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袁氏次子在线阅读 - 第092章:战前部署(2/3)

第092章:战前部署(2/3)

    看着田丰满脸纵横捭阖,大气磅礴的将一番言论倾泻而出,袁熙心中愈发镇定起来。

    官渡之战之后的曹cao,在与袁家对抗的道路上已经不在完全居于下风,而是得以与袁家平起平坐乃至略占优势。双方在粮草和兵力上已经不再是先前那番绝对优势与绝对劣势了。

    而且,曹军这一次肯定会吸取教训,从屯田军,青州兵,以及四周的曹军驻兵中抽调兵力,这一次袁曹之战所面对的曹cao将是一个兵精粮足的曹cao。

    再与诸将又商讨了一番以后,袁熙领着剩余的兵马和将领,返回了蓟县。

    此刻已经是建安六年的三月末,袁熙对辽东用兵接近一个月。

    蓟县,刺史府。

    “嗯?你便是吴岳?”袁熙看着身前跪倒在地,骨骼粗大,虽然面孔粗黑,却依旧看得出来英俊的五开蛮少族长。

    出乎袁熙意料之外的是,吴岳这个蛮族人的汉话竟然相当好:“吴岳见过袁幽州!”

    袁熙点了点头,随口开口道:“吴岳,你和你的族人立了大功,拖延住了张燕的进军步伐,成功的截杀了近万黑山军,实在是有大功劳,你说吧,想要什么,本刺史一定会重重奖赏。”

    吴岳先是面色一喜,这位袁刺史果然是与寻常汉人不同,南方的那些汉人(士族)自诩高贵,对他们这些所谓“低贱的蛮子”连正眼都不肯瞧,但是这位袁刺史先是肯定了他们的功劳,然后又要重重赏赐他们,看来真的是寻到明主了。

    但是很快的,吴岳又是面色一阵黯然:“回禀刺史,当日一战我族中五百勇士死伤过半,还请袁刺史赏赐黄白之物,我还有我的族人不要分毫,但是希望这些金银全部都送回到族里,给他们的家人。”

    袁熙闻言,重重的点了点头:“嗯,你要求的也是人之常情,这些蛮族勇士既然是为了本刺史而战死,那么本刺史自然要负起责任。”

    鉴于这两百多蛮族勇士在拦截张燕方面的巨大贡献,再加上吴岳的请求,袁熙将死去的蛮族勇士每人发下了双倍的抚恤。

    吴岳激动地跪倒在地:“刺史真是好人,吴岳不胜感激!”

    袁熙却是走上前去,将吴岳扶了起来:“为本刺史效忠而死,本刺史自然要负责到底。”

    “吴岳你贡献巨大,本来本刺史想要单独为你成立一军,但是你这蛮族勇士死伤惨重,仅余二百余人,也没法自成一军,便先跟着本刺史,作为全军斥候队,汝担任军司马一职,可否?”

    吴岳一听:军司马?好大的官啊。

    吴岳当即不胜感激:“多谢刺史,吴岳愿为...额,主公效力!”尽管固执的族长老爹不让他来,可是始终拦不住他,最后只好告诉了他汉人的一些规矩,而加入拜一位汉人主君为主,那么就要把对他的称呼改成“主公”。

    尽管不明觉厉,但是吴岳还是很激动的将这位值得自己追寻的汉人君主称呼为“主公”。

    等到满怀激动的吴岳退下以后,不出两日,幽州境内的将官不知道跑死了多少健马,尽数云集在了这蓟县。

    建安六年,三月的最后一天。

    袁熙身穿刺史官服,胡须蓄得更深,威严也更加沉重。

    袁熙环顾下首,文臣武将,两列齐坐。

    出去镇守北疆的田豫,在辽东急追穷寇的牵招、梁博。此刻的堂下依旧是人才济济,班底丰厚。

    河北智士田丰,武安君白起之后武安国,中山郡国王凌、白马旧将乐何当、善于防守作战的郝昭、清河崔琰...

    而骁将叶若和蛮将吴岳则是一左一右,分别身披软甲,腰佩长剑,守卫在袁熙身后。

    吴岳名字改为了汉名,在服饰方面也被袁熙要求穿汉服,而为了保证斥候队的效率,这群蛮族人只好也不情不愿的穿上了汉家服装,颇显别扭,不过袁熙觉得,只要穿个一年半载,也就习惯了。

    虽然比不上曹cao典韦许褚两大虎将贴身护卫,也比不上刘备身后的二爷三爷一刀一矛,也无法与袁绍的颜良文丑相比,但是叶若、吴岳两人俱是熊虎之士,两人合击之下,寻常三四十人都不一定近的了袁熙身旁。

    袁熙顿了顿,随后看着堂下济济一堂的文臣武将,开口道。

    “诸君皆是我河北的积极英才,今日汇聚一堂,星光璀璨,将才四射,当真是可喜可贺。”袁熙先是开口把手底下的将才全都称赞一遍,毕竟君臣关系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背叛主公的臣属,同样也存在着不待见臣属的主公。而主臣离心则是万万不可取,因此袁熙非常重视同属下的关系。

    “我父来信,要求我幽州军即刻倾尽幽州兵马,向邺城方向集结,想必各位也都心里万分清楚此次集合兵马的意义何在——那就是发起第二次渡河之战,击破曹cao,南渡黄河!”

