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张家庄要办学校啦
翌日,张伟送项小寒的同时,也把黄超男送回了警察局。 关于墨影的事情,黄超男很上心,一下车,就直奔更衣室,换上帅气英武的警装,忙碌着调查的事情。 黄局长得到了黄超男回来上班的消息后,很开心,第一时间给张伟打了电话,替自己的侄女表示感谢,并说了一些有空一起吃饭的话,聊了些有的没的,就各自挂了电话。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一晃就是三天的时间,这段时间,每个人都有要忙碌的事情,唯独张伟很清闲。 除了在家里陪陪母亲,浇浇花草,时不时的和蓝芳腻歪一阵子,还抽空去检查山里的药材种植基地,以及伟哥酒厂和家禽养殖场,督导视察员工们的工作。 这三个厂子的负责人黄志、王小雷和张虎各自抽出一天时间,陪在张伟的左右。 随着张伟的事业越做越大,他在众员工的心中,愈加的高高在上,员工们都很尊重他,都知道他们的老板张伟很年轻,简直就是高富帅。 张伟这三天的视察工作,让他感触颇深,为了能让这三家厂子更好的发展下去,他觉得有必要建立一个大型公司。 这样不仅能系统的管理好这三家厂子,还能继续拓展延伸,创建许许多多的子公司,将事业做得更大更强。 当然,这也是再为进军省城做准备,省城那边,可是还有他未了的恩怨。 相比张伟这边的清闲,项小寒那边可是忙晕了头,为了医疗工程项目的事情,她这三天几乎没怎么好好吃饭睡觉,每天顶着个熊猫眼上班,辛苦的很。 而另一边,黄超男也几乎和项小寒差不多,为了尽快调查墨影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坐在办公室里,翻阅资料,废寝忘食。 可把黄局长心疼坏了,他心里很疑惑,为啥黄超男在张伟住了几天,回来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他担心黄超男的身体扛不住,这三天都是亲自做饭,亲手送到黄超男的身旁,问寒问暖,格外关心自己的亲侄女。 黄超男却不理不睬,扒拉两口饭,就继续工作,完全把黄局长当成了空气人。 直到第四天上午,黄超男终于翻查到了二十几年的档案,有了那么一丝线索,立即激动的不行,赶忙顺着这一丝线索,继续寻找了起来。 也就在这一天的下午,张家庄突然来到一群陌生人。 这些人在张家庄好一阵转悠,左顾右盼,指指点点。 “就是这里吗?”十几个人群里,为首的其中一名灰色西装的中年胖子,挺着一个大肚子,指着张家庄,询问着身边的人。 在他身旁,一名比较年轻的精瘦中年有些不确定的点了点头,开口道:“应该是这里,许主任,你也没来过这里吗?”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人群里立即走出一个中年女人,若是张伟在这里,定然认识这个女人,正是春江第一高级中学的教务处主任,许百合。 “我也是头一次,我这就给张伟打电话。”许百合拿出手机,直接拨通了张伟的电话。 “喂,小伟,是我,许主任,这会我和教育局的领导们正在你们村口,好,我们就在这等你,待会见。” 许百合挂了电话,扭头对着身旁的人说道:“他马上过来接我们。” 与此同时,张伟接到许百合的电话后,立即去屋里换了件衣服,行色匆匆的就要往外赶。 “妈,我出去下,教育局来人了。” 不多时,他刚走出家门,来到村口,就看见许百合领着一群人正在四周转悠指点,一见到许百合,脸上立即露出了温和的微笑,开口打招呼。 “许主任,好久不见。” “呵呵,小伟,确实好久不见,来,我给你介绍下。”许百合一见到张伟,美眸闪烁,满脸笑容,指着身旁的中年胖子,介绍道:“这位是教育局的孔主任,今天特意带着大家来张家庄看看。” 张伟笑着看向那身着西装的中年胖子,很礼貌的点头笑道:“孔主任,你好。” “你好,张伟是吧?确实和王校长说的不错,很年轻,你申请建立学校的事情,我们教育厅已经批准,今天我也就来看一下,很高兴能见到你。”孔主任笑了笑,目中闪过一抹讶异。
之前听王校长说张伟年轻有为,他还有些不相信,觉得张伟最起码也得三十多岁。 这一见面,看着眼前这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他相当震惊,一眼就看出了张伟的非凡之处,心中升起交好之意。 孔主任伸出宽厚的大手,以示友好。 张伟愣了下,笑着点头,和孔主任友好握手,“我也很高兴认识你,孔主任,去家里坐坐吧,我已经准备好了茶水点心。” 孔主任没有拒绝,一群人在张伟的带领下,走进张家庄。 很快,张家庄要建学校的事情,就如同长了翅膀一样,迅速的在乡亲们的口中传开了。 “哈哈,咱们村终于要建学校了,俺家娃终于不用跑那么远,去上学了。” “唉,建了学校又能怎么样,上不起学的还是上不起学。” “怎么会,你没听说啊,这学校可是为穷人家的孩子,建立的公益学校,不交任何学费。” “你说的是真的?怎么会有这样的好事?” “当然是真的,小伟就是咱们村的,你还不了解啊,不信,你可以去问他啊。” “哈哈,那真是太好了,俺家娃一直嚷嚷着要读书要上学,这下子终于可以有学上了。” “小伟真是越来越出息了,咱们村也跟着沾光。” “是啊,是啊,咱们可得好好感谢小伟。” …… 一连几天,张伟家都被乡亲们围的水泄不通,尤其是那些带着孩子,上不起学的,硬是非让孩子给小伟磕头,感谢小伟的恩情。 小伟这些天累的不行,直到建立学校的施工队来了之后,他就以监工为由,直接和施工队住在了一起,每天搬起了砖头,体验了一把搬砖的辛苦,为教育事业添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