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邀请(三)
当马车终于抵达皇宫,贺兰璟居住的行宫后,慕清柠不用太监搀扶,率先蹦下了马车,伸伸胳膊踢踢腿,做着运动。
直到贺兰璟走到她身边,她才停下动作,偏头看他。
“你的房间,本宫已着下人布置好,若有不属意的地方,你再差人告诉本宫!”
交待完,贺兰璟率先迈入正门,随后,便有人引她去新居所。
她的住所与贺兰璟只隔一条长廊,一个石拱门,如此近的距离,不就是两人同住一处。
“韩统领,我跟你家太子住一处,不太好吧。”她记得古代人的思想都是很保守的,虽然她来自现代思想并不迂腐,但,人言可畏。
韩冰一听,顿觉这嘉仪郡主很有意思,别的女子若是有靠近太子的机会,定是欢喜不得,而她,倒像是不情不愿。
“郡主不必多虑,太子殿下说郡主是客,自当礼待,就近更便于招待,再者,太子殿下轻易不会前来搅扰郡主。”
韩冰言语客套,分寸拿捏得当,让人挑不出错。
倒让慕清柠觉得,她若再计较,就显得自己过于扭捏做作,罢了,反正她是现代人,“同居”什么的压根不介意,至于日后的事,日后再说吧。
“那替我多谢贺兰太子的关照!”
“郡主不必客气,前面便是郡主的居所,韩冰先行告退!”一拱手,韩冰便十分利落的转身离开。
送走韩冰,慕清柠正欲帮云鹤分担点行装,却见她目不转睛盯着韩冰的背影,瞳孔中隐约可见星星的光泽。
于是她不动声色凑近云鹤,轻声道,“好看吗?”
“好看!”云鹤单纯,没反应就下意识点头。
“那把你嫁给他可好?”
打趣的话一出口,云鹤便猛然醒神,看着慕清柠狡黠的笑脸,小脸刷地一下成了透红的苹果。
“郡主,你又取笑奴婢!”
云鹤作势就要挠她,平日里慕清柠待下人宽厚,所以两人没大没小惯了,又加上慕清柠本身就是现代人,那些尊卑上下之分,私下里也就全数被她摒弃。
闹了一阵子,两人终于消停,站在紧闭的房门口,将手轻轻放在门上,慕清柠突然很好奇,以贺兰璟的品位,会将她的居所布置成什么样。
……
韩冰送完慕清柠,回到贺兰璟所在的书房时,却发现他正在拨弄慕清柠送来的碧霄琴。
泠泠清音,时而若泉流击石,时而若浪涛澎湃,又像清风掠过玉桂琼花发出的琅琅之音,仅仅几个音符,便似能变幻浮生万种音律。
再看那通透莹润的琴身,那雕工、设计、成色,无不彰显着它的所出非凡,与众不同。
直到看清琴身,在阳光折射下显现的六瓣莲花,韩冰才终究忍不住出声,“难道这琴是——”
“没错!”贺兰璟微微颔首,肯定了他心中所想。
韩冰颊边浮出笑容,却因觉得世事奇妙,“太子当年拜访天机大师,却不巧遇他此生所造最后一把琴赠出,求而不得,抱憾而归,几经辗转,却不曾想这绝笔之作,终还是到了太子手中!”
直到贺兰璟走到她身边,她才停下动作,偏头看他。
“你的房间,本宫已着下人布置好,若有不属意的地方,你再差人告诉本宫!”
交待完,贺兰璟率先迈入正门,随后,便有人引她去新居所。
她的住所与贺兰璟只隔一条长廊,一个石拱门,如此近的距离,不就是两人同住一处。
“韩统领,我跟你家太子住一处,不太好吧。”她记得古代人的思想都是很保守的,虽然她来自现代思想并不迂腐,但,人言可畏。
韩冰一听,顿觉这嘉仪郡主很有意思,别的女子若是有靠近太子的机会,定是欢喜不得,而她,倒像是不情不愿。
“郡主不必多虑,太子殿下说郡主是客,自当礼待,就近更便于招待,再者,太子殿下轻易不会前来搅扰郡主。”
韩冰言语客套,分寸拿捏得当,让人挑不出错。
倒让慕清柠觉得,她若再计较,就显得自己过于扭捏做作,罢了,反正她是现代人,“同居”什么的压根不介意,至于日后的事,日后再说吧。
“那替我多谢贺兰太子的关照!”
“郡主不必客气,前面便是郡主的居所,韩冰先行告退!”一拱手,韩冰便十分利落的转身离开。
送走韩冰,慕清柠正欲帮云鹤分担点行装,却见她目不转睛盯着韩冰的背影,瞳孔中隐约可见星星的光泽。
于是她不动声色凑近云鹤,轻声道,“好看吗?”
“好看!”云鹤单纯,没反应就下意识点头。
“那把你嫁给他可好?”
打趣的话一出口,云鹤便猛然醒神,看着慕清柠狡黠的笑脸,小脸刷地一下成了透红的苹果。
“郡主,你又取笑奴婢!”
云鹤作势就要挠她,平日里慕清柠待下人宽厚,所以两人没大没小惯了,又加上慕清柠本身就是现代人,那些尊卑上下之分,私下里也就全数被她摒弃。
闹了一阵子,两人终于消停,站在紧闭的房门口,将手轻轻放在门上,慕清柠突然很好奇,以贺兰璟的品位,会将她的居所布置成什么样。
……
韩冰送完慕清柠,回到贺兰璟所在的书房时,却发现他正在拨弄慕清柠送来的碧霄琴。
泠泠清音,时而若泉流击石,时而若浪涛澎湃,又像清风掠过玉桂琼花发出的琅琅之音,仅仅几个音符,便似能变幻浮生万种音律。
再看那通透莹润的琴身,那雕工、设计、成色,无不彰显着它的所出非凡,与众不同。
直到看清琴身,在阳光折射下显现的六瓣莲花,韩冰才终究忍不住出声,“难道这琴是——”
“没错!”贺兰璟微微颔首,肯定了他心中所想。
韩冰颊边浮出笑容,却因觉得世事奇妙,“太子当年拜访天机大师,却不巧遇他此生所造最后一把琴赠出,求而不得,抱憾而归,几经辗转,却不曾想这绝笔之作,终还是到了太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