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末之虎在线阅读 - 第八百五十九章 纳缅甸为国土

第八百五十九章 纳缅甸为国土

    李啸锋锐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两位他最为信重的谋士,才沉声道:“二位,你们只考虑缅甸现在是化外之邦,治理非易,却有没有考虑到,若缅甸真成了我中华国土,会对我国带来多大的利益么?”

    二人闻言一愣,遂拱手道:“愿唐王详言之。”

    李啸遂道:“缅甸之位置,在我国西南边陲之极,西边临海,东多峻岭,南为平原,北为山地,乃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之地方。此处非但有重多的矿产与田土,更重要的是,它将是我国从西南直通大海的最佳出海口,将来我国之水师舰队,完全可以从这缅甸海域出发,直达泰西诸国,却比其他地方要方便得多。这样难得的风水宝地,既已落于我军之手,安可再轻易弃之。”

    “至于二位所提到的,缅甸之处的土著居民,皆有其本来的文字与语言,以及生活习俗与中国大不相同一事,孤以为,这些事情,虽然处置棘手,但亦不是绝无办法可想,而是我们有没有决心与毅力去坚决处置。缅民有数百万之众,纵不可一并教化,亦可分而治之。”李啸说到这里,已是一脸坚毅之色。

    李啸说到这里,故意顿了一下。他的这番话语,却是给了陈子龙与姜曰广巨大的启发。

    ”唐王说得是,缅甸的化外之民虽有数百万之众,但咱们完全可以对他们分别处理,区分对待呀。“姜曰广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以依学生之见,不若将缅民按此次征战的抵抗程度与社会等级,将其分化为数个部分,加以分别对待,当是最好。“

    ”姜赞画所言甚是。“陈子龙亦点头道:”若真能这般划分,那与我向来为敌者,可全部将其转运到东北亚酷寒之地,分别安置以示惩罚,让其与当地汉人混杂而居,数十年后,自当消弥无遗。“

    ”而那肥沃丰美的缅南一带的缅民,则全部迁出,部分转往缅北安置,部分转往菲律宾与澳洲安置。亦是与当地汉人或土著混居,渐渐消弥其民族特性。其腾出的缅南土地,则从中国大量转运汉民前去安置,以保证当地开发顺利,不至荒废。“

    ”至于人烟稀少野兽众生的缅北一带缅民,因难以登记与统管,则安排暂时安排那投降我军的内山谬觉以及锡真等人,作为缅民之傀儡首领,以平抑缅人情绪。然后在其地方大量安排辅兵是,以管理当地治安。当然在这些地方,还要大量派遣汉人教员,让其识汉字,习汉俗,着汉衣,渐渐地变化当地习俗与风气,最终与华夏混同无异。这般做法,若坚决行之,数十年后缅北必亦为汉土,再无忧矣。“

    听了二位赞画的话,李啸原本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淡淡笑容。

    ”很好,就按二位赞画所言行事。“李啸最终拍板道:”哪怕吸收消化缅甸要花极多的钱财与时间,从长远来看,都是值得的。正所谓谋大事者,当计子孙万代,安可图一时之安逸啊。“

    陈子龙与姜曰广二人,闻言起身,齐齐而拜:”谨遵唐王谕令。“

    李啸之旨令,随即飞鸽传往缅甸,那驻守缅甸的二将,曾英与莫长荣,立即依令行事。

    据监抚司的初步统计,缅甸国中,总共有缅民五百余万人。其中在唐军攻缅之战中,曾与唐军刻意为敌的部落与州镇,其治下民众约六十余万人,这批人被分类选出,作为首批移民的对象。

    他们由水陆两地,全部发配到北海道、外满洲、以及东西伯利亚一带。在那苦寒之地,与当地土著以及先前移民的汉人混居,然后教习汉文化与习俗,让其渐渐转变。

    而在这批人员安置完成后,其缅南一带,被李啸设立州约二百余万的缅民,则全部转运到台湾、菲律宾、新几内亚岛、以及澳洲一带安置。由于缅南地域广大,交通不便之处甚多,监抚司的文官估计,至少还有十余万边民因为地处偏僻无法查找,这些人,也就只能暂时随他去了。毕竟,等到了大批的汉人移民后,他们亦将渐渐融入汉人之中,最终完全消弥民族特性。

