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东亚风云录在线阅读 - 第六十六节 军工巨头

第六十六节 军工巨头

    晚宴的时候,肖汝成、张承焘等人邀请了“梁韶君夫妇”到他们的主桌上用餐。梁韶君推辞再三,只好从命。这一桌宴席不仅有肖汝成、张承焘、陈炳、严长坤四对夫妇,还有清国方面的三位大佬——保定兵工厂的工厂总理江保诚;满洲机器制造总局的总办依尔觉罗·图鲁新;山东制造局总办王洪道。

    席间,肖汝成颇有深意地看着梁韶君身边小鸟依人的顾孝妤。张承焘夸赞了顾孝妤几句后,锁眉思索着,说道:“我总觉得姑娘面熟,像是在哪里见过一样。奇怪,奇怪。”

    顾孝妤浅浅一笑。她的父亲顾经国,是陈吴重舶的南京办事处总理事,以往公司宴会,顾经国总会带上两个女儿一起出席,张承焘若是见过顾孝妤,也是毫不奇怪。

    肖汝成与梁衡相交甚笃,因此对梁衡的亲家——顾家,也是有一些了解的。他知道顾经国有个非常漂亮的女儿,为了她,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年初的时候还求着自己去顾家上门提亲呢。在顾孝妤小的时候,肖汝成是见过的,如今眉目虽变,神韵犹在,记忆力超群的肖汝成略一回忆,便想起来她就是顾孝妤了。

    肖汝成也不说破,打着哈哈道:“小姑娘眉目如画,老张一定是在什么画上见过吧。”

    张承焘正是酒酣之时,爽然一笑,举杯遍邀席间众人:“为大明干杯!”

    “干杯!”

    “为两国友谊干杯!”

    “干杯!”

    觥筹交错间,双方畅谈着各自军工业的发展情况,洽谈各种合作的可能性。梁韶君则静静地在一旁,细心地听取他们与人交流的方式、传情达意的交际艺术。从这些大佬的谈话中,梁韶君能够获取相当大的信息量。比如两国工业的发展方向、先进武器生产的工艺革命、尖端技术的研发投入……等等。

    根据今年的10个月的两国粗钢产量,可以推算出西元1937年明国粗钢产量约为1640万吨,而清国粗钢产量约为2600万吨。这将近一千万吨粗钢的产量差距,充分证明了两国工业规模的差距。清国的粗钢产量之所以能够雄居世界第二,富饶的满洲在其中是做了很大贡献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煤铁资源,满洲还有着世界著名的黑土地农业区,被誉为“东亚的乌克兰”,使得清国在农业方面也不输给拥有着江南鱼米之乡、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等传统农业区的明国。

    可以说,清国在工业方面唯一的短板,就是石油了。作为一个几乎不产油的国家,清国的工业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掣肘。还好民间对于石油的需求并不高,石油更大程度上对于国家来说是一种战略资源。

    谈及暹罗的战事,几位巨头都表示正在积极和交战双方洽谈军火事宜,清国的山东制造局总办王洪道更是主动找到英国军方,表示可以出售并承运大量弹药和补给品,从青岛港直运槟城或者新加坡。肖汝成则笑眯眯地表示,轻吕重工已经联系暹罗方面,可以大量出售库存的防空炮以及反坦克炮,经由琅勃拉邦的明国国营铁路,直达暹罗各地,只需4天时间就能交给暹罗军方。

    这群发战争财的军火贩子啊……梁韶君唯有一声苦笑。

    “不禁让我想起欧战时代,我们双方的军火,都卖的相当不错啊。”张承焘笑道。

    “嗯……那个时候,轻吕重工的优秀火炮,给我们上了一课。”保定兵工厂的工厂总理江保诚笑眯眯道。

    欧战时代轻吕重工打败了清国的军工商,并将火炮大量出售给俄国和奥匈帝国,从此打响了轻吕重工在火炮方面的名气。其打败的军工商,正是清国的保定兵工厂。这家兵工厂因为著名的“保定二十四式步枪”而名闻天下,是清国军方、朝鲜军队的制式步枪,在朝鲜战争中表现不俗。

