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 第三十一章mdash;mdash;烈日初升(2)

第三十一章mdash;mdash;烈日初升(2)

    亨利八世为了自己的婚姻生活,毅然决然的就和原配凯瑟琳离婚了,但是惹怒了教皇,被教皇施以绝罚,结果亨利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宣布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宣告以后英国的宗教领袖就是国王,而且以后教会里的人员任命就不是罗马说了算,是国王说了算了,这就是英国宗教改革,英国国教会也因此成立。

    但是大家想一想,亨利进行宗教改革的原因难道仅仅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如果是真的为了红颜的话,大可不必等这几年,直接在刚开始就不顾教皇反对而结婚不就得了,何必这么麻烦。既然不仅仅是为红颜,那究竟还有哪些原因促成亨利的这个决定?

    我们知道,宗教改革是由马丁路德发起,原因是因为当时所发行的“赎罪券”,无论是马丁路德还是“赎罪券”的最大市场都是德意志地区,德意志地区因为没有一个强大的王权来对抗教皇的教权,导致教会在该地区势力极大,罗马教会的压榨也最为凶狠,这就让德意志地区的人民对腐败、堕落的罗马教会抱有强烈的愤怒和民族仇恨。但是英国收到的影响就要少得多,也就没有那么强烈的感觉,而且如果新教思潮传入英国,可能就会造成信仰分裂和社会动荡,这一点可以参考爆发宗教改革的神圣罗马帝国,陷入到了对立和流血冲突之中。为了不让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跟着乱起来,宗教改革之初的亨利对新教可算是深恶痛绝,对待那些异教徒那就是一个子,烧,两个字,烧烧,三个字,烧烧烧,并且他还曾经亲自写文章骂马丁路德是异端邪说。亨利的做法获得了教皇的热烈欢迎,当时的教皇利奥十世称赞他为“信仰捍卫者”。教皇和亨利之间可算是惺惺相惜,可到底为什么使得这两位朋友加同志反目成仇了呢?

    首先,是因为宗教改革的广泛传播,使得欧洲的反教皇情绪颇为普遍。可能也是因为这些年罗马教会的缺德事干得太多了,原先人们是敢怒不敢言,在有了挑头的了之后,人群都群起而攻,罗马教会一时间成了过街的老鼠。当时的英国也是如此,亨利眼见烧的越多,异端就越多,很有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意思,于是就在考虑是否改变策略,通过与罗马教会的决裂来达到巩固自己的统治的目的。

    其二,是觊觎教会庞大的财产,因为亨利没钱花了。当时的欧洲,是神罗皇帝加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和法王弗朗西斯一世的舞台,而当时的英国还远飞之后的“日不落帝国”,国力没法和这两个国家相比,可是亨利心挺大,觉得自己是号人物,看着查理五世和弗朗西斯一世掰腕子掰的挺过瘾,就想跟着掺和。可是这一掺和不要紧,把自己搭进去了,那两个玩家家大业大,耗得起,就像是两个身价过亿的富豪在对赌,输个百八十万不叫个事,可是对于身家千万的来说,可就有些伤筋动骨了,而英国很不幸,就是那个耗不起的。连绵的战争,榨干了英国的国库,而进行宗教改革的话,就可以合理合法的将那些教会的财产拿到自己的手里边,这是合法抢劫。

    第三,是因为国王和罗马教会之间的矛盾。别看亨利和教皇之间相互支持,互相点赞,其实背地里不知道都怎么评价对方的。之间说过,罗马教会经过发展,对整个天主教世界都有着十分强大的控制力,而且,教皇或者说教会的权威还是凌驾于国王的王权之上的,因为国王只是替上帝放羊,而教会则是上帝的代言人。你国王这个牧羊人能不能放羊需要经过上帝的同意,而上帝比较忙,没空搭理这些小事,就找了个代言人说这件事你跟他说就行,也就是教会有权决定你这个国王能不能放羊。这一点在国王的加冕典礼上就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教皇代表上帝进行涂油礼,并给与国王象征权力的权杖。可是谁愿意一天到晚都有个太上皇在那摆着,哪个国王不希望自己脑袋顶上那个讨厌的家伙赶紧消失,结果现在出现了这样一个机会,亨利怎能不动心?

