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二章mdash;mdash;美利坚的诞生(14)

第一百二十二章mdash;mdash;美利坚的诞生(14)

    从9月26日法美联军抵达约克镇开始,到联军于10月5日完成堑壕的准备工作为止,联军在英军大炮的火力覆盖之下,一直坚持作业,虽然在这期间付出了一定的伤亡,但是还是咬着牙完成了工作。

    在10月6日入夜之后,联军开始在暴风雨中开始挖掘第一条战壕,华盛顿挥出了建立堑壕的第一斧头。为什么在晚上,毕竟是在英军的大炮炮口底下呢,在白天那可就是在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了。在堑壕挖掘完成之后,英军的大炮就不能再次逞凶了,联军的大炮开始开始在战线上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怒火,而英军的大炮则开始处于下风。

    等到了10月9日,法美联军的大炮已经全部就绪,在下午三点,法军的大炮开始轰鸣,逼得英国的护卫舰瓜得罗普号护卫舰离开了港口,并且到最后还不得不让英国人自己亲手凿沉了它,因为现在约克镇外游弋的可是法国的海军。在下午5点,美军的大炮也参与到这钢铁大合唱中来,华盛顿开了象征性的第一炮,,比较有趣的事,据说这颗炮弹正好落在了正在用餐的英军军官的餐桌上。

    联军的炮火非常猛烈,而且华盛顿应该是打算直接用炮弹淹了英国人,下令彻夜狂轰滥炸不休,用电视剧《亮剑》中的一句台词“用五吨炮弹换下李云龙”,在这就是“用五吨炮弹换了英国人”。在联军的炮击之下,英军左翼的大炮纷纷成了哑巴,英军士兵在他们的战壕中破坏他们的帐篷并且开始大批的逃亡,毕竟炮弹这么密,天知道万一有颗炮弹不长眼的话那自己的小命可就不保了。而且,就连停泊在港口中的舰队也被纷落的炮弹砸伤。

    在10月10日,联军的大炮开始将自己的兴趣点集中在了约克镇的一座大房子上,因为联军相信康沃利斯就在这座房子里边。除了这座房子遭殃之外,英军舰队也成了重点“照顾对象”,其中一艘船被直接命中。战况到了这一步,康沃利斯已经对战局不抱有什么期望了,为了不让自己的舰队落入敌手,他下令凿沉军舰,一打以上的军舰都被凿沉了。为了让康沃利斯能够坚持下去,克林顿向康沃利斯传达这样的消息:大兄弟你一定要坚持住,哥哥我这就来救你,在10月12号的时候,舰队就将起航前去支援你们,打破法国人和美国人的包围。但是康沃利斯对此并不感冒,10月12号开拔?呵呵,希望我能坚持到那一天吧。

    10月11日,联军又开始向前挪动阵地,当然,时间又是在晚上。经过一点一点的往前挪,英军和联军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火炮能够将炮弹倾泻到英军的阵地上,这样一来,英军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在强大的炮火支援下,联军拿下了很多的英军阵地和据点。可能是大炮发挥的作用太大,让华盛顿他们尝到了甜头,在10月16日,更多的大炮抵达了战场,加入到了炮轰的行列。康沃利斯面对这样的情形,内心是崩溃的,我到底怎么你们了,用得着这么对我么?!绝望之下,康沃利斯试图撤退,但是这怎么可能,联军把壕沟都挖了,怎么可能让你带着7000来号人给跑了?毫无意外的,撤退行动失败了。

    联军在获得新的火炮之后,向约克镇发射的火力又再度加强,更甚以往。康沃利斯和其手下讨论战局,最终,他们不得不痛苦的发现,他们现在已经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在他们面前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光荣战死,要么缴械投降。最终,求生的欲望战胜了战死的决心,英军,崩塌了。

    0月17日早晨,挥舞着白旗的官员带着一名鼓手出来。轰炸停止了,该名官员被蒙上双眼并被带到联军阵营。谈判从10月18日开始,英军的代表是汤玛斯当达斯中校及亚力山大罗斯少校,美军代表为约翰劳伦斯,法军代表为马奎斯德诺厄利斯。至于为什么还有法国“志愿军”的事,百度百科的解释是“为确保联军不在最后一刻分崩离析,华盛顿下令给予法军享有参与移交程序的每一步”,但是在我看来,这一点是在给美国人脸上贴金。因为在谈判开始的时候,康沃利斯将军其实是想向法军指挥官罗博尚投降的,因为在和英军交战的正规部队中,有美国的大陆军和法国的远征军,而在英国人眼里,只有法军才是正规军,北美的大陆军纯粹就是一群造反的刁民,类似于咱们中国封建社会中的“贼”,英国人直到1812年二次英美战争的时候都没认为北美军队是正规军。在康沃利斯看来,老子堂堂的正规军,堂堂英国皇家陆军的中将,而且还是一名有着伯爵爵位的贵族,怎么可能向北美这群造反的“贼”投降呢?所以,看到了把,别被忽悠了,有的时候真相并不是我们通常认知的那样。