    而缅北之地,则是分割成数十块地方,分别安排投降唐军的原缅军将领作为傀儡首领,以管辖其界。当然,象为唐军攻缅立了大功的锡真与内山谬觉等人,其所分地界,要比其他投降缅将要大得多,土地也更加肥沃,这样的安排,也算是尽力酬答了他们曾经的功劳。

    而在缅北的缅民,则被强令与移民的汉人互相混居,并且强制性地安排其子女入读汉人学堂,从此之后,说汉话习汉俗,以消弥民族差别,渐渐混同为一。

    毕竟,唐军打算从国中移民六百余万,安排在缅甸全境,而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二,将会安置在土地肥沃适合耕作的缅南,另外的三分之一则全部安置于缅北交通方便适合耕种之处。有这么多汉人移民到来,当足以稀释缅甸当地那些存留下来的缅民了。

    而在缅南缅北移民的同时,李啸下令,让曾英部的第十镇兵马,长驻缅甸,其兵马分驻缅甸各紧要地界,确保缅甸当地实现长治久安。而莫长荣的第十一镇兵马,则在完成移民安置工作后,全部抽调回国,驻扎于汉中,准备用来攻打李自成的大顺国。

    由于李啸安排得法,又有充足的唐军兵马维持地方治安,缅甸各处虽然动作不断,却自始至终,没有太大的sao乱与动荡,保持了相对平静的状态。

    光阴飞纵,日月如梭,一年半的时间飞快过去,转眼便是安平二年夏末。

    这一年半下来,已然转移缅民,安置汉民,并重新划分州镇,完全按李啸当日所定计划来处置的缅甸,基本完全恢复平静,各地的生活皆是平稳有序,而南部的稻田作业,更是热火朝天。

    缅甸南部那伊洛底河入海口,那数万年形成的冲击三角洲,土地十分肥沃,是缅甸最为重要也最为广阔的产粮区,在当今世界,亦是重要的水稻出产地。自移民数百万汉民至此后,缅南的土地被充分开发,放眼望去,伊洛底河两岸,已是稻田处处,棕榈丛丛,一片和睦安谧的田园景象。

    而在缅北,那被唐军划分成数十块的土司地界,由于唐军在各处驻兵,且将当地的财政与教育牢牢抓紧在手中,当地的百万缅民,只会越来越汉化,而诸如内山谬觉与锡真等人,则是除了当个名义上的首领外,根本就翻不起任何大浪来。

    缅甸既平,那接下来,李啸自然而然的,接下来把重点重新转移到了国内。

    在这一年时间内,云贵川三地的当地土改归流工作,业已基本完成,原有的各处土司地界,大部已派驻朝廷官员,李啸终于实现了对这些地方的彻底掌控与牢固控制。

    而在国中其他地方,更是安定祥和,经济繁荣,民生安稳,完全是一副治世的景象。

    现在李啸治下的境域,一片安和繁荣,而其军事准备,更是日渐完善,已臻完备。

    其国中的第十四镇、第十五镇两镇新编兵马,早已组建完成并配合熟练,其战力并不输于唐军任何一镇兵马,已经完全可以投入使用。

    这样一来,在南方一带,除了驻守东南亚的第三镇,驻守缅甸的第十镇,驻守安南的第九镇,以及防备郑芝龙部的第八镇兵马不可轻动外,唐军可用的军镇为驻守东川的第二镇,驻守南直隶的第六镇,驻守河南南部的第七镇、驻守汉中的第十一镇、驻守河南中部的第十二镇、以及在成都整编完毕完全可以使用的第十四镇与第十五镇。