    所以,他自己的婚姻只是一个由头,就算不因为这件事,也会因为别的事而做出宗教改革的决定。我们分析了原因,现在我们来看看亨利发动的所谓的宗教改革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亨利进行的宗教改革非常简单,主要就是两点,一是宣布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会开始单干,而是宣布国王是教会的一把手。虽然亨利还进行了一些一些其他方面的改变,例如改变了一些宗教仪式,把拉丁语换成英语等等,这些都是些皮毛,远非马陵路德所发起的宗教改革那样深刻和广泛。如果让我评价亨利的宗教改革的话,我想借用那句评价神圣罗马帝国的话:这是一场既非宗教、更非改革的宗教改革。

    亨利还是日后大名鼎鼎的皇家海军的实际建立者。当亨利登上王位之后,曾继承了一支袖珍的海军:各种船只总计15艘,只有两艘排水量500吨以上的战舰。亨利对此非常不满,投入巨资扩建普利茅斯皇家船厂,皇家海军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在亨利执政的38年间,皇家舰队从15艘扩充到了53艘。

    亨利因为自己的婚姻发动了宗教改革,抛弃了至死不渝爱着他的凯瑟琳,而且在离婚之后,还把凯瑟琳移居到一座低等庄园。可能是亨利的所作所为连上帝都看不过去,诅咒了他的婚姻一般,他之后的婚姻状况可以说是非常糟糕,他在凯瑟琳之后足足换了四个王后,结了五次婚!而且每段婚姻时间都不长,都只有短短的几年,有的甚至就几个月,虽然在1543年迎娶的最后一个王后较为贤淑,可是亨利已经没有时间去体会了,在1547年1月28日,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对于亨利,我不想评价其他,就只想问问他:你是否觉得愧对那个始终爱着你的凯瑟琳?如果死后相见的话,你是否还有脸见到他?不知道亨利在临死前有没有回忆过这一生,有没有想起过被他深深伤害过却致死不悔的傻女人。

    亨利死后,继任者是他的儿子爱德华,爱德华死后是他的jiejie,被冠以血腥的“血腥玛丽”,血腥玛丽过后,就是他的最后一个孩子,伟大的伊丽莎白一世。有个有趣的现象,亨利的三个孩子都登上了王位,可是哪一个都没有留下后代。

    接下来的主角,就是这位伟大的伊丽莎白一世,我们就从她的出生说起。

    伊丽莎白是亨利和第二个王后博林唯一幸存的孩子,在她成为英国女王之前,曾有一段被迫害的时光,那就是她的jiejie玛丽在位期间。我们知道玛丽是亨利和原配凯瑟琳所生,而伊丽莎白则是“小三儿”博林所生,玛丽对伊丽莎白有意见也是情理之中。而且玛丽登上王位的方式也比较特殊,她的王位不是别人给她的,而是自己从别人手里抢过来的。这种局面就使得人心有些不稳了,导致了一场叛变,有人打着拥立伊丽莎白的旗号打过来了,虽然事后伊丽莎白坚称与己无关,可是依然被在伦敦塔里关了两个月。这两个原因导致这对姐妹之间的隔阂一直很深。

    通过两者之间的关系,玛丽肯定是不想把自己辛辛苦苦抢过来的王位交到自己meimei手里的,但是这不交又没办法,因为玛丽没孩子,第一顺位继承人就只能是伊丽莎白。1558年,伊丽莎白继承王位,1559年1月15日西敏寺威斯敏斯特教正式加冕为英国女王。对于她,我们还是从宗教改革说起吧。

    在其jiejie玛丽统治时期,英国一度恢复了天主教,并严酷迫害新教徒,烧死异端300多人,被称为“血腥玛丽”。伊丽莎白则是个新教徒,虽然曾在jiejie的压力下被迫改信天主教。在她当上国家一把手之后,就开始着手重立英国国教。伊丽莎白是个很有计划的人,也是个有耐心的人,她把恢复英国国教的行动分为了三步。首先,伊丽莎白为自己塑造了一个中立者的形象,既不是一个新教者,同样也不是一个天主教徒,你们两者的事我两不相帮。其次,她一点一点地恢复她的jiejie破坏的宗教政策,把宗教政策恢复到她jiejie当家做主之前;最后,伊丽莎白力求使英国国教的信仰纲领要符合当时国内国际的实际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并将爱德华六世在1552年修订的《祈祷书》加以修改,命令在全国各教会的神职人员中强制执行,任何人不得违犯。

    伊丽莎白的宗教改革,使得逃往欧洲大陆的新教徒纷纷回国。她修改了教义,反对罗马教会对全国的控制,反对教会占有土地,出售赎罪券,不承认教会有解释《圣经》的绝对权威,不承认教士沟通神与人的中介作用,认为圣经是信仰的最高准则,教徒能直接和上帝进行沟通,要求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简化形式,并主张教士可以婚娶。伊丽莎白的宗教改革在其父亨利和其弟爱德华的基础上又走远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