他传宗接代,难道他武清这也错呢那些光棍们就活该光棍一辈子"

    总之这样一篇文章发表之后,再次把矛头指向了腐儒们所谓的"道",大唐的光棍们沸腾了,背着干粮,朝着武清县而来.

    武清很蛋疼地把万人招亲大会放在了九月十八这一日.这一日,历史上首个"万人招亲会"在武清县举办.

    武清上疏武太后,请求批准.武太后不禁对这样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也是非常感兴趣,要不是自持身份,她都想去看看.所以很自然地就批准了.

    于是乎,九月十七日,来自大唐各地约五万光棍,纷纷涌入了武清县.

    当他们进城后,看到整齐而宽广的大街,中央那广阔的广场时,顿时感到了不同.在广场中央,三尺高台上有一座高约三丈的巨型日晷,每时每刻都在指示着时间.凡是路过广场的人,都能看到时间,似乎提醒人们,一定要抓紧时间.

    因为参加招亲的光棍们有些多,所以武清命人在广场上搭起了帐篷,并让人引导他们去不远处的公用茅厕拉屎拉尿,不然将失去招亲资格.

    在此之前,武清奏请太后,领了三千羽林卫前来维持秩序.有了兵卒维持,秩序才能良好,也不至于发生踩踏sao乱等事件.

    第二日一早,武清命人清扫广场,在此之前,女人们被分成五十个组,每组八百女人先入场,于高台上分站一圈.男人分成十组,每五千人一组,每一组可以在场中等待十组女人入场,如果看上了,便可直接上前牵手,若女方愿意,则牵手成功,若不愿意,还可以等下一轮,如果遇到争抢,则由女方选择跟谁牵手.

    如此这般,规则由清心书院的胥吏们不断说给这些男人们.

    当一阵激烈的鼓声响起后,第一组八百胡女打扮地花枝招展,款款走上了高台,沿着高台边缘站了一圈,丝毫没有露出羞涩的面容.这些突厥女子虽不怎么漂亮,但也有一抹大唐女子所没有风情,她们热情而奔放.

    片刻,第一组大唐的五千光棍们缓缓从台下走过,侧着头看向台上的胡女,不禁面红耳赤,比个娘们都不如.

    但也有胆大的,一个倒有几分英俊的小伙子,看中了台上一个颇为苗条的胡女,而后跃出了队伍,踏上了台阶,走到那胡女跟前,递上了一个用草编的蟋蟀,那胡女一愣,看了看年轻的小伙子,便接下了,随即小伙子牵起了胡女的手,走下了台.

    武清站在酒楼上,看到了这样一幕,不禁大笑道:"这小伙子不错,成为了第一个入赘我武清县的人.不错不错."

    有了第一对,便有了第二对,第三对,第四对直到最后一个胡女在不到半柱香的时间里辈牵走,武清也露出了笑容.这样的方式也不失为一个民族政策.

    一旁的宇文素娥和姜出尘则有些无奈,这样的奇思怪想也只有武清才能想得出来.不过这.[,!]样一次性便解决了武清县男丁问题,也不失为一个折中的办法,只是这样弄,总感觉怪怪的.

    武清自然知道奇怪在哪儿,人不是牲口,这样强制性地让胡女等待被挑选,如果运气好,或许还真能遇到一个好丈夫,若运气不好,说不定就是一个家庭悲剧.

    但武清也只能如此,一个县城的发展,还是离不开男性劳动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