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血在线阅读 - 第二十二章.尘埃落定

第二十二章.尘埃落定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五日,乾清宫左边的偏殿内摆着一座酒席,侯国兴和王安二人相对而坐。门外二边,候着四个虎背熊腰的太监。

    九月的清晨,京师的气温慢慢开始转凉。屋内的侯国兴端着酒杯静静的盯着门外的方向,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而一边的王安却显得坐立不安,额头上泛出汗水。

    候国兴此时心中百转千回,乾清宫的李常侍如果在午时不搬,自己是否真的要将他毒死?想到这里,侯国兴回头看了看边上早以备好的毒酒,内心深处突然颤抖起来。

    来到这大明朝,前后不到30天时间,死在自己手里的生命居然超过了10条。自己什么时候变的如此弑杀?虽说这些人命都是自己在被逼无奈之下而出手,但乾清宫时那二个太监,自己当时下令将他们活活打死时,心里居然没有半分犹豫。还有这李常侍,只要真不搬离这乾清宫,自己还不是会毫不犹豫将她毒死。

    就在侯国兴胡思乱想时,王安起身走向门外,朝乾清宫的方向看了看,又焦急的走回桌前,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双手使劲的互相揉着,视乎要驱赶这并不存在的寒意。

    侯国兴看了看焦急的王安,定了定心绪,举起手中的酒杯笑了笑开口道:

    “王公公,来干一杯!时日尚早,没必要太着急。”

    王安端起酒杯又是一饮而尽后,看了看侯国兴开口说道:

    “候公子啊,昨日个您从乾清宫出来以后,给咱家说的那些话,咱家也已经给太子爷回禀过了。太子爷的意思是一切候公子做主就好。可万一这李常侍不知好歹,还要强住在这乾清宫,那可如何是好?”

    听着王安的话,侯国兴将手中酒一饮而尽,沉默片刻后从手中掏出一张盖有朱由校太子印鉴的空白公文开口说道:

    “王公公,国兴书读的少,劳驾公公代笔!”说完将手中的公文递给了王安。作为一个现代人,侯国兴对繁体字本来就一知半解,更别提还要动用这毛笔书写了,所以只能劳驾王安这太子伴读了。

    王安抬起头看了看侯国兴,大概明白了侯国兴的意思,张了张嘴,犹豫片刻却没有开口,接过文书提起毛笔开口问道:

    “候公子想怎么写?”

    原来侯国兴昨天从乾清宫出来以后,让王安将自己的意思转达给了朱由校,大意就是希望可以给李常侍一个体面的结局,毕竟那孩子,与太子你也是兄妹。本就仁厚的朱由校,虽说对李常侍多年的刁难很不满意,但毕竟这女人也是自己父亲的遗孀,自己作为日后的天子,确实不好逼迫过甚。

    既然侯国兴开口了,朱由校也没有理由不答应,索性让王安带来几张自己签字盖章的文书,让侯国兴自己处理。

    侯国兴站起身,走到门外,静静的看着乾清宫,良久静静的开口道:

    “本王登基之日,也是常侍封妃之时,愿常侍搬离乾清宫移迁仁寿宫。八妹与本王同为先皇骨rou,本王必将厚养之,以告慰父皇在天之灵,也为天下臣民表率……”

    听到这里王安正准备落笔的手停了下来,惊讶开口道:

    “候公子,这李选侍多年来对太子及其刁难,包括客夫人也对她恨之入骨,候公子今日以贵妃待遇奉养,是否太过优待?”

    刚才侯国兴掏出太子文书,王安就清楚侯国兴大概用意。可没想到侯国兴提出将李选侍封妃,移居仁寿宫,这可完全是以皇贵妃的标准奉养。想到这多年受到这李常侍的诸多刁难,王安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

    侯国兴回过身来,看着王安笑道:

    “公公不愿意,国兴又何尝愿意?只是如今难道真杀了那李常侍?大明以仁孝治国,此时动手岂不是让太子背上个不孝之名?李常侍如今如丧家之犬,给她在仁寿宫找个偏殿,让她青衣古佛,了此余生吧!至于此间种种,国兴自会和亲自和太子解释。”

    王安虽说不愿,但目前这也算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了,只能点点头,开口道:

    “候公子处处为太子爷着想,咱家实在敬佩,这事到时咱家和你一起向太子爷解释。说完提起笔在文书上写了起来。

    很快文书写好,侯国兴将文书放于装着酒菜和鸠酒的菜篮上,递给了身边的太监开口道:

    “告诉李选侍,午时之前,要么走!要么死!”