    但是罗博尚有意想要让康沃利斯难堪,毕竟英法不知道几百年的世仇了,前段时期的七年战争法国刚被英国修理了一盘,现在风水轮流转,轮到自己占上风了,怎么可能给自己的老对头好脸色看?于是他拒绝了康沃利斯的投降,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虽然您向我投降,而且我也想接受您的投降,但是很不好意思,现在法美联军的总司令不是我,而是华盛顿,只有华盛顿有这个权力去接受您的投降。很显然,大陆军在罗博尚的眼里和在康沃利斯眼里的形象都差不多。

    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有意思了,康沃利斯在受到罗博尚的回信之后,立马就“病”了,而且病的还很严重,都不能出屋,而且还迟迟不见好转,所以阿,一直到投降仪式都结束了,康沃利斯就没迈出约克镇一步。但是在投降仪式上怎么也得有人去吧,于是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康沃利斯的副手奥哈拉将军主持。而作为战胜者的华盛顿一看英国人这么对待自己,自然也就没好脸子了,他来了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不是派了个副手吗,好,老子也有副手,华盛顿让副官本杰明林肯前去接过了奥哈拉将军的宝剑。

    其实对于约克镇大捷,现在的宣传似乎想给我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在英明神武的华盛顿超越时代的指挥下,在大陆军士兵的奋勇拼杀下,北美人民取得了约克镇战役的胜利,当然,还得感谢一下国际友人的援助,法国志愿军也在战役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点是不能抹杀的。但是经过分析历史资料,我们将会发现,这个“法国志愿军”在约克镇战役中究竟发挥了多么大的作用。

    首先,罗博尚的的那12万法国银币,解了大陆军的燃眉之急,别忘了就在不久之前还有大陆军发生兵变准备自己到费城找大陆会议要军饷,起到了稳定军心、提升士气的作用。

    其次,我们看地图可以发现,康沃利斯所在的约克镇位于大西洋沿岸,所以想要围困约克镇内的英军并且迫使对方缴械投降的话,那不但需要在陆地上建立封锁线,海上的绞索也必不可少,要不然英军大可以通过海上源源不断地获得补给。但是北美殖民地的海军跟英国海军相比,那根本就不是在一个档次上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都不足以说明了,如果说北美海军是在地上的话,那英国海军都得到外太空了。所以,在战役过程中完成了在海上围困英军任务的是法国海军,如果没有法国海军,就不可能有约克镇大捷。

    其三,在约克镇战役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陆地上真正起作用的是大炮,而在大炮方面,大陆军是远远无法和法军相比的。首先,从阵地来说,法军阵地上有七个火炮标记,说明有七个火炮阵地,而大陆军的阵地上只有两个标记,而且法军火炮阵地的位置相比他的友军来说更加靠前,所占位置也更加关键。据统计。约克镇战役中联军在陆地上使用的大小火炮在375门以上(包括一些法国海军从船上拆下来并亲自cao纵的火炮,格拉塞舰队的舰炮总数近2000门),其中美国炮兵总人数我们已经知道是514人,当时的一个标准炮组是16人,这样美国炮兵应该是拥有不超过32门火炮,而且他们使用的主要是从英国人手中夺取的杂样火炮。

    但是法军则不然,当时已经是1781年,距离举世闻名的法国大革命只有短短的八年,在法国大革命中,法军的炮兵举世无双。法国当时火炮铸造水平世界第一,其火炮的威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足足300多门大炮,而且罗尚博的法国特别远征军还刚刚得到整整攻城重炮部队的加强,这支部队拥有43门威力惊人的攻城重炮——15门24磅炮和28门16磅炮,从而使法军的参战火炮总数达到了惊人的343门以上!再加上法军的炮组成员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技术纯熟,可知法军的炮兵部队究竟有多强大的战斗力。

    就算只算火炮数量,美国火炮数量占联军火炮总数的8.5%左右,在战役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大威力攻城重炮部队百分百是法国人组成(在要塞攻坚战中,一门大威力的攻城重炮比几门普通火炮更有用),再算上大陆军和法军炮组成员之间的差距,美国炮兵部队的火力所占的百分比显然更低。

    最后,伤亡比例。在约克镇战役中,美国:阵亡23,负伤65,总计125。法国:阵亡60,负伤193,总计253。英国:阵亡156,负伤326,总计552。英国投降(包括非战斗人员):7241;另有840名海军人员向(法国舰队司令)格拉塞投降,英国伤亡人数中,并未算上黑森雇佣兵的人数。但是这只是陆战损失,海上的损失并未统计在内。围绕约克镇进行的英法两国海军封锁和反封锁的战斗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间夹杂着多次小规模冲突,因此很难统计战损的总人数,笔者查到的一次较大的交火——1781年9月5日的交火中,英国方面就伤亡了336人,而法国方面的伤亡也有230人,但这显然不是双方海上作战损失的全部。笔者所能找到的最全的法军阵亡资料是镌刻在约克镇战役法国阵亡将士纪念碑上的名单,姓名总数是600个左右。如果这个数据是可靠的话,就意味着法国人在约克镇战役的海上作战行动中仅阵亡人数就超过了五百,根据一般的伤亡比例计算,法国海军的伤亡总人数应该超过两千。这样算下来,法国海陆军在约克镇战役中的伤亡人数至少应该有2000—2500人,这个数字是美国部队在约克镇战役期间伤亡数字的20倍。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约克镇大捷,谁才是真正的功臣,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