    此言一出,殿内群臣顿时惊动起来。

    “春粮收获,我河北军的粮草问题得到解决,况且官渡之战我军的精锐力量并没有损失多少,此刻兵精粮足,北方平定,我军必然要将矛头对准中原!”

    “虽然说曹军不堪一击,但是上一次曹军既然能够击败我军,此番倒也未必十拿九稳。”

    看着账下群臣热烈讨论,唇枪舌剑,往返驳接,袁熙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班底也是十分丰厚了,虽然还赶不上后世三国鼎立时期的三国阵营,但是也是手下有一帮实力将臣的一方诸侯了。

    袁熙咳嗽了一声,室内的群臣顿时不做声响,有一些动作不小的武将赶紧坐了回去。

    袁熙礼贤下士是不假,但是作为臣下的在这种场合就一定要给主公留足面子,保持主公的威严。礼贤下士在私下里,自然是做足分量。

    “此番大势已定,我军目前需要做的,仅仅是讨论如何出兵。”

    袁熙看了看手下,对崔琰说道:“季硅公,你来对诸君叙说一番我军眼下的兵力部署。”

    崔琰起身,走到众人中央,从袁熙手中缓缓接过了记录着幽州军部署的竹简,开始念道。

    “辽东方面,部署一万两千人,步卒五千,骑卒七千,牵招,梁博二将驻守;不可调用。”

    “北疆方面,部署六千人,步骑参半,田豫驻守,不可调用。”

    “四千兵马驻守辽西,皆为步卒。”

    “蓟县驻军,白马义从三千,燕云轻骑一万,步卒一万五千。”

    崔琰合上了竹简:“我幽州军目前兵马总量为五万之众,这就是我军目前实际上可以调动的军队数量。”

    袁熙的五百贴身大戟士以及两百多斥候营并未列入其中。

    但是实际上,本来之前的幽南七郡人口总量就已经不少,再加上评定后的辽东三郡的大量中原流民以及塞外三支异族,目前属于袁熙麾下的人口总量已经接近两百万,仅仅次于冀州。

    所幸此刻的河北大地并没有遭到袁家的内耗以及曹cao进攻河北的战火燃烧,因此依旧保持着旺盛的活力与熊熊的生机。

    袁熙点了点头。

    “嗯,想必诸君也都知晓,辽东与北疆两方面的士卒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够调动的,并且还要留下相当数量的兵马防卫幽州,防止黑山军卷土重来。”

    “我意如下,诸君静听。”

    “抽调辽西三千兵马,留守一千,随后以郝昭为主将,统领此三千步卒镇守代郡,防备黑山军;武安国为主将,同样领三千步卒镇守涿郡,郝昭与武安国互为呼应,如此可保广阳郡,保蓟县平安。”

    “本刺史亲自出征,令本部亲卫、白马义从。一万燕云轻骑、步卒一万两千,赶往邺城。”

    “主公,主公所带领兵马不过两万五千余众,即便袁公知道主公在北疆一役中损失惨重,但是同样的也得到了不少胡人骑兵...主公还是多带一些吧。”王凌建议道。

    袁熙微微皱眉:“我军既要守护北疆,又要歼灭辽东余孽,塞外异族就算是被我军打怕了,也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而公孙家在辽东苦心经营十几年,我军一时凭借武力雷霆歼灭,但是恐怕如果除草不尽,公孙家必然死灰复燃。”

    “幽州留下一定数量的兵马也是有必要的,我军向来奉行精兵策略,二百万丁口,若是按照袁公路的性子,足够他拉起来三十万大军!我军目前只有五万,不论是装备还是兵员素质都是上上之选。”

    普遍来说,十人养一兵基本上是负担的极限,若是少了,那么这名士兵的装备就更加精良,若是多了,人民负担就会加重。

    而目前,袁熙以二百万丁口养了五万军队,乃是二十人养一兵,十足的精兵政策。

    “我军目前的情况来说,足以蓄养十万大军,虽然主公一向实施仁政,慈悲为本,但是末将还是希望主公能够再从预备役中召集一万军队。”

    前文中提过,袁熙早就安排专人,对二十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适龄男子编近了预备役军队之中,尽得青壮三十万,月月定期cao练,已经具备了最基础的军事素养。

    袁熙想了想,最终还是从预备役中择优录取,挑选了二十五至三十岁之间,家中尚有兄弟的一万青壮男子变为幽州步卒,拿出了武备库中的武器加以武装,这就造就了一支一万人的步卒,虽然还称不上是精兵,但也比之一般的辅兵强得多,健壮的体格,精良的武备,在经过了一场血与火的磨练之后,就足以造就一支精兵。

    随后,携带着三万五千步骑大军,幽州刺史袁熙浩浩荡荡,赶往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