    肖汝成应道:“江总理言重了,保定的步枪名头众人皆知,向来胜过轻吕。轻吕的火炮虽然品类繁多,却没有一款能够达到保定步枪的知名度啊。若有机会,我还想派员到保定学习学习,当然,轻吕的大门也为保定敞开。”

    “不敢不敢。”江保诚并未接下肖汝成的“好意”。

    就这样,梁韶君和顾孝妤都没有说什么话,而是安安静静地吃着菜。倒是肖汝成的夫人孟玉筱热情地和顾孝妤攀谈着,打听她的底细。顾孝妤明白,肖子霏的母亲这是在了解女儿的“情敌”呢。顾孝妤则将实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孟玉筱,连梁韶君睡地板的事情也都和盘托出,令一旁的梁韶君好不尴尬。

    晚宴结束后,肖汝成邀请梁韶君一起去甲板上吹风,孟玉筱则与顾孝妤去另一边散步。

    船已经开到洪泽湖,接下去将会转入邗江航道,进入长江,第二天他们一觉醒来的时候,就到南京了。

    洪泽湖在夜空的掩映之下,显得浩淼无极,犹如瀚海。肖汝成身材不高,步子却不小,走在梁韶君的侧前,让他肩随着。

    “华生,这一趟结束后,你有什么打算?”肖汝成稳如磐石的话音缓缓响起。

    “伯父,晚辈当然是继续回去服役了。不过……”

    “嗯?”肖汝成放慢了步子,“不过什么?”

    “不过……我还有一些别的打算。”

    “嗯?”肖汝成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经历过与这么多有故事的人,这么多大人物的接触……我觉得,我应该做出一番事业来。”

    “你向来有雄心,我是知道的。”肖汝成止步,转身和他面对面问道:“你有自己的计划么?”

    “有。”梁韶君自信地一笑,“轻吕重工一直在使用我的那些专利,如果我要把这些专利的所有权都卖给轻吕重工,能值多少钱?”

    肖汝成一抬眼镜:“在商言商,你的那些专利的所有权,加上这些年,轻吕享有的使用权,大概能让我出,这个价。”他比了比一个“二”的手势。

    “两万明文?”梁韶君有些失望。

    “两百万明文。”肖汝成淡然道。

    两……两百万!

    梁韶君大喜过望:“伯父,我的计划就是,去南洋!”

    “哦?”肖汝成颇为玩味地打量了一下他喜形于色的脸:“去南洋干什么?”

    “希望伯父能把我当作一个民间合伙人,”梁韶君正色道,“我出两百万明文,伯父有兴趣的话,可以投资一百九十九万明文,冠以轻吕重工南洋公司的名字。南洋十分富饶,如果在当地建厂,可以免去很多来往运输。”

    “制成品,不还是要运回大明么?”肖汝成问。

    “不运回,直接卖出去。”梁韶君一笑,“南洋土地便宜,人力便宜,而且靠近各大原料产区。大明本土的军工巨头太多了,南洋的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而且,伯父,我是有政治野心的。”他毫不讳言,脱口而出。

    “我不看好。”肖汝成直接否定了他的想法。

    “那么伯父不用投资,也不用挂轻吕的商标,我自己去。”梁韶君应道。

    “你的专利,我买下来,但是我不会为你的想法投资。轻吕的商标,也可以给你,但是一旦给了你商标,你那里就要成立我的部门,安放我的员工,你想清楚了么?”

    既然得不到投资,梁韶君只怕会砸了轻吕的牌子。他自知自己那两百万明文在采购设备、购买土地之后,能够发给员工的薪水不会太多,轻吕的技术人员的薪资可是相当不菲的,梁韶君不认为他能够付得起一整个部门的薪水。

    “伯父,这么看来,不挂轻吕的商标,对我而言不仅成本更低,而且还更自由。”他明白,一旦自己的南洋公司来了大量轻吕的员工,那么自己将处处受制。

    “华生啊,要想成功不难,你为什么要选这条最难的路?”

    梁韶君昂起头:“因为,我想要成的功,也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