    这样的话,唐军在南方总共有七个军镇可投入对大顺的战争。

    而在北边,则有驻守山东的第一镇、驻守外满的第五镇、驻守金汤城的第四镇以及第十三镇兵马总共四镇兵马,其中除了第五镇不可轻动外,其余两镇皆可用于对大顺的征战。

    南北相加,李啸总共有九个军镇可用于对顺军作战,加上大批的辅兵,其数量近达五十万,足可完成这灭国一战了。

    而据唐军安全司的秘报,这一年半时间内,顺军虽然也在积极备战,但因为其国中领土皆是征战多年,遍历兵火,虽然多有恢复,却一直未达理想状态。故人口数量恢复并不乐观,其征兵数量亦是十分有限。至于李自成一直向往的,想达到与唐军一样的火器水平,更是彻底的空谈。他没有人才与技术的积累,又有重大资金投入,指望火器研究能一日千里的飞速发展,根本就是痴人呓语。

    到现在为止,大顺国中的火器,才仅仅到了能勉强制出最为粗陋的传统火铳与三眼铳,这种大顺产的火铳,射程极短,比弓箭长不了多少,而且因为打制水平不过关,炸膛与不响更是家常便饭,让底下那些被强制使用的军兵,无不抱怨连连。

    至于各类火炮,也仅仅只能复制出明朝常用的大将军炮与二将军炮,以及一些小铁炮小铜炮之类的明清双方常用火器,至于那已被唐军抛弃的红夷炮,大顺国都没有能力能研制出来。而与火铳一样,大顺国费尽力气制造出的火炮,也同样存在产量低,性能差,容易炸膛等种种缺点。这样极其差劲的火炮,与其说是攻城利器,倒不如说是自杀炸弹更为合适。

    因此,在唐军火器愈发精进,且已有米尼弹普遍使用的情况下,唐军与大顺在火器研究与装备这一方面,其差距没但没有缩小,反而是进一步拉大了。

    因此,到了现在,唯一挡在李啸面前的,其实仅是那仅剩半年的和平协议。

    故而,对于现在的李啸来说,他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撕破协议的理由或借口,这自然是极为容易事情。

    李啸在与几位亲信大臣秘密商议后,便派出使者,通知李自成,要他准备兵马,与自已一道北上攻打满清。

    李啸给李自成的亲笔信中,暗中强调,如果大顺国反对或无视唐军请求,那将被视为与唐军敌对,则唐军将考虑不再遵守和平协议,而将采取自由行动。

    李自成读完李啸的这封来信,心下的愤怒,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东暖阁内,李自成的咆哮声,声震屋瓦。

    “他娘的!老子早就说过,李啸这狗入的不可靠!他娘的,这才过了一年多,这厮就要找借口撕毁和平协议,实是可恶至极!”李自成恶狠狠地咬着牙:“他强令我国与他们一起去攻打满清,明知我大顺不可能答应这般条件,却以此条件来逼迫我们,岂非就是为了给撕破协议找个借口,唐军如此下作,实是太过可恨!”

    “这家伙,还敢在信中威胁俺,说不出兵,就视为撕毁协议,两国将重新回到敌对状态。他这般态度,倒象是在吩咐下属做事一般,简直猖狂到了极点!此人如此狂妄无礼,真真气煞老子了!”

    李自成有如困兽一般在房屋中来回打转,这位大顺国的皇帝,有如粗野的乡野村夫一般,用最下流的语语,将李啸十八代祖宗上下骂了个遍。

    而在一旁,默默听着李自成咆哮的两位重臣,宰相牛金星与兵部尚书宋献策,则是一脸难堪的表情,忍受着李自成的粗言秽语。

    好不容易,等李自成终于发泄完毕,重新坐回龙椅上呼呼喘气之后,牛金暑才小心翼翼地挺好了一句:“皇上,大怒伤肝,还请保重龙体。”

    “保重个屁!”听了牛金星的话,李自成心头的怒火又腾腾窜起:“少给俺说这些没用的!俺就想问下,现在唐军真要撕破协议,与我大顺国重新敌对作战,你们可有何应对办法,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