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灵异小说 - 鬼侯爷在线阅读 - 第七十四章 靖难之役

第七十四章 靖难之役

    两人就在我的床前,聊得火热。楠婆对我们的态度也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时不时的还咯咯的笑上一会儿。最初是老肥的喋喋不休,以至于后来楠婆的夸夸其谈,而我则在床上躺着,偶尔接一句话。

    有句成语说的好,言多必失。当然,这个成语在这个时候用在楠婆身上或许不太恰当,不过在他们聊了大约近一个小时以后,楠婆最终还是无意间说出了一句话,让我感觉到她此行的些许端倪。

    只见她这时候表情突然略有些严肃的和我们说道:“聊了这么久,我对你们基本上已经有个大概的了解了,那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我们这个村子的情况呢?”

    当楠婆问完这话的时候,我就意识到,她很可能是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帮忙。我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这个村子很偏僻,记得大军在来时的路上还曾无意间和我们聊起过这个村子。别看它距离市里才四十多里地的距离,方圆二十里都没什么人家,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村子。

    这个村子所处的位置就是在一座山当中,这山里有小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这些人就在这里安了家。按说这样的一个村子应该很少与外界联系。所以突然有外人来,即使对方没什么恶意,她也没理由要主动告诉对方这里的情况,况且这个村子如此的神秘,这就更加不符合常理了。

    这时候,我微微转过头去,看了一眼老肥,只见老肥脸上此时也有一丝疑惑的表情,看来老肥也觉得这里有些猫腻。然而这个表情几乎是一闪而过,紧接着老肥就笑着对楠婆说道:“当然想了啊,你们这村子看起来好特别,我估计一定有好多奇闻异事,如果方便的话,你可以讲给我们听听啊。”

    楠婆听罢,马上开心的笑了一下,接着就和我们聊起了这个村子……

    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别看这里不过三四十户人家的小村子,可这里的情况远比我想象中的要复杂的多。

    要想把这个村子的来历说明白,这就得从大约六百多年以前的明朝说起。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以后,按正常的程序理应由太子朱标继位,但因朱标死得早,所以就由皇太孙朱允炆继位。

    由于在这之前,也就是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将自己的儿孙都分封到各地做藩王。然而这些藩王的势力日益膨胀,所以朱允炆继位后,就打算将这些隐患一一拔掉。最初是将一些相对来说势力较弱小的藩王一一铲除,像什么周王朱橚、齐王朱榑、湘王朱柏等等。

    然而等建文帝朱允炆准备对付燕王朱棣的时候,却没那么顺利了。他最初将朱棣身边的兵力找各种借口调从其身边调走。朱棣也不傻,自然知道建文帝的意思,早有防备。所以等建文帝下密令抓捕朱棣的时候并没有成功。

    于是朱棣于公元一三九九年在北平起兵,随后挥师南下。这场政变就是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靖难之役发生的时候,距离朱元璋驾崩不过才一年多的时间。

    长话短说,燕王朱棣起兵后,用了四年的时间,也就是一四零二年,将南京(当时明朝的首都,应天府)攻下。战乱之中,朱允炆下落不明。同年,朱棣即位,改年号永乐,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

    古代有一句话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朱棣却因此起兵造反,虽说最后他成功的攻下了南京,并且登上了皇位,但有一个对他来说非常棘手的问题摆在了眼前,那就是他这个皇帝的合法性。

    要知道,两千多年的皇权社会,藩王起兵造反,而且还成功的当上了皇帝,这是史无前例的。所以篡位这顶帽子他是戴也得戴,不戴也得戴。

    按说出了这样的事,当时的那些士大夫理应组织抵抗,可又考虑到,这毕竟都是朱家自己人的矛盾,所以这些人也是左右为难。

    既然不好明着和朱棣唱反调,那就选择其他的办法,就像《论语》当中有句话叫“有道则仕,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所以当时好多人干脆纷纷辞官,告老还乡。这种情况对于朱棣来说,面子上自然是过不去了。不过好在还是有很少一部分人留了下来,也算是让朱棣没有到了那种颜面尽失的地步。

    早在燕王朱棣起兵的时候,朱棣身边就有一个谋事,名叫姚广孝(此人竟然是个和尚)。当时姚广孝就对朱棣说,假如有一天,你真的把南京城攻下,有一个人一定不会投降,这个人就是方孝孺。

    方孝孺的名望非常大,是当时的当世名儒,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人。姚广孝就告诉朱棣,不管怎样,千万不能把这个人杀了,你若杀他之后,天下读书种子就绝了。燕王当时也不觉得这是个什么事儿,就答应了姚广孝。

    可后来朱棣攻下南京,当上了皇帝以后,就碰到了合法性危机这件事。朱棣就想到了这位当世大儒。当时所有的文官几乎都是他的门生弟子,如果自己的登位诏书由他来起草,那是不是就等于这些人都承认了朱棣的合法性呢?

