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官路沧桑在线阅读 - 057决意离开

057决意离开

    老师问他俩咋回来了两个女生说,rou在锅里放着呢,得等一会才能出油,老师说你俩赶紧回去,锅里煎着油是非常危险的,她俩就回去了,到了实验室,有一个女生揭开锅盖想看看rou煎到什么程度了,这一揭不要紧,一股火腾空而起,一下子就把她的脸烧了,这个女生住院了,住了好长时间,但破相了,老师把她接到自己的家里养伤,医药费都是他负责。

    有人说老师不应该带学生包饺子,有人说是那个女生太没有生活常识,有人说百密必有一疏,是老师这个职业太危险了,不采取点方式就不能聚拢学生,采取点方式就有一定的危险,田川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本学期开始,教导处要求开辟第二课堂,有一个班级成立象棋兴趣小组,谁知没成立两天就有两个学生因为下象棋打起来了,活动小组也宣布解散。

    当老师难,当一个好老师更难,而他目前的形势是想当一个最普通的老师都难。

    他的决心终于慢慢下定,他要跳槽。

    回忆这两个来月的工作感慨颇多,教师这个职业对他来说好比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看到那些可爱的学生,他真的有点舍不得他们,当他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的讲课表示赞赏的时候,他觉得他的工作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如果他干一辈子教师他会桃李满天下,全国各地都会有他的学生,虽然他也不指望借什么光,但也毕竟是一笔精神财富,可以在没有事的时候回忆回忆。

    还有章楚涵,他也舍不得离开她,但不离开也是一个沉重的包袱,这个包袱也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这个小姑娘他真是喜欢,喜欢得有点离不开,在一起的时候时间就象充了电,跑得特别快,不在一起的时候大脑成了电影院,老是放着她的电影,但他也没勇气和她表白,他觉得他真的和章楚涵结合了是他占了人家的便宜,因为她的年龄太小了,即便是章楚涵自己同意了,她的父母能同意吗?

    况且她还要考大学,看来她也没有和自己谈对象的意思,也许是因为她的年龄小,还不懂得男女之间的回避,也许她把自己就看成了一个大哥哥,根本就没有戒备,而他一旦唐突地和她表白,说他爱她,那她将是怎样的震惊和茫然啊,就算她不震惊,她也想得到这句话.

    那她考大学的事怎么办,她的一个选择是不是要影响她一生的发展,咱有什么资格去耽误人家一生的发展呢?

    学校相比社会来说是一块净土,最容不得那些有悖伦理的东西,如果他和章楚涵谈恋爱了那就是忘年恋,会遭到大家的热议和嘲讽,不说身败名裂,也是威信扫地,还怎么为人师表

    他想起了父亲给他讲的一个故事,说是邑州一高中有一个老校长病了,他到市里的一个医院去看病,正好那个大夫就是一高中的毕业生,他给老校长做了检查以后说,校长,咱市里的医院条件有限,你老最好还是到省里检查一下,于是老校长就到省里的一个医院,正好,给看病的那个医生也是邑州一高中的毕业生,他说,老师,咱省医院的条件有限,你最好还是到北京的医院看一看,这位老校长又来到了北京,没想到给他看病的那位医生也是邑州一高中的毕业生,是那位学生亲自给他做了手术,他的病好了。

    这个故事不是很传奇,一个从教多年的老校长自然会有很多学生,所以连续碰见三个学生也不希奇,这就是桃李满天下的见证,田川也想桃李满天下,也想当主任,也想当校长,但眼前的局面没法应对,其实他和章楚涵本不应该走得这么近,是因为公开课,是因为她对他的帮助,使他在心里爱上了她,但现实好象不允许他们相爱。

    在他的周围,在他所认识的年轻人当中,夫妻的年龄差距没有超过三岁的,一般都是一岁、两岁,再大了好象不是正常的婚姻,如果他要是和章楚涵恋爱,那等于是向世俗挑战,但好象教师这个身份不适合挑战这一问题,鲁迅先生挑战了,和他的学生许广平相爱了,结果连他的亲弟弟都不能理解他,都写文章嘲笑他,所以他在北京呆不下去了,他去了上海,还不敢承认许广平就是他的恋人,说是他的帮佣,直到有了孩子,才不得不承认,那还是伟大的人物,是一个月挣三百大洋的文学家,他一个田川是一个多么渺小的人物,怎么能冲破这种世俗,怎么敢去爱章楚涵呢,而不爱他又觉得自持不住,所以他必须得走,他得离开她。

    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父母说了,包括和章楚涵的感情,父母很理解他很同情他,但父亲说,教师改行是一个难事,没有很硬的关系改不了,因为想要改行的教师太多了,别的行业也很需要有文凭的人,去年一中有一个姓李的老师办调转都办妥了,可人还没走呢,就叫另一个老师给咬回来了,李老师他爸是县委办公室的主任,按理说这关系也够硬的了,可还是被别人给咬回来了,咱在县里谁也不认识,没人给咱说话,咱能够办调转吗?父亲安慰他要有心理准备,万一要是改不了,还得坚持在学校干,所以也不能放出口风,也不能在工作上有什么懈怠。田川说他都记住了,他要慢慢想办法。

    这几年老师的调走、改行愿望非常强烈,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一个是知识分子开始吃香了,有学历的人纷纷从社会的各个角落向更高层次的人才需求单位集中,比如在**中有很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都到农村小学去做了教师,那么在**结束以后他们都陆续地回到了大学或科研单位;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县里的各企业单位都很红火,虽然执行的都是国家工资标准,但福利待遇和行业油水差别很大,有的单位的福利待遇超过工资,有的行业可以尽快地解决住房,就是在供销社,在国营商店做一个售货员,其经济收入也远远超过老师;第三是国家政策逐步出现地域化差别,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省份老师的待遇已经明显不同了,有的地方开始用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比如可以给家属安排工作,可以给子女变户,可以分配住房。这些个原因使得那些有改行愿望或调走愿望的老师都心猿意马,接二连三的找校领导,找局领导,申请跳槽,教育局为了控制老师外流,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其中有一条就是本科生五年之内不得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