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优惠套餐
咱们的国家是人情社会,这一点没错。 从古至今,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有交情和没交情绝对不一样。 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在计划经济时代。 哪怕是有竞争关系的两个人或者两个集体之间,仍有可能存在一种既是对手又亲如兄弟的矛盾情感。 比如说“北极熊”和“义利”吧。 他们两个厂同属市一轻局管辖,一个是冷饮行业的翘楚,一个是西点产品的大拿。 无论是在厂龄、规模、利税、品牌知名度上,条件也都相差不多。 但正因为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或许就应了“一山不容二虎”这句老话了。 多年来为了争出“谁是一谁是二”来,“北极熊”和“义利”谁也不服谁。 不管是为了争资源还是争荣誉,甚至争政治任务,一直是要力压对方一头不可的。 总之,就是明着暗着打擂台,让局领导们老头疼了。 两个厂子各自换了多少个书记、厂长,也皆是如此,这简直快成两个厂的传统了。 可有一样,当一个厂子遇到难处,另一个厂子就绝没有袖手旁观的。 像这次推行厂长负责制的时候就是这样。 “义利”在巧克力原料被外国人摆了一道,因外汇短缺,迫不得已开始研究代可可脂。 那“北极熊”就立刻变得同仇敌忾了。 不但承担起了制度改革先行试水的职责,还主动派出了自己的技术员帮助一起研发,并协同试验。 这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成功,并优选出了最佳配方。 而这也使得两个厂子同时获益,都在巧克力制品上节省了外汇,降低了成本。 说白了,两个厂子的关系,真像一对性子不合的亲兄弟。 平时吵归吵,骂归骂,可那是家里。 外面一有事,绝对一致对外。 真有谁遇了难,另一个也绝对会不计前嫌,鼎力相助。 所以眼下杨厂长听了洪衍武的劝,为了服务公司在局里主动示好“义利”,当众提出需要其提供一些计划外商品的要求。 那“义利”也断没有说着风凉话,横加拒绝的道理啊。 事实上,“义利”的厂长都快乐出屁来了。 他们也是破天荒被“北极熊”这么夸,觉得倍儿有面儿。 于是生产糖果的并不拿糖,这点儿小事儿,“义利”的厂长不但一口答应下来,而且还额外照顾。 决定今后厂里生产、包装、运输中产生的残货,也都交给“北极熊日夜食品店”来销售。 好嘛,作为领导,这就是上嘴唇碰下嘴唇的事儿。 可对洪衍武和水清来说,那是做梦也没想到的好事啊,简直就跟捡个金娃娃一样。 要知道,“义利”生产中的残货,最多的就是“巧克力威化”和“酥糖”,其次才是饼干和曲奇之类。 因为这两种产品太容易碎了,破损率能高达百分之十。 可这些东西外观坏了,却并不影响味道,不会降低营养成分。 那用来当早点,或是给老人、孩子当零食,都是再划算不过的。 因此除了“义利”内部自己分发处理的部分。 这些以极低价格出厂的残品,无论分发到哪个食品店或是副食店,向来都是争抢的“福利”。 这么一来,仅靠“商业口”内部就“消化”了,市面上基本上见不到。 偶有销售,立刻就能招来无数人,排起长龙的大队来。 而谁赶上这样的好事,都明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也都好几斤好几斤的买。 不夸张的说,京城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童年最欢畅淋漓的零食记忆。 大约就是能抱着一大袋“巧克力威化”渣滓,大嚼特嚼吃个饱了。 在这点上,就连洪衍武的俩侄子和水晓影也是一样,统统是见这玩意没够。 于是进入五月份第二个星期以来,伴随着《华夏妇女》杂志的《鹊桥》栏目刊登了我国第一条“征婚启事”。 伴随着邮电部开始扩建京城电话网,十万门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取代了接线员的工作。 “北极熊日夜商店”的销售额和利润均开始触底反弹。 才不到五天,本预计卖上半个月的整两吨“巧克力威化”渣滓和二百斤“酥糖”渣滓就没了。 顺带着还销出去三百个果子面包,五百个维生素面包,和五百多斤的“动物饼干”和“数字饼干”。 就连“义利”都没想到,“北极熊”这边卖货的速度居然那么快。 所以等到陈力泉带人开着卡车再来批货,张口就要双倍的时候,“义利”的销售科长简直都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 他惊讶不是为别的。 一是库里残品,他们也就剩下不到四吨了。 要照这么卖,估计今后所有“残货”都得让“北极熊”包圆了。 二是面包和饼干的销售量,“北极熊”的出货速度居然顶得上西单食品店的出货量了。 就凭一个百平米的店面,怎么可能呢? 其实这不奇怪。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残货”出厂价太便宜了。
“巧克力威化”和“酥糖”渣滓,全按五毛钱一斤算的,还不到市价四元的两成。 那拿回货来,洪衍武把这些渣滓标价一块五一斤,照样能引起路人的疯抢啊。 后来当本厂工人发现这可情况,不少工人也都赶过来了。 在商店里认识人的就打了招呼,问能不能给留点。 所以一看这风向,洪衍武就立刻调整策略,开始限购,要搭货卖了。 他宣布想买“渣滓”的顾客,每两斤需加购一个面包,或是一斤饼干。 美其名曰是“优惠套餐”。 于是立竿见影就把全面销量带动起来了。 而洪衍武最精的就是,他给三斤、五斤留出了不用搭售的一斤空档。 同时“套餐”里出售的面包和饼干,也比市价略便宜几分钱。 这样人们即使不乐意,可觉着省了钱,还算合适,并没造成什么负面情绪。 有不少人还刻意地按三斤、五斤去买,想占那一斤不用搭售的“便宜”。 想想看,这样还能不快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义利”带来的好处还远不止这些。 洪衍武还通过他们搞到了一次性杯子。 别忘了“义利”是有一家合资快餐厅的。 在这个年代,也只有他们那儿,才能见到一次性的快餐杯子。 而这个小东西,对商店的意义可不容忽视。 因为有了这东西,洪衍武就能按照洪禄承的提点,把“橘子”、“枇杷”、“菠萝”、“石榴”,这样相对高级的“浓缩果汁”以散装的方式销售出去了。 具体的办法就是他们自己加水炮制。 成本九毛钱一瓶浓缩汁兑二十二杯,勾兑在按装了龙头的玻璃水罐里对外销售。 而由于价格便宜,一大杯只要八分钱,又有鲜亮的颜色和少见的新奇口味勾搭人,还能加以冰镇。 顾客们对这种新饮料,并不太难接受。 不少图实惠的人都愿意用一瓶汽水的钱买上两杯,自己一杯,孩子一杯。 或是一下解决两个孩子的嘴馋需求。 这样一来,商店不但增加了经营品种,在聚沙成塔的过程里,也把帮着厂里消化了库存,怎么都是件好事。 偏偏综合算下来,洪衍武在不黑心的情况下,每卖一杯,就能有三分的利,远比卖汽水更划算。 这还真是里外里,谁都合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