    朱棣的想法自然是好,可等他把这个想法和方孝孺说了以后,方孝孺不仅拒绝了他,而且还当面羞辱了朱棣。朱棣本来到了南京以后就不是很顺,所以这更是火上浇油,于是就没忍住,还真就把方孝孺给杀了。

    朱棣这个皇帝可以说非常的残暴,他杀了方孝孺一个人还觉得不解恨,竟然还诛他的十族。我们经常听说古代的某个人或者某位大臣犯下重罪,最严重的也不过是诛九族。诛九族基本上就是这个人身边的亲属无一幸免,全都跟着一起受刑(死刑)。

    而方孝孺的诛十族,基本上但凡和方孝孺有点关系的都跑不了,亲属就不用说了,包括他的那些学生也被殃及。

    当然了,这种不人道的刑罚不可能出现在今天。但我们现在来做个假设,假设说今天也有这样的刑罚,比如某个人犯了重罪,要诛他个十族。这所谓的十族里面要涉及到好多人,这些人真的都能抓到受刑吗,更何况是在那个年代。

    当年方孝孺的众多门生当中就有一位名叫尚昱的人,此人当时就是众多辞官者其中的一位。后来听说方孝孺的事情以后,自然是十分悲痛,不过为了一家老小,就举家连夜逃出南京城。

    出了南京城就朝北而上,这一路上也是坎坎坷坷,途中多次遇到官兵,若不是身边有一些武功高强的马弁跟着,就被抓了回去。他们走走停停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最后才在这里落了脚,生了根。为了不引人注意,甚至这个村子也取了一个与尚家毫无关联的名字。

    尚昱一大家子包括随从等人最初在此安家落户后,虽说和以前的日子没法比,但过得至少还很安生。不过好景不长,这里原来毕竟是荒郊野岭,难免会遇到一些奇怪的事情。

    就在他们在此地安家不过半年左右的时间,这里周围就开始时常出现一些非常奇怪的雾气,将这村子周围团团围住。这些雾气一旦出现,短则三五天,多则半个月不散。虽说一时间并没有造成人畜伤亡,但也不禁让人有些心惊。

    直到后来有一天,有一家丁惊慌失措的从外面跑回村子里。其实这个时候,这些家丁都在此各自有了家,严格意义上讲,已经不再侍奉尚家人了。而尚家的人在此扮演的角色就相当于首领一样。

    再回头说这家丁,跑到尚家找到尚昱,说在后山砍柴的时候,发现一条巨大的蟒蛇盘在一块山石之上,就看见那蟒蛇抬着头,从其口中吐出一些雾气状的东西。

    尚昱听后不禁皱起了眉头,原来一直困扰着大伙的雾气,竟然源于一条巨蟒。从家丁的描述上看,这巨蟒一定不是什么普通的蟒蛇,这类东西非妖即仙。可在这方面,尚昱毕竟是rou眼凡胎,他也不能确定这巨蟒到底是敌是善。

    于是,他就差人出去寻找一位明白人,来此查看一番。被派出去的人,等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回来。不过好在这人还真就带回来一位江湖先生。这位将胡先生到了这里以后,了解完情况以后,就告诉尚昱,此地是巨蟒修炼之地,你们到此安家已经占了它的地盘了。

    不过这段时间正是它修炼的关键时刻,待这一段时间过后,你们将大祸临头。

    尚昱听了自然是十分着急,于是便向江湖先生求教避祸之法。那先生确实有些本事,在村子里准备了不过十天左右的时间,然后到后山便和那巨蟒来了一场激烈的搏斗。这场搏斗下来,可以说是两败俱伤。

    江湖先生被抬回村子里后对尚昱说,那条巨蟒暂时还没死,但因自己身受重伤,不能亲手将它铲除掉。不过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派几个人把它埋起来,然后再在上面种上一棵槐树,尚昱听罢自然照办。

    时隔二十余日后,江湖先生的身体也恢复的差不多了,便随着尚昱去后山的槐树下查看。等到了现场以后,那先生看罢,不由得大惊失色,说了句:“哎,都怪我一时糊涂,竟然忘了交代一件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