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瓜分
“违约?” 蔡杰明目瞪口呆的看着一脸沮丧的张鲁,气急败坏的喊道:“张先生,你之前不是说万无一失的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我怎么知道还有违约这一手,王宏伟他堂堂常务副省长不讲道理,谁能抗的动!”张鲁崩溃的抓着自己的头发,气恼的闷声道:“别说我们这些外来户,就是渤海省自己的轻工和供销体系,现在都要被大清洗一遍不可。王文胜已经在看守所了,轻工厅厅长呼兰轩停职,盛京轻工局的徐局长被纪委带走,铁西基层法院的执行庭被人一锅端了。供销系统的清洗就更严重了,纺织品相关的单位,几乎百分之六十的领导干部都自身难保” “你们、你们大陆真是” 蔡杰明咽了口唾沫,这才记起来自己不是在美国,不是在日本,也不是在宝岛,而是在大陆。和其他国家或者宝岛比起来,如今的大陆对基层和社会的控制无疑要高几个级别,尤其是城市化率高、统治基础好的东北,官方能够做到很多在他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说实话,若非这次是纺织品的物价改革,本来就是要推进商品市场化的程度,否则光是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就够张鲁这个倒爷团队喝上一壶的了。 好在是一切以市场说话,王宏伟不好搞计划经济指令调拨那一套,多少要尊重一下签署的合同。但事实证明,人家能做到常务副省长的位置,岂是浪得虚名?有能力的人,在什么体制下都能比其他人更加适应。 这不是,哪怕没有了指令调拨的手段,用市场手段也未必就怕了这些倒爷。有合同怎么了?市场经济一样允许、不,市场经济下合同违约也是常见现象嘛! 违约本身,不也是市场调控的体现?可以想见,张鲁那一千万美元自以为能掌控的货源,接下来肯定会迎来一个违约的**阶段。 这帮倒爷们,说他们是商人根本就是侮辱了商人这个词,不过是一群权贵的寄生虫罢了。平常做生意手段糙的要命,但偏偏自己还不觉得,反而自我感觉是“纵横商海”的社会精英了。自以为是的制定一个计划,然后就幻想着一切按照他们的计划行事。 本质上,不过是和二战时期的日本大本营参谋一个、不,应该说还没有昭和参谋们能力强呢。只不过一厢情愿和狂妄自大的思路,倒是一脉相承。 别说他们根本没想过政府会违约的可能,或许在他们的脑袋里,根本就没有违约的这个概念!往日里他们做生意,自己不按照合同,谁敢向他们索赔?而他们的交易对手,哪个又敢违他们的约? 就跟2007年春晚周炜说的那个相声似的,我惯着你!这帮人就是被社会上这些“****”给惯坏了,这一次是撞上了铁板。下场么,自不必说。 “那至少把我们的定金退来吧?”蔡杰明咬牙,想着自己手上这一千万美元,那可是张仲谋千方百计给他争取来的投资。事情如果办不成,这钱总是要还去的。钱如果不去,自己这宝岛恐怕也不去了。 “退,那当然得退!”张鲁痛快的点头,说道:“不过按照我国的外汇管理规定,盛京二纺方面只答应了退给根据外汇官牌价格兑换的人民币。” “啊?” 蔡杰明继续今天不知道第几次的目瞪口呆。 八十年代的中国,毕竟不是三十年后。政府下定决心去做的事情,对社会的管理能力还是能够执行下去的。社会上既没有能跟行政力量对抗的资本,基层也还没有失控到几乎无法有效管理。倒爷们搞出来的这些小浪花,根本就连对价格改革的威胁都算不上。 对物价改革威胁最大的,这些拉稀摆带的倒爷根本排不上号。反而是百姓们对纺织品的抢购,才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 渤海省的轻工企业生产力不能说不高,但面对突然释放出来的群众购物热情,仍然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只是好在纺织品毕竟不是生活必需品,随着价格的飞速增长,人们的购物热情也开始逐渐下降。