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上郡扶施
上郡,扶施城,这座从北部要塞发展起来的城市,从一开始就是和军事有关的。开始作为和草原民族对抗的前哨,后来随着游牧民族的北退,这里不再成为大秦北部边防的最前线。 然而,即使到了此时,这里依然是北部军队调动和物资运输的中心,秦直道从咸阳开始,浩浩荡荡,一直修到这里,战时,军队和物资通过秦直道源源不断的运送到这里,再通过北部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运输线运送到战线的最前方。 而到了此时,由于长期的屯兵和垦荒,这里的居民已经越来越多,从单纯的要塞发展成北部的大城,农业兴起,商业也开始渐渐繁荣。这些年,北部的游商一直以这里为起点,将自己的商业脉络延伸到北部各个地方。 草原上有游商的足迹,大漠里也有游商的脚印。追逐利益,驱使着游商的脚步不断地向前再向前。 此时,扶施高耸的黑灰色城墙就在前方,这道坚实的城墙从周开始,就已经开始修建,只是直到周王室东迁,这里依然只是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经过秦朝几代国君的努力,这里终于建起了一座雄城。 城墙高耸,城门处进出的各色人等往来不觉,甚至偶尔还能看到漠北和西域民族的身影。 扶苏和蒙恬勒住战马,身后的骑兵也纷纷止住马蹄,扶施城已经到了。 但是扶苏和蒙恬都没有再纵马进入城内,秦军的营寨此时都已经不在城里了,这座城更重要的是作为物资和军队的转运点。 骑兵绕过高耸的扶施城墙,向着南方疾驰而去。 上郡扶施城外三里,连绵的军营不断向着周围延伸,到了午饭时间,从军营的伙房不断飘出饭菜的香味,军营还和离开时一般,没有什么变动。 蒙恬和扶苏的队伍刚到军营,就有一队步兵出来迎接。 当先一骑飞来,马上健壮的汉子身披重甲,一对巨大的铜锤挂在马旁。 “将军,你和公子总算回来了。” “屠放,发生什么事情了?” 蒙恬此时刚从北仑回来,北仑发生的事情大大出乎了蒙恬的意料,此时回到自己大营,蒙恬第一时间想知道大秦北部的军队到底怎么回事。 “具体我也不知道,有三支军队调到了扶施附近,田颚,蔡炎,李琦,总共有骑兵三千,步兵两万。我派人问过,他们只说接到朝廷的调令。” “什么!”屠放的话意味着事情比开始想象的还要严重。 扶施城早已不是北部的最前线,而且以此时北部的军力,匈奴根本无力南下攻击,至于沙河轲劫掠北仑,那实在是一个特例。 在这样的情况下,扶施城周围根本不需要驻扎重兵,可是此时这里竟然调来了三支军团,而且其中两支还是边防军团。 “屠放,查过他们三人的来历没有?” 此时扶苏在一旁问到。 “已经派人细查过,不过查不出什么,不过公子和将军不在的时候,有一封信送到了这里,要公子亲自查阅,是来自王家的。” “拿来我看!” 屠放将缠在一起的一条布帛交到扶苏手中。 “咸阳有异动,恐生变,望公子早查!” 布上只有这几个字,然而这几个字的分量实在是太重了,每一个字就像是一支重锤,敲在扶苏心口,扶苏只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像是轰鸣的鼓音。 王家能说咸阳有异动,很显然不在正常的接受范围之内。可是咸阳是国都重地,是大秦最重要的城市,没有之一。这里一切的调动,都必须经过父皇的手,没有父皇的命令,即使你权势再大,也休想调动那里的一兵一卒。 可是父皇会随意调动都城周围的军队么,显然不会。 军队调动,恐怕是有变了,加上北部军队的调动,扶苏感觉大秦的天恐怕是变了。 在北仑听到田颚调动军队,那时候扶苏是有这个想法,此时则越来越确定了。 “父皇!” 扶苏心中大喊一声,所有的迹象表明,父皇恐怕是出事了,若父皇没有出事,谁敢这般调动大秦的边军和卫戍国都重地的军队。 自小生活在大秦帝国心脏的扶苏有太过敏锐的政治嗅觉,两年之前朝堂上那种尔虞我诈,拉帮结派的状况扶苏忘不了,两年以前大臣已经和后宫渐渐勾结的迹象扶苏也忘不了。他觉察了,却无力改变,选择督军北疆,远走边防。
却没有想到,两年以后,再得到国都的消息,却是王翦送来的咸阳有异动,恐生变。 扶苏不知不觉将那张布帛紧紧的攥在手心,眼中有一团水雾在那里打转。想起那个坐在朝堂上的威武身影,扶苏紧紧捏着手心,才不至于让自己在这么多人面前显示出心中最柔弱的部位。 “扶苏,北疆凶险,你去督军,一切小心!” 那是父皇在他离开咸阳时,最后对他说的话,只是一句很普通的叮咛,可是以父皇的个性,能说出这些,已经很难让人想象了。 “皇上真是小心眼!”那是王嫣在他身边说的,父皇哪里是小心眼,那是在为儿子铺平以后的道路,只是王嫣不懂,那时的扶苏也只是稍微觉察。 只有当两年的风霜雪雨将他的内心彻底沉淀下来,他才深深明白那份厚重如山般的父爱。看似平凡,却那般的深沉。 父爱如山,当真正懂得,才会明白其中滋味。 “公子,你怎么了?” 扶苏的异常已经让旁边的蒙恬察觉。 “没事,我们回营!” 一队骑兵涌入军营,劳顿的骑兵队伍已经纷纷翻下战马,开始休息。 就在此时,南面的官道上,一队骑兵迅速的向这里狂飙而来,看着有百余骑。 已经有前去探哨的骑兵狂奔进军营。 “将军,公子,帝都的圣旨来了!” 蒙恬和扶苏一下子站了起来,蒙恬的脸色阴晴不定,扶苏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猜测。 帝都的旨意扶苏等了两年,在两年的军营军旅生涯中,扶苏很多次都深深的望着南方,望着那座其实看不到的城市,无时无刻不在等着父皇的召唤。 然而此时,扶苏明白,这圣旨不可能是召自己回咸阳的旨意了。 一切的一切,都标示着一场狂风暴雨正在疯狂的席卷大秦帝国,而他作为长公子,站在了这场狂风暴雨的最前沿。 骑兵队伍很快奔驰进军营之中,在骑兵的护卫下,双手捧着圣旨的大太监挪步到了蒙恬和扶苏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