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晚唐逆流在线阅读 - 第205章 军器监密事署

第205章 军器监密事署

    在邓州新城的南部,老城的护城河南岸,有一座宏伟的建筑,是刚刚落成的忠义军节度府。

    在时人眼中,这绝对是一座充满了异域风情的怪异建筑。虽然斗拱飞檐都是中式的,但整座建筑却高达六层。这个时代,除了佛塔,没有建筑会超过三层。用于办公的官府朝堂,更是只有一层。

    但这建筑与佛塔又截然不同。塔式建筑是圆锥体一柱擎天,这座建筑却是长方体,像一座山。李暮第一眼见到节度使府的设计图就问道:“九哥,你是想建一座布达拉宫吗?”

    张寻摇头笑道:“我只是习惯了住高楼,想要视野好一点。”

    张寻达到了他的目的。忠义军节度府建成之后,就成了邓州城中最高的建筑。他坐在顶层自己的书房里,推开窗,就能俯瞰整座邓州城。

    此刻,张寻刚刚吃过早饭,开始了一天的办公。桌上已经摞了厚厚一叠文件,等着他去批阅。他拿起最上面的一份,打开一看,是前军将军郭琪刚刚从许州前线发回来的。里面只说了一件事,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已于十日前到汴州了。朱全忠就是朱温,降唐之后,被大唐天子赐了新名字。

    全忠,呵呵,真讽刺。张寻提起笔,在简报上写下了三个字:“知道了”。

    又要去拿第二份,忽听外面传来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他摇摇头,叹道,唉,又来了。

    他放下简报,踱步到了窗边。推开窗,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发现距离节度府大概四五个街区的朱雀大道上,上百辆马车挤在了一起。南来和北往的互不相让,造成了交通阻塞。此刻,正在“顶牛”的双方都下了马车,正在高声争执着。而且声音越来越大,眼看着就要有动手的趋势。

    张寻打开窗子不久,就隐约听见有人大喊道:“使家在呢!”紧接着,争执的双方都停止了争执,街上所有的人都望向张寻,毕恭毕敬的朝着这个方向施礼。张寻只好招了招手,以示回应。很快的,顶牛的两辆马车就各自退了几步,给对方让开了道路,朱雀大道又恢复了通畅。

    “九哥,又兼职指挥交通呢?”

    张寻回头一看,是李暮。

    “你小子还敢笑,交通拥堵,不正是你们工事署的责任吗?赶紧报个方案给我,或是拓宽道路,或是限制马车通行,总之尽快解决朱雀大道的拥堵问题。”

    “我看都不用。您只要把节度府搬到鸟不拉屎的城西去,保证这里立马通畅。”

    “然后城西又要拥堵了是吗?”

    “对呀,这不就是你的催熟剂理论吗?”

    所谓的催熟剂理论,是张寻提出来的。节度府本是重地,按理说应该建在老城区内,受两道城墙的保护。但张寻却执意建在新城。他的理由,就是要让节度府起到催熟剂的作用,来加快新城区的发展。实际情况正如张寻所料,节度府的选址刚刚确定,还未动工,周边的人口就开始迅速增长。很多有钱有势的人家都把府邸搬到了附近。使南城立即取代了老城中央的刺史府一带,成为了邓州城的新核。

    “别跟我贫嘴。”张寻瞪了李暮一眼,“不过,州城人口越来越多,有些老路,的确需要升级改造了。你把上次提的铺设沥青路的事,再做个详细点的方案给我。”

    “好嘞!”李暮高兴的就要往出走,走到门口,又转回来了,“嘿嘿,差点把我想说的事给忘了。”

    “什么事,快点说。”

    “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最近可能要来咱邓州,参观麒麟山书院。”

    “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他和幕僚商讨此事,恰好被我的消息渠道知道了。”

    张寻邹起了眉头:“李暮,我让你们军器监成立密事署,一是为了防止新技术扩散。二是为了搜集这个时代的一些不传秘技。可是让你去打探这些没用的消息?再说了,这些事情自有踏白司去做,可用得着你们军器监越俎代庖?”

    李暮看张寻是真有些生气了,赶忙解释道:“九哥,不是你想的那样。我绝对没有让密事署搜集与技术无关的消息啊!这次是因为我听说刘巨容手下有个道士叫申屠生,能点石成金,所以才派了一组署员过去,想看看是否真有其事。刘巨容想参观麒麟山书院的消息,根本就是搂草打兔子,顺便得来的啊!”