细想当一件衣服价格增长到普通工人大半个月工资的时候,很多人不得不考虑是否还有必要一定要买一件衣服。 当商品价格开始高于它的实际应用价值的时候,民间的散户主力开始退场。但是更多的“炒家”随即跟进,不仅是渤海省,也不仅是东北,甚至是整个中国此时可怜的民间投资力量,都开始关注起渤海省的纺织品物价改革来了。 纺织品价格虽然开始背离它的市场指标,但不断高涨的价格促使其逐渐成为一种“投资品”。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刚刚苏醒的民间资本在这个年代可以说是处处受制、生存条件恶劣,可也因此造就了他们宛若野草一般的生命力。 渤海省放开纺织品价格的消息传出去,很快全国各地的人都开始往渤海省赶来。如同92年海南的房地产泡沫一样实际上更加糟糕,1990年到1992年海南的房地产泡沫,背景是整个中国改革方向已经明确,物价改革正在逐步放开,商品社会市场经济崛起是当时的大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并非是海南一地有投资的渠道,全国各地都对资本显示出饥渴的态度。 但是比海南房地产泡沫早了五年,如今中国的民间资本虽然更加弱小,但是放开给民间资本投资的领域却也更小。 猛然间渤海省竟然放开了纺织品这一大类的价格控制,随着纺织品价格背离了它的商品价值,渤海省的纺织品正在逐渐的往投资品的方向靠拢。 除此之外,就是纺织品原材料的供应也出现了问题。渤海省不是棉花的主产区,有限的种植面积出产的也不是什么好品种。纺织厂的主要原材料,严重依赖于冀鲁平原商品棉的供应。 帝都作为交通要道,冀鲁平原的商品棉进入东北,必然要经过这里。而在帝都经过的很多商品棉,竟然就此被人高价强行收购了。 面对渤海省方面的质问和放行要求,帝都方面干脆利落的给与了绝。 既然你渤海省要搞价格改革,那没道理还用国家的计划价格从冀鲁两省拿计划调拨的商品棉吧?想要棉花?没问题啊,请用价格说话吧。 但问题是,即使渤海省提出更高的价格,帝都铁路段竟然敢干脆不给安排车皮!从冀鲁两省过来的棉花堆积如山,眼看着就是不能进入渤海省。 而渤海省内的库存棉花,已经眼看着就要见底了。 “这就是我的钱?只剩下这么一点点了?”蔡杰明黑着脸,对着张鲁怒目而视:“一千万美元放在黑市,起码能换到一个亿人民币,一个亿!张先生,可现在呢?我只能拿到按照官方牌价一比三兑换的六千多万人民币,这还是双倍赔偿违约金的结果!你必须给我一个解释!” 张鲁将手上拿着的中国银行存折扔到桌子上,咬牙切齿的说道:“蔡先生你不要着急,一千万美元我肯定会还给你的。现在渤海省的纺织品市场相当火爆,我们把这笔钱投入进去,翻一番根本不成问题。到时候别说一千万美元,你自己还能多赚两千万人民币,在我们大陆这可是一大笔钱了!” “张先生,这笔钱不是我个人的资金,你必须保证它的安全!如果最后不能拿我的一千万美元,我肯定会倒霉,但我保证你也好不了!” “我知道!”张鲁不耐烦的挥挥手,哼道:“蔡先生你放心吧,渤海省的纺织厂拿不到原材料,用不了多久就要停工了。到时候纺织品的价格,非得涨到天上去不可。两倍、三倍的价格都不是不可能,我可先说好了,超出你那一千万美元本金的多余利润,咱们俩必须对半分!” “对半分?”蔡杰明低头想了想,不满意的说道:“这可不行,我冒的风险太大了,三七分我看还差不多。” “就是对半分,这个条件没得讲!”张鲁霸道的说道:“这是在大陆,没有我的关系,你什么也做不到!” 看着恶狠狠的张鲁,蔡杰明动了动嘴,最终还是在他目光的逼视下,不得不点了点头。 如果不按照张鲁的计划来,六千万人民币是绝换不出来一千万美元的官方牌价就是忽悠人的,美元换人民币就可以,人民币换美元根本没有兑换渠道! 人民银行在对待外汇的方式上,基本就是属貔貅的!黑眼睛见不得白银子!进了国库的美元,没副国级发话根本就拿不出来!就蔡杰明这一千万的数字,没总理签字根本别想! 只有用一比十的黑市价,从地方存留外汇的额度上打主意。