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末乞活在线阅读 - 第四百五十六章.才回来

第四百五十六章.才回来

    这次江南的祸端,用句后现代的经济术语就是通货紧缩,因为市场上大量的粮食被直接抢购走,市面上粮食数量不足,导致了粮价暴涨。

    这次粮价暴涨对一般小农打击还不算大,除了两淮严重依赖江运缴纳赋税,被官府逼迫而破产的,剩下乡里靠着自己耕种的自耕农乃至佃户都影响不大,然而却是对江南的经济又来了当头一棒,好不容易城镇化起来的江南工商业几乎遭遇了雪崩一样的打击,大量市镇变得迅速荒芜,受灾人口甚至统计不过来。

    唯一实行救市的只有有宋青书的加多宝商号,九百万两白银花出去之后,宋青书也不是烂好心的白白发出去,而是开始了以工代赈,以粮食为薪酬大量招募工人。

    罗斯柴尔德家族有一句名言,当大街上血流成河的时候,就抓紧买资产吧!因为养不起工人了,江南破产的工商业主不计其数,这次真的叫鲸吞了,从松江往浙江蔓延,有的整个镇子整个镇子都成为了宋青书的产业,原本加上应天的五十万工人,一举翻到了一百万,要是算上家属,整个依附他的江南人口恐怕不下三百万了。

    不过没人羡慕他,北方凋敝成这副模样,江南经济也一蹶不振,能买得起新衣服的人家越来越少,香皂,镜子等等更是奢侈品,空有巨大的产能,产出的东西没人要,又有何用?

    其实宋青书自己也是没底儿,他也是被逼出来的,不说不少人有亲眷,人之常情,如果不出手救市,经济将更加凋敝,商号产出的东西也更加没人愿意买,到时候恐怕熬不到崇祯十七年,江南就先崩溃了。

    衣食住行,天下生意无不是围绕着这几点,就算金融的票号也不过是其衍生物,这次把北方的粮食市场丢了,又多了这么多员工,宋青书不想捞回来才怪呢。

    从九月份开始,原本松江府荒凉的河滩上,来来往往拉石头的车子就开始跟过江的泥鳅似得,把一块黄浦江边用石头水泥给垫起一大块,水泥把外层抹平了,就跟一块大石头似得,这在这个时代可不多见,要知道当年朱元璋曾经计划雕凿一块巨像,还没有这五分之一大呢,将近五公里长,五百米宽的一大块,实在是令人啧啧称奇,不少苏州杭州,浙江一带的富户甚至专门跑来看这儿的景观。

    这头人来人往,乞活军也没闲着,接着又是大量的砖块水泥钢筋运来,这头人沿着江边海滩啧啧称奇,那头工人们又是把地掏出深深的眼儿,把钢筋与水泥填充进去,接着向上不断的堆砌,反正如今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差不多在黄埔江边有八万多青壮,如此多的人力,一栋栋极具异国特色的建筑物开始拔地而起。

    这儿一片滩涂如今一钱不值,可要放到后世,估计宋青书奋斗一辈子,连这儿个厕所都买不起,这儿就是后世大上海的外滩,当年的十里洋场,不过后世那些万国迥异的建筑物都是英租借时期老外,造的,宋青书不可能让那种屈辱再出现,所以抢在上海开发之前,他要自己先造起来。

    衣食住行的衣丢了,那就在住上做点手段吧!

    开发松江可不是宋青书一时心血来潮,后世这儿的大上海能兴起,绝不是偶然,经营龙江船厂时候他就考察过了,整个长江流域末端,最优良的深水港在这里,而且交通便利,向内陆,整个长三角都能被辐射其中!而且这儿还远离南京那个政治中心,省的东林复社再来找事。

    紧挨着十里洋场不远,一块更广阔的海边区域被划了出来,这儿宋青书投入的人力更多,足足十二万!一道运河被从海边引进来,挨着大海,无比庞大的作塘也是一个一个被抠出来,外面,同样三米多长而厚实的厂墙一段一段的把这儿包裹的严严实实,紧跟着,成车成车的大木头又是被壮牛拖着运输进来。

    如今是有些骑虎难下,宋青书花钱简直花疯了,刚和泰日天票号交接了九百万两白银,他又是向徽商们下了六百万两的订单,几乎把黄山一百多年储存的大木,还有不少川中巨木都给买光了,就算如今加多宝票号中的存银比大明国库都多了上百倍,这么花钱看的一个个股东也是心惊rou跳的,差不多把加多宝商号的一半资源都砸在了船场上了。

    如今依照江南这个形势,唯一的出路,只有向外走出去,把多余的产品销售到海外去,带来新的滚滚收益,同时培养一批新的中产阶级,重建国内市场。依靠挖掘内需?这次复社与各地的地主相互勾结,兼顾的封建体系,是让宋青书觉得没希望了,要是一直这么下去,再过一千年华夏的资本主义萌芽都长不出来。

    当然,这话还是不能和董事会照实说,对那些大小股东,宋青书还是保证,船的用途用于海捕,最起码,如今罐头厂的滚滚盈利他们是真真切切的看在了眼里。

    这次造船比上次还要疯狂,松江刚刚挖好的一号作塘中,庞大的脚手架小城一样被搭建了起开,依靠积累了两三年的造船经验,这次宋青书是野心勃勃,直接打算恢复当年最大的郑和宝船,这船按照计划长足足有二百米,宽也得有五十米左右,两排帆并用,按照大明朝的规格来讲,这应该称作两万料巨船,如果打造成功,这船一次就可以装载一千四百八十吨的货物,就算啥也不买,广从中南半岛那些稻米出口国进口大米,一次一条船就能有三万担的运量,这样的船,宋青书计划是要和郑和宝船队看齐那个规模。

    没有时间再等了!

