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 第三十八章mdash;mdash;北欧雄狮(2)

第三十八章mdash;mdash;北欧雄狮(2)

    古斯塔夫在国内外都较为稳定之后,开始了改革。经济改革之前已经提到过了,就是提供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并以丰富的铜铁资源结合吸引而来的资本发展军工业,用货币税代替了实物税。在收入渐多、荷包渐鼓的时候,他开始了他引人注目的、划时代的军事改革。

    首先,他实行义务兵役制度。自从威震世界的罗马帝国烟消云散之后,常备军和义务兵役制就从欧洲大地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战时临时征召和雇佣兵制,荷兰莫里斯解决了战时临时征召的问题,在欧洲重新建立起了常备军,但是这个常备军的主体依旧是雇佣军,也就是拿钱打仗的那群人。雇佣军因为其性质(荷兰莫里斯改革时提到过,这就不再多加评述),导致其纪律性和忠诚度很差,虽然经过莫里斯改革之后,他的军队比一般的军队纪律性、战斗力都提升了很多,但是相比较古斯塔夫实行的征兵制而言,依旧是远远不如的。因为征兵制,军队由这个国家的人民组成,这些人知道自己是为了国家为不仅仅是为了金钱而战,为什么抗日战争中,我们喊出并做到了一寸山河一寸血?为什么在苏德战争中,无数苏联人能够高喊着“为了祖国”而勇猛向前?为什么抗美援朝中志愿军能够被冻死、被烧死而无怨无悔?这就是精神的力量,莫里斯改变的是外在,而古斯塔夫改变的是精神。

    此外,古斯塔夫还让瑞典士兵着统一的军装,这是在提升军队的荣誉感。在平时自己过节里边可能还没什么,毕竟只是一次简单的换装,但是这些士兵与外国士兵相遇之后,大家想想看,一方是整齐的着装,排成一色的海洋,而另一方却是杂乱无章,如果不是有着队列和武器没准就和一群老百姓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有着统一着装的军队肯定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心理优越感,即使不表现出来,心里也得暗暗说一声:“真是一群乡巴佬!”这是其一,其二,也利于在战争中分清敌我,因为没有统一着装之前,两队对垒的时候还好说,一旦变成rou搏战打成一团,这可就没法区分了敌我了,没准你交付后背的那个人就是敌人。一旦采用统一着装之后,这种基本上就不会出现了,除非是在泥地里打仗,成了一个泥猴,mama再也不用担心我rou搏战啦。

    在统一着装这比较没有技术含量的改革之后,古斯塔夫二世有进行了相当有技术含量的改革,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古斯塔夫如同莫里斯一样改革了补兵战斗队形。在当时,在欧洲最先进的步兵战术队形已经不是西班牙大方阵了,而是经过莫里斯改革后的“莫里斯横队”,古斯塔夫年少时他最崇拜的偶像就是莫里斯,他对莫里斯的战术有过相当深入的研究,他在发现“莫里斯横队”虽然在西班牙方阵的基础上减少了兵员的浪费情况,但是仍没有发挥出部队最大的战斗力,他把部队的横向拉长,但是部队的厚度却变薄,就好像一块长方形的橡皮泥,我们用手捏住两头往两边拉,橡皮泥会变长,但是厚度变薄。部队的厚度基本上为2到3线,每线包括3——6排士兵,在战斗时,采用分段射击,一排士兵发射完后重新装弹,下一排士兵射击,如此循环往复,形成连绵不绝的火力。因为他把队形拉开,就使得更多的士兵能够在第一时间发挥战斗力,就好比同样是一百二十名士兵,开始是每排三十名名士兵,排成4排横队,在战斗时,只有最前排的三十名士兵能够开火,三排士兵就能够形成连绵不绝的火力,这样就有一排没有完全发挥出战斗力,而如果是四十名士兵站成一排,总共排成三排横队的话,在形成连绵不绝的火力的同时,避免了兵力的浪费情况,最大程度的发挥了火力。

