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陈年旧事1
日月普遍皆清净,常乐寂灭无动诅;彼受欢乐无烦恼,若言有苦无是处;常受快乐日月中,若言有病无是处;如有得住彼国者,究竟普会无忧愁;处所庄严皆清净,诸恶不净彼元无;快乐充遍常宽泰,言有相陵无是处。 从皇觉寺中出来,一路向西,朱元璋对于行走的路径非常熟悉,因为这已经不知道是这两年内多少次他离开寺庙谋求生存了,显然对此熟门熟路,他知道从哪里走去哪家可以讨到斋饭,从哪里走去哪家不仅不能够顺利讨到斋饭,还会引起人们的谩骂与责备。 虽然同样是出门化缘,但他这一次的目的与以往的都不尽相同,好友汤和从远方修书而来,说他加入了一支能够改变劳苦大众命运的义军当中,并且得到了义军将领的认可,他自己尚且如此,从小在他们孩子之中都是孩子王的朱元璋定然能够比自己做得更好,希望他能够前往义军与他汇合。 尽管此时朱元璋的身份仅仅是一个游方和尚,连生存都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但他也不会盲目的听从别人的意见,别人说什么就去尝试,他需要足够的见识来论证汤和所说的话是否正确,再去决定是否真的去和他汇合。 朱元璋这样的做法贯穿了他的一生,即便是以后当了皇帝,凡事也依旧三思而后行,不过也正是这样的性格让他能够周全的考虑一切问题,顾及全局,从而从一介布衣做了大明帝国的开创者,一个和尚出身的皇帝,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这些后话就暂切不提,只说朱元璋一路向西,走走停停,不断的从沿路的老百姓口中,打探义军的消息,看看到底真的有没有像汤和所说的那么靠谱,所以越接近义军的起事地点,人们对义军的评价也越来越好,一番探查起来,朱元璋火热的内心终是被打动。 说来十分巧妙,也就是决定了先行返回皇觉寺,向住持和师兄师弟禀明情况之时,朱元璋遇到了一群人,这群人在日后他夺权登帝的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的力量,尽管朱元璋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数,或许命运早已经为他安排妥当。
这群人为首的朱元璋很熟悉,正是与朱元璋汤和等人一起长大,日后的开平王常遇春,此时的常遇春不过二十几岁,正是风华正茂之时,他偶然遇到了还在化缘的和尚朱重八,非但没有半点嫌弃之意,反而十分关心他的现状,并规劝他一起入教。 朱元璋已经做好了和汤和汇合的打算,自然不再答应,谁知他把原委一说,常遇春非但没有恼怒,反而哈哈一笑,大声道:“重八你是有所不知,我们虽然教义严明,教徒众多,但并非食古不化,如今乱世之中,唯有主动出击才能够维护教徒和终生安稳,所以义军之后有一部分人就是教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