一亿人民币换一千万美元,这还得考虑市场波动,没有一亿两千万根本不保险。 蔡杰明是彻底上了贼船,一方面没有能够入股新科晶圆厂,另一方面又那不去一千万美元,他都能想象自己现在拿着六千万人民币宝岛会有什么下场。 给张仲谋打一辈子工算好的,惹的背后出钱的金主着急了,说不定就要去吃牢饭不可。 摆在他面前的,也只有一条路走到黑了。 张鲁倒是信心十足,这些日子里,渤海省的各大商场里买衣服和买布料、纺织品的人数倒是少了很多,但市场上纺织品的价格不仅没有下跌,反而是在以每天至少20%的速度在打滚上涨。 一些渤海省以外的人,拎着用蛇皮袋装着的钞票,开始出没于渤海省各地的纺织厂和纺织品仓库。 纺织品倒手的速度,就连见惯了坐地起价的倒爷们,看的都是冷汗淋漓。但越是如此,这些人就越是飞蛾扑火似的冲上来。 但凡是纺织品,但凡是属于放开物价的范围内的产品,全部都在这些人的狩猎范围之内。 很快,渤海省的普通人就发现,改革之前是买不到衣服,改革之后就变成买不起了。一件普通的衬衫,改革前售价是15元人民币加上相应的布票。而现在虽然不需要布票了,但衬衫的售价则干脆涨到了80块钱以上! 单是一件衬衫,就相当于普通人大半个月的工资了,这还只是做工极为普通的衬衫而已。如果是针数高一些、颜色漂亮一些、做工精致一些的,早就已经涨到了天上。换成布料也是一样,哪怕是最普通的白色棉布价格都已经涨到四倍以上。 这就仿佛五千点的中国股市,哪怕已经明显背离了市场现实,但人们仍然相信价格会继续上涨。这种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这些人还是第一次玩呢。 张鲁虽然在绣城二纺和后续的违约中吃了不小的亏,但他的特殊身份让他的行动并没有受到阻碍和干扰。 在这个年代里,能拿出六千万人民币的“玩家”也是凤毛麟角。很快,渤海省的纺织品市场上,就连连惊呼鳄鱼上岸了! 市场上可不只是张鲁这一只鳄鱼,甚至他还不是最大的那只鳄鱼!至少在明面上,有两条巨鳄甚至连省政府也不得不严阵以待。 从南方瓯市杀来的方培林,是中国第一家私人银行“方兴钱庄”的所有者。当然,这家所谓的私人银行,严格意义上只存在了一天。银行开业的第二天,就被当地的农业银行找上门来查封了。但表面上虽然方培林偃旗息鼓,可实际上他的钱庄业务一直没有停止过。 瓯市这个历来有经商传统的城市,在以这种方式进行流动的民间资金,到1986年已经高达三亿人民币。方培林背负的是年息4%的高额民间储蓄利息,渤海省这种投机大盛的局面,几乎是正和他的胃口。 手握一亿人民币的方培林无疑有成为庄家的资格。 不过在这个棋盘上落子的,可不只是方培林而已。还有一个人,就连他也要相型见拙。 另一个这局棋面上的庄家,则是从深土川来的王姓玉米商人。这位玉米商人的生意,早年的生意是从东北收购玉米,然后装上火车皮运到深圳,最后供应给香江。虽然过程平平无奇,但一趟生意做下来就是几倍的利润。
有人看到他赚钱容易,也想自己跟着去做。但上手就发现,看似简单的生意,却不是谁都能做的。从东北到深土川,几乎横跨中国南北的运输线,普通人谁能从铁路局手里拿到车皮指标来运玉米?这位王姓商人后来出写自传,声称是铁路段的主任看他骨骼清奇,退了他送的礼硬要给他安排的车皮。 嗯,这位主任当真高风亮节,肯定不是看在这位玉米商人的老丈人就是大吃省的********、纪委记和省委副记三位一体才不敢收他的礼的。 从这种不要脸的气质就能看的出来,此人未来必然有一番成就啊! 只不过到了1986年,这位玉米商人早就不运玉米了,而是在深土川搞起了换汇的高级玩法。 虽然在去年,他刚卷入到一场高达4000万美元的逃汇大案之中。不过仗着过硬的关系,******派出的调查组最后也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用他后来自己的话说,就是“随着时间推移,案件淡化了。”。 去年损失惨重的这位骨骼清奇的王姓商人,如今也瞄准了渤海省的纺织品市场,打算要趁着这次把之前的损失弥补来。