    九月的天气,清晨还有些许凉意,临近午时日上当空,太阳却出奇的火辣,整个皇城笼罩在一片热气之中。

    偏殿内强做镇定的侯国兴额头也开始流出汗水,看了看对面早以敞开上衣,急的双眼通红的王安开口道:

    “不用等了,我们进去吧!”

    就在这时,门外跑进一满头大汗的太监对着王安下跪开口道:

    “王公公,那李常侍同意搬了。”

    听到此言,侯国兴纠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不管李常侍如何恶毒,此时深感杀孽过甚的侯国兴心中确实不忍杀了这对孤儿寡母!

    边上王安听到此言,也是长出一口大气,侯国兴看向王安,二人对视一眼,开怀大笑。

    ……………………………………………………………………………………………………………………………………………

    皇城北门外一僻静客栈。

    汪文言和白衣老者相对而坐。

    这时坐在下首的汪文言起身对白衣老者鞠躬拱手道:

    “大人,如今太子马上就要登基,我等皆有从龙之功,飞黄腾达指日可待。这朝堂之上大部分也是我等同辈中人,可喜可贺。想当初我辈备受打压,以致朝堂之中竟是jian臣贼子。巧立明目,苛税横行,天下江河日下。如今,矿税以废,国本以正,天下为之一清,皆乃大人之功。如今虽还有些许苛政,但只要我等在朝齐心协力,上教导天子下清处jian逆,定可还天下一个盛世。”

    听到此言,白衣老者沉默片刻,睁开眼静静的看了看汪文言后叹息道:

    “如今虽说我辈在朝堂上占据优势,可朝堂上还有jian党未除,把持着各部重要位置。我等切不可掉以轻心。太子虽说有明君之相,但毕竟年幼容易受到这些jian党迷惑。万历年间我等前辈也一据在朝堂上占据优势,后来不也一样举步维艰。前车之鉴啊!”

    坐在下首的汪文言脸上变了变开口道:

    “可惜这次未竞全功,没想到关键时刻那郑贵妃突然出手,完全打乱了学生的计划。学生怀疑太子是否和郑贵妃达成某种协议,不然以那郑贵妃和皇上的矛盾,不趁机火中取栗就算高抬贵手了,断不可能出手相助的。今日没能将其与众党羽一举铲除,确实是学生计划不周。不过大人也不必太过担心,郑贵妃虽说在后宫多年余威,可在这朝堂所依仗的无非是那群逆臣,大人只要尽快肃清朝堂,断其羽翼,其他也就不足为虑了!”

    ……………………………………………………………………………………………………………………………………………………..

    寿康宫!

    郑贵妃半躺在床上静静沉思。边上二个全身是汗的宫女左右轻摇着扇子。

    这时门外走进一太监跪下开口道:

    “贵妃娘娘,李常侍已经搬出乾清宫!”

    听到此言,郑贵妃轻轻皱了皱眉开口道:

    “知道了,你去和方阁老说一声,让他最近凡事低调点,李常侍这个事情到此为止了,毕竟也不是万历爷在的那个时候了,本宫在做那些排除异己的事情没有必要。对了你要提醒下阁老,注意一下那个侯国兴,可能的话尽量合作。此子不可小瞧。”

    …………………………………………………………………………………………………………………………………………………..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六日。

    太子朱由校祭告宗庙、社稷以及万民后在王安的搀扶下缓缓登上龙椅。

    太和殿上锣鼓喧天,文武百官齐声跪拜,高呼三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后,

    正式宣告了朱由校登基为帝。

    朱由校登基当日,定明年年号天启元年,大赦天下。对群臣进行的大量的封赏。特别是杨涟,左光斗等数十位在移宫案中表现出色的官员皆越级提拔。次日,升伴读太监王安为御马监掌印太监,又下旨封李常侍为康妃,移居仁寿宫。

    新帝登基,皆大欢喜,而在幕后推动这一切的侯国兴此刻正在侯府安静的疗养。

    穿越到这大明一个月的侯国兴被迫卷入了一个又一个阴谋,身心俱疲。听说朱由校登基以后病到在了床上。

    (写到这里,明末三大案,到此算是暂时结束。不过由于章节有限,书中还有很多留下的疑点,小编会在后面的章节中慢慢展开,明末三大案对整个明末晚期大明的崩溃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编通过自己的理解,将明末三大案用这二十二章,串成了这个故事,希望大家喜欢。目前网上对于明末三大案的看法众说纷纭,大家可以看看,包括百度,搜狐,谷歌给出的关于明末三大案的说法居然都不一样。明末的历史由于是清朝书写,所以可信度一直受到质疑。别说这三大案,就能辽东战局也是一团模糊。小编在本书中,会把个人对明末的一些历史疑点,通过自己的理解慢慢写出来,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