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准备春耕
春耕前,胤禛非常的忙碌,把春耕的事情交给了清宴来处理,她瞧着手中的清单,乃是胤禛吩咐下来的,需要购买的东西。 清单上的种子基本已经购买齐全了,她努力的想了想,等到孩子们春耕放假时,是否要跟着一起去春耕呢? “主子,外出采购的主管回来了!”素兰站在了清宴的身侧,小声的回禀道。 清宴缓神过来,瞧着素兰恭敬的样子,抿嘴笑了一下。 “嗯,把采购的清单交给我!”清宴伸手要过了清单,瞧着上面全部都是胤禛需要的种子。“让总管进来,我有事情要询问一下。” 清宴短短的一句话,让素兰赶紧答应下来了。 片刻后,总管跪在了殿内,等待清宴来询问,在清单上,确实有不少是舶来品的种子。 “这些都是新出现的吗?”舒云瞧着种子的名称,都是让理藩院的人翻译出来的,在最左侧的位置,还标注着英文。 清宴瞧着英文,就清楚这些是什么了,这些都种在小菜园内,龙凤胎今日上了课后,就要休出春耕假了。 “主子,这一项就是上面的种子,每一袋子的外面,都有标记的。”总管是得到了胤禛的默许,要求准备这些的。 “嗯,下去吧。”清宴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知道了。 她瞧着门外,左右两侧的花圃都被胤禛空了出来,说是要准备种小菜园,两个孩子一人一个菜园,等到了秋日时,就用这些蔬菜来请大家吃的。”清宴交代了一下。 “主子,这....可能需要您亲自来做标记了,若是让奴才们来做,奴才担忧会出纰漏的。”素竹瞧着上面的英文,实在是无力啊。 清宴拍拍额头,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你去育苗那边拿标签过来,总能看得懂这些标记吧?”清宴指了指袋子上面的英文说道。 “是!”素兰赶紧应了。 清宴坐在了椅子上,盘算着要种多少东西,胤禛肯定是要下地去种粮食的,春耕的第一日,连康熙都要去御田耕种的,皇后是要去亲蚕礼。 “素竹,亲蚕礼需要的东西准备好了吗?”清宴是要去参加亲蚕礼,自从孝昭皇后去世后,佟贵妃就以皇贵妃的身份开始主持亲蚕礼,比孝昭的地位稳固太多了。 “已经都准备好了。”素竹早早的准备妥当了,更是询问了大嬷嬷,连两位小主子的东西,都是收拾的很是妥当。 清宴的脸上挂着笑容:“今年,孩子们首次分开参加典礼,瑚图里丰生扎喇芬的宫装一定要做的更为合身一些,脚下不用花盆底儿,让她换上千层底儿。鞋底儿一定要厚实一些。” “是,奴婢回去准备的。”素竹赶紧应了。 在外人的眼中,皇家的格格们参加各种宴会,都是要用花盆底儿的,清宴不希望女儿要把脚给扭了。 她们这些皇家的女眷穿花盆底儿,是宫内的规矩,孩子们是可穿可不穿的,清宴就希望他们不要穿了。 “主子,别的格格都没穿....让小主子穿,会不会不好?”素竹是站在瑚图里丰生扎喇芬这边的,小丫头喜欢臭美,瞧着松克里宜尔哈格格那般装扮,小主子还不哭? “放心吧,我会与她说的!”清宴可不希望女儿回来,整个人都要休整好几日,才能起来的。 清宴简单的交代了一下,开始接待春耕采购和准备的总管们。 她草草的用了午膳,又把膳房的主管叫过来,叮嘱了一下春耕当日,需要准备的菜品,这些都是按照宫内的规矩来做的。 午休后,清宴梳妆了一下,准备用下午茶,院落的外面开始热闹起来了,宜肯额与瑚图里丰生扎喇芬、巴图布赫三人回来了。 “额娘....”瑚图里丰生扎喇芬瞧见清宴在吃下午茶,赶紧快步走了进来,宜肯额直接黑线了,自家meimei不论走到了什么地方,都是吃货。 “额娘,每日要去春耕了,皇玛法说了,让我们乖乖的在北远山村处理呢,您准备好了菜园子了吗?”龙凤胎看向了清宴问道。 此时,巴图布赫也是一脸的好奇,在草原上,他可没见过春耕,在过阿里时,她是一脸的蒙圈,在龙凤胎的开到下,希望能参与其中。
“额娘,我也想要一个菜园子!”巴图布赫清楚,草原只能是畜牧业尾声,这些粮食、蔬菜之类的,只能依靠着从这边运送过去呢。 他们到不会在意东西贵,只要能满足胃口就好了。 “已经准备好了,咱们分了四块,左侧的是宜肯额和巴图布赫的,右侧的两块是瑚图里丰生扎喇芬与我和你们阿玛的。”清宴赶紧说道。 瑚图里丰生扎喇芬欢呼起来了,明日就能真正的下地了。 往日,胤禛和清宴都不会让他们下地的,按照他的说法,他们的年纪还小,若是下地了,又帮衬不了太大的忙。 “刚才送过来了一些舶来的种子,现在刚刚育苗,可能来不及明日种下了,不过,咱们到是可以晚点在栽种。”清宴赶紧说道。 孩子们看向了清宴,异口同声道:“额娘决定就好了。” 清宴放心了,孩子们能提前知道就好了。 “额娘,咱们明日会很累,所以,要多准备rou菜的!”宜肯额绝对是个rou食动物,巴图布赫又有守孝,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大鱼大rou了。 “放心吧,东西都能准备好,就看你们能不能吃了。”清宴不厚道的笑了。 人的身体如果疲惫到了一定程度时,胃口就会有所限制了,胤禛提前有交代,让孩子们感受一下耕种的辛苦,绝对不能提前提醒的。 清宴不得不选择了沉默,希望孩子们明日能一切顺利吧。 “额娘,明日咱们要观礼吗?”瑚图里丰生扎喇芬的印象里,亲蚕礼每次都非常的热闹的,所以,她知道后,就像跃跃欲试。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