为此,他一口气投入了三亿人民币的巨额资金,成为棋盘上当之无愧的庄家。 只是他这钱也不是白来的,王姓商人再怎么能折腾,也不可能拿出三亿人民币来。这笔钱有一部分是他从银行贷出来的,有一部分则是他挪用的客户资金,可以说是押上了全副身家来博这一铺。 在这三人之下,更有无数的大小倒爷也瞄准了渤海省的纺织品市场。他们各展神通,本钱虽然没有三人雄厚,但人数众多而路子更野。乱七八糟的关系,哪怕是渤海省府也根本管不过来。 这样一来,卡住了渤海省纺织厂的原料供给,又是漫山遍野的倒爷们到处给纺织厂清库存。一时之间,渤海省的纺织品物价改革,真有点进行不下去了的感觉。 不过渤海省既然敢接物价改革这个盘子,自然不会只有这么两把刷子。 洪武一扫之前的颓势,最近又重新振作了起来。虽然他在铁西执行庭的关系进去了,不过他在棉布上的投资可真是赚的狠了。连带着就是走路,似乎都能生出风来。他猛的推开客房的大门,兴奋的喊了起来。 “张哥,21支纱的粗棉布,价格已经涨到一百米五百块钱了!30支的高支纱棉布,现在一千二百块钱都买不到一百米了!哈哈,我们赚了,赚大了啊!” 然而等洪武走进房间,迎接他的却不是张鲁振奋的笑容,而是一张严肃的脸。 “不知道敲门吗?出去!一点规矩都不懂!” “呃” 洪武眼光一扫,顿时尴尬的笑了笑,倒退一步弯腰点头道:“不好意思张哥,我不知道你房间里有客人,我这就走!这就走!” 说着话,洪武连忙轻轻的将房门在自己面前关上,然后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连忙离开了门口。 而在门的里面,张鲁重新在房间里坐了下来,却是一言不发。 这样过了不知道多久,房间里一个双下巴的三十多岁男人不自在的挪动了一下屁股,咳嗽了一声说道:“王总、张处长,咱们明人不说暗话,现在这个价格我认为已经很疯狂了,我是不打算玩下去了。不过您二位也知道,我手上进价起码一个亿的货,扔到市场上说不定市场就要崩盘了。我先找你们二位,也是不希望看到这个局面。” 张鲁叠着腿,从烟盒里抽出一根烟来:“方总啊,你刚才也听到了,这棉布的价格可是又涨了,哪有一点要崩盘的迹象?你太小看市场的承受能力了,总不是说只有你们瓯市的人才有钱吧?这价格炒的越高,全国各地赶来的人才越多。来的人越多,价格就能涨的越高。你看现在多少资金在流入渤海省,还怕最后没人接盘么?” 方培林摇头,不为所动的说道:“我是做钱庄的,盈利是一方面,但风险控制是更重要的准则。事情发展到现在,我觉得该是我退场的时候了。” 张鲁和王总相视一眼,知道恐怕是真的无法说服他了,只好转入了正题:“方总手里的货,肯定是不能流到市场上的,否则影响实在太大了。” 王总沉吟一番,咬牙道:“你的货,我们俩收了。方总,开个价吧。” 方培林伸出一只手张开,淡然道:“我也不多要了,一口价五亿。以现在的报价,我这可是大优惠了。” “五亿也太多了!全中国,谁手里也没有这么多钱!”张鲁深吸一口气,价道:“三亿,三亿我可以负担一个亿。” 张鲁别看自己没有什么钱,不过他背后可是有靠山的。他那位陈姓靠山,拿出一亿来还是没有问题的。 方培林却不为所动,仍然摇头道:“五亿,不还价。行就是行,不行我可以把这批货直接放到市场上去。” 张鲁和王总闻言不由脸上变了色,这是在**裸的威胁他们了。然而方培林本人也不是没有跟脚的,除非能在瓯市的关系硬过他,否则在渤海省张鲁和王总也奈何不得他。 如果让方培林将他手上的布放出去,谁也不知道在这个脆弱的价位会发生什么。也许连个水漂也打不出来,也许市场的信心就此崩溃。 可是张鲁和王总,显然不敢赌这一铺。 “那我”张鲁脸色难看的厉害,如果这次要是出了什么差错,他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惨烈的结果。 “三亿,我出三亿!”不等张鲁说话,王总就干脆的说道:“张处长拿出两亿来,我们把方总的货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