    “大帅,兵部那头已经三次催促出兵勤王了,马大人那面也是要直接来咱们应天了,再不出兵,他说下一次来的就不会天使,而是锦衣卫东厂了!”

    孙传庭是彻头彻尾的旱鸭子,对宋青书的造船计划一点儿也不感冒,在他看来,有这八百多万两钱粮,足够拉起二十多个整编师了,这年头,有兵才是腰杆子硬的!跟着宋青书在海风呼啸的松江船厂巡视,一面走,一面孙传庭还忍不住抱怨着,这话他已经说了第五遍了,围着那大船骨架绕了一圈,宋青书终究无奈的向下压了压手。

    “反正粮饷都给了,北地也不差咱们这支军队,卢象升要打,就先让他打呗,本帅是一定要看着这条盘古号上完龙骨再走的!”

    “大帅,上完龙骨至少还需要一个月,一个月,都够马士英被押往京师斩首了,再说,大帅,就算你有了足够的舰船,咱们目前也没有足够的水手啊!此事来日方长,当务之急还是北方的危局啊大帅!!”

    这话是真真正正打到了宋青书软肋上,航海可是个技术活,不同于陆军会拼命就行了,乞活军的水手一直在培养,这次大招工,会水的亦是不下十万,可真正把他们整编成水手,可以作战的水军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海上行船,非同长江上行船那般容易。

    实在不行,打打郑芝龙的主意?

    心头想着,宋青书口头上终于是无奈的对孙传庭服软了。

    “命令大军集结,向淮右进发,这头,船梁上好,本帅也向北进发,在扬州回合,这次咱们沿着海边走,补给品直接装载在船上,直奔山东,在那里再陆路运输去京师,可以节省一多半的运力!”

    “如此甚好!”

    已经让马士英给催的脑袋大了三分的孙传庭终于是彻底松了口气,旋即这扑克脸还不放心的对宋青书抱了抱拳:“大帅,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啊!”

    “老子啥时候说话不算数过了,快滚快滚!”

    看着宋青书不耐烦的挥着衣袖,也顾不上有辱斯文了,孙传庭是喜上眉梢,转身拦住一辆出场的车,跟着就出去了。

    再次围着七手八脚用榫接法搭建的巨船盘古号绕了一圈,宋青书自己亦是哀叹一声,回了去。

    松江加多宝商号的总部也设在外滩,如今才建设一个多月,虽然有庞大的人力,可也才搭出个架子,忙于开辟新的船厂,宋青书却是等不及新居建好,就直接杀了过来,如今他住的是安庆一师三四五营在这里搭建的临时军营。

    靠着海边,天气变幻无常,上午还是风和日丽,晚上忽然吧嗒吧嗒下起大雨来,雨点打在茅草搭建的屋顶上,汇成了小溜流淌在房檐下,风吹的屋子里的蜡烛亦是忽闪忽闪的。

    最近百般努力,采薇终于中彩了,还有跟着中彩的居然是抖m的顾白,李裹儿还是商号服装的总设计师,尽管心里不是滋味,小辣椒还是接过了管家大业,留守栖霞山别苑,这次跟宋青书过来吃苦的,倒是只有情报秘书,名义上也是宋青书小妾的李香君。

    要把南来北往各地快五十万难民,下岗工人组织到一块可不是件简单事儿,宋青书一出手还就如此大动作,最近需要她整理的文件更多了,这会儿这妞居然是趴在了一大堆文案上,黑着两个眼圈,呼呼大睡起来。

    顾不上被口水打湿的文件,苦笑着给她盖了件外衣,抻了个懒腰,宋青书又是走到了窗边,盯着窗外夜色中那庞大的盘古号架子看的出神。

    这即是一场豪赌,同样,也是他的希望!

    这功夫,外面坑坑洼洼的泥水里,一阵急促的脚步吧唧声却是忽然从远处传来,吵的李香君一个激灵,揉着眼睛又是爬了起来。这么晚了,如果没有大事,一般是不会有人来打扰,窗口的宋青书自己亦是心头一紧,转身推开了门。

    进来的是宋青书新来的亲兵头领,在西安城时候收养的巧儿的弟弟小宝,如今这小子算是长成大宝了,营养好了几年,居然也是有了一米八多的个子,生着一副颇为俊郎的面孔,只不过这一阵被雨水打的湿漉漉的,顺着头发流淌的满脸,显得有些狼狈。

    略有些喘息着,小宝急促的抱拳低头禀告着。

    “大帅,海上来人!是扬子号!”

    这话听的宋青书的眼睛一刹那亮了起来!说是等船上大梁,实际上令宋青书焦躁不安死等在这儿的,就是已经出海半年不归的扬子号,施琅舰队!

    “备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