    第三,古斯塔夫十分重视炮兵,把炮兵单独拿了出来,成为了独立的兵种,而并非是步兵的附属品。他有句响彻世界的关于炮兵的名言:炮火要猛烈,集中,切忌分散,炮兵要与其它武器兵种协同作战,这就是古斯塔夫的炮兵战术,对之后炮兵的应用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他还减轻了大炮的重量,使之能够跟随野战部队共同作战。之前的大炮,普遍沉重,运输不便,一般都是在围城战时才会被使用,在部队运动作战或是野战中通常都不会带着大炮,因为太重了,整支部队的速度都会因大炮而减低到龟速,这在局势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是根本不可能被接受、被容忍的。但是古斯塔夫减轻了大炮的重量,使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开始在野战中出现,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瑞典军队的火力,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当然,打仗只靠统一的服饰、先进的步兵战术、火力凶猛的大炮也是不够的,在战争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拿着武器作战的人,显然古斯塔夫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严格训练军队,最终使新生的瑞典军产生了强大的战斗力。

    从1617年开始,经过四年的改革,瑞典国力大增,军队虽然被精简,但是却已经脱胎换骨。在1621年,古斯塔夫的军事改革初见成效,野心勃勃的他,开始向着波罗的海霸主的方向上大踏步前进。1621年,瑞典和波兰爆发战争,古斯塔夫率领着他的瑞典军队驰骋在波兰的大地上,数次进军当时隶属波兰的立沃尼亚,夺取了首府里加。在1626年,战争进入到了最关键的一年,双方在沃尔霍夫展开了决定性会战,最终古斯塔夫赢得了这场关键性战役的胜利,战胜了他的堂哥,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在这些战斗中,古斯塔夫的战争指挥艺术逐渐成熟,他的能力和经验达到了最巅峰的状态,他就像一个技术精湛的钢琴家,在表演技术达到巅峰之后,他渴望有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他很幸运,因为当时正有着一个绝佳的宏大舞台等着他这位技艺精湛的钢琴家登台演出,那就是三十年战争。

    当古斯塔夫正和他的堂哥浴血厮杀时,他的老对头丹麦也正在德意志的土地上与神圣罗马帝国军队血战正酣。但是正如古斯塔夫轻松击败西吉斯蒙德一样,帝国统帅华伦斯坦也如闲庭信步般就把丹麦人打回了老家,并且逼着丹麦王签署了城下之盟。帝国威势一时无两,皇帝的权威开始扩展到波罗的海沿岸,也就是扩展到了瑞典已经预定好的势力范围里边。而且瑞典也是新教国家,在新教联军接连失利,天主教联军即将获得最后胜利的情况下,各个新教国家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瑞典,投向了带领瑞典走向繁盛并刚刚打败波兰的古斯塔夫身上。他又面临一个新的选择,是站出来,和风头正盛的帝国短兵相接,还是选择暂避风头,明哲保身呢?

    古斯塔夫选择了后者,虽然和风头正劲的帝国放对厮杀,有着不小的风险和难度,但是只要站出来,各个新教国家就会团结在自己周围,为自己马首是瞻,一旦胜利,新教救世主的帽子那就妥妥地戴在了自己的头上,到那时,瑞典的声望会提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新教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会紧紧地抓着自己的大腿不松开,从而领导整个新教联盟。而且帝国侵占自己的势力范围是绝对不可以容忍的,必须把他们伸过来的手给打回去。就好像毛主席谈到是否应该抗美援朝时所说的那样: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古斯塔夫的决定,也受到了外国的影响,这就是法国。法国首相红衣主教黎塞留当初挑唆丹麦站出来对抗帝国,结果丹麦战败,帝国非但没有收到打击,反而声势日隆,这让他怎么能甘心,于是他又把目标锁定在了瑞典身上,他许诺会给与瑞典相当大的资助去对抗天主教同盟。古斯塔夫得到黎塞留的保证之后,正式答应出兵。

    在1630年7月,古斯塔夫率领他的瑞典军团正式出发,度过了帝国和瑞典之间的海域,在帝国的波美拉尼亚登陆,从此开始了三十年战争的第三个阶段——瑞典阶段,技艺精湛的钢琴家最终终于登上了这为他而设的舞台,虽然他将在这舞台上最终谢幕。北方雄狮开始向世界展露尖牙利爪,虽然他将在这里魂归家乡。璀璨的烟花已经升起,绽放出他最绚丽的色彩,即使之后就是永恒的沉寂。在这个舞台上,他将如何演奏出激昂的乐曲;雄狮该如何让整个世界为之战栗;璀璨的烟花该如何给人们留下永生难忘的的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