    张寻听李暮如此说,脸色才稍微好了一点。“点石成金?亏你还是21世纪的人,这你也信?以后所有去别州的外勤项目,一律送到我这里来审批!你要是再敢浪费钱去调查什么点石成金,休怪我让军器监换人!”

    “知道了。”李暮垂头丧气的说道。本想来显摆一下军器监密事署的神通,没想到给张寻喷成了狗。

    李暮走后,张寻望着东北面军器监的方向,陷入了沉思。

    密事署的设立,是否有欠考虑呢?虽然成立短短几个月,就有曲辕犁、宿铁刀等收获,但也越来越有成为第二个踏白司的趋势。这到底是福是祸呢?从历史以及国外的实践经验看,情报机构确实很少有一家独大的。往往双轨甚至多轨并行。如明代锦衣卫外还有东厂和西厂。民国除了军统,还有中统。美国除了CIA,还有FBI。我这忠义军,是否在踏白司之外,也该有一个密事署呢?

    不过不管张寻对密事署的工作作何想法,密事署襄州署员传回来的情报,还是很准确的。没过几天,张寻就接到了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的正式书函,希望能参观一下声名鹊起的麒麟山书院。言语之间,还透露出想与张寻面谈的意思。

    张寻自然同意了。或者换句话说,他终于等到刘巨容这封信了。

    张寻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把麒麟山书院山长崔道融叫了过来。崔道融来时,手里还捧着一叠考卷。都是新近入院学生的院考试卷。虽然张寻并不要求亲自把关,但崔道融还是会经常选出一些优秀的考卷,给张寻过目。

    张寻接过卷子,所有卷上只有一个相同的题目:试论“以德报怨”与“以直报怨”。

    这个考题,出自《论语》。原文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大意是有人问孔子:别人怨恨我,我却用恩德去对待他,这样做怎么样?没想到孔子却说,如果这样做,那你拿什么去回报那些原本就对你很好的人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正直来对待怨恨,用恩德去回报恩德。

    张寻大概扫了一眼卷子,笑着说:“崔山长,可以考虑换题目了。”

    崔道融一听,立即明白了张寻的意思:“莫非山南东道那边有动静了?”

    “没错,在五百多篇策论的声讨下,刘巨容终于坐不住了。他要来邓州见我。”

    “哈哈哈哈!”崔道融和张寻两人齐声大笑。

    原来,自从麒麟山书院正式招生开始,入院的试题就只有这一道,就是论“以德报怨”。凡是中等资质以上的学生,稍微了解一点时务的,没有人看不懂题中之义。这显然是在暗指最近襄邓之间的食盐贸易。

    刘巨容曾经切断邓州的川盐供应,如今襄州缺盐,张寻却没有以牙还牙。大部分的考生,都会先对张寻的做法予以盛赞。再对刘巨容的卑劣予以谴责。最后,超过一半的试卷认为张寻应该遵从孔圣人的教诲,以直报怨。即便出于仁义,不立即切断襄州的食盐供应,也应该对刘巨容采取更严厉的对待。否则,让人胸中义愤难平。

    为示公允,书院会将所有的考卷张贴在邓州四门外的告示栏里,供往来行人品读。几个月来,五百多份试卷,就像五百多篇檄文,考生们变着花样的遣词造句,声讨刘巨容。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经过好事之徒的争相转述,市井闲人的添油加醋,如今张寻“以德报怨”的形象越来越高大,对比之下,刘巨容的形象越来越渺小。

    刘巨容虽然没有在信函中提到这件事,但显然,他肯放下架子主动来见张寻,全是这些答卷的功劳。

    张寻复书的第三天,刘巨容就到了构林关。张寻特批,允许五百襄州兵进入邓州境内,保护刘巨容的人身安全。出于礼貌,张寻到麒麟山脚下迎候刘巨容。

    “后生可畏!真是后生可畏啊!”刘巨容离老远就大声说道。

    张寻只是微笑着,并没有迎上前去。两年前二人初次见面,刘巨容是节度使,他只是州刺史。如今再见,二人虽然都已位列藩帅,在爵位上,张寻却比刘巨容高了两级。刘巨容是彭城县侯,张寻是南阳郡侯。

    刘巨容离老远就下了马,步行到张寻面前,双手抱拳,深施一礼,道:“老夫见过南阳郡侯!”

    张寻笑道:“刘县侯多礼了。你百忙之中,能来参观书院,如此重视教化,让本侯十分欣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