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仙侠小说 - 白老太太的三个愿望在线阅读 - 153 瓦匠,石匠,农民

153 瓦匠,石匠,农民

    三教合一是国的特有名词,是指儒教、释教、道教三个教派的融合,其有儒家立场的三教融合、道家立场的三教融合和佛教立场的三教融合三种类型。对于此种现象,学者多以三教合一统而论之。然而,从三教并立到三教合一,则有一个过程。元明间“三教合一”一词的出现可以说是三教间关系已经具有内质的演变。

    三教合一第一次出现是在五代十国的梁武帝时期,在三国以前是没有“三教合一”这个名词的。之所以在梁武帝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情况出现,原因有两个:

    1、两汉时期道家的兴起和普遍的群众基础,道家学说虽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但是道教真正的确立是两汉时期,早期统治阶级的思想是道家思想为主导,随着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刘彻采纳,并形成了“霸王道杂之”的统治手段,在统治阶层形成了儒家替代道家思想事实。但是这样的替代并未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通过几次农民起义,例如黄巾起义让道教得到相当的群众基础。两汉时期佛教的进入,尤其是梁武帝的笃信佛教,让三教达到三足鼎立的情况。

    2、梁武帝本人从小受到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早年他曾撰有等二百余卷,对儒家和道家都有极深的研究,晚年开始信仰佛教,著有等数百卷佛学著作,在此基础,他把儒家的“礼”、道家的“无”和佛教的涅槃、“因果报应”揉合在一起,创立了“三教同源说”。皇帝的力量总是无穷的,梁武帝从找到理论根据,下令僧人必须吃素。从此,汉传佛教,也是国佛教形成吃素的传统。所以梁武帝提出了“三教合一”“三教同源”更是成了很多人的依据。

    有两个事情说明一下,第一,全世界所有佛教徒,只有国佛教的佛教徒吃素,这是国特色,所以,吃素与否,不是衡量一个佛教徒的标准,吃素完全是一个胡扯出来的东西,第二,有专家学者经过所谓的研究,认为国的老子西行,到了印度教会了释迦牟尼,从而造成了佛教产生,老子再继续西行,遇到了耶稣,从而成基督教。我无法评价这些专家学者,因为我不会和没脑子的人计较。

    国化是包容的,从而形成了三教的不断融合,著名的例子是昙鸾的故事。

    昙鸾,生于北魏孝帝承明元年,雁门人。从小学习儒家学说,求学途积劳成疾,为了治疗气疾出门寻访名医,毅然长途跋涉赴南朝梁地求访苦求道教名土陶弘景。陶弘景被其诚意所感动,传其仙经。陶弘景传给他服气法。精神抖擞的昙鸾辞别陶弘景,北归途经洛阳时,遇印度僧人菩提流支。昙驾向对方夸耀自己学得长生不老术,对方大喝一声,训戒说:佛教里有。于是昙鸾便抛弃服气法,皈依净土念佛,此奠定了净土教的基础。

    从昙鸾开始,国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的高僧,从儒家入,经过道家,最后成为高僧,直到到了元朝,王重阳和丘处机的出现,再次将三教合一拔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尤其是丘处机,被元朝皇帝称为神仙。

    国自古用儒家求学,道家养身,佛家求法的人很多,但是两千多年,从未有人得道。哪怕一些成了高僧,也毫无建树。反倒是那些专于道家或者佛教的人,成卓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简单:佛道不能同修。

    马跑的快,大象力气大,你希望马和大象交配产生一个即能跑又有力气的物种,这只是可笑的一厢情愿。

    还是那句话,道家治幻,佛教求真,这是一个硬币两两面,你只能求一面,如果要硬币竖起来,那么你什么也看不到。

    随着西方化的入侵,基督教在传入,儒家逐渐被基督教取代,尤其是在百姓的心,更是如此。近些年国传统化的没落,很多人“痛心疾首”,其实大可不必,如果一个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那么它必然会受到追捧,当一个化不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别抛弃也是必然。

    当今社会开始鼓励什么,这是个多么可笑的事情啊,第一,所谓的不过是清朝不入流,在乡里教书的秀才用了“学而篇”第六条的意思写了个顺口溜,不要说清朝,是在建国以前,被所有学者不耻,认为是走夫的东西。在2000年以前,国大陆的普及率,几乎为0,只有台湾有部分人学习。第二、的普及和一个传和尚分不开,那是净空法师,2004年,净空的“庐江化教育心”在江西庐江汤池奠基,2006年开始对外招生,到2008年解散之间,总共耗资2亿。这是个多么庞大的“事业”我们不得而知,根据凤凰当年的数据,这个企业在短短的两年间获取了70倍的收益。请注意,是70倍!超过世界所有的生意,包括军火和毒品。且不说赚钱是不是有罪,让一个和尚讲解儒家的东西,这和让一个外国人给国人讲唐诗宋词有什么区别?

    基督教随着西方化进入华夏,迅速取代了儒家的位置,为什么呢?因为效果,华化几千年,孔子被称为圣人,可还是人,而老子成仙了,佛陀成仙了,帝本来是神,如果你家人生病了,你要烧香,是拜神仙还是人呢?

    人需要一个寄托,尤其是在无助的时候,希望有一个无所不能的存在来帮助自己,所以,神永远人靠谱,当你贫穷的时候,儒家告诉你安贫乐道,而基督教告诉你,这是主安排的,是对你的考验,帝让小鸟都有东西吃,花朵都有美丽的衣裳,你是神的儿女,他怎么会忘记你呢?,你更能接受哪种呢?当我听到这一段的时候,我觉得基督教好牛逼啊。这一大碗心灵鸡汤啊,让人好舒服啊。

    世界认为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佛教和***教,但是在华夏修道界,主流三教是道教、佛教和基督教。为什么没有***教?因为基督教和***教是同宗同源,都是起源于古犹太教,他们有共同的祖先亚伯拉罕,甚至有共同的耶稣,其求道法门大同小异。

    依然是同样的情况,佛教和道家都有人悟道,因为教义的原因,基督教只有基督和先知,而神力掌握在教廷,所以可以推断有悟道着,但是不为人知,因为属于教廷。但是三教都学而悟道的,古今也没有一位。因为不同的理论构成不同的系统,基督教是唯一神论的,学了基督教,你又如何看到道家的漫天神,佛教的漫天佛呢?

    这像用医的诊断,西医治病,如医告诉病人,肾虚啊,西医过来把肾割开,没找到虚的地方,或者西医诊断医治疗,西医说病毒性感冒,医不知道是病毒是风寒风热,根本没法开药方。

    白灵槐在乾元阁呆了一千多年,从来没有在哪本书里记载一个修道之人可以佛道双修,在一个人的神识世界里同时出现轩辕皇帝和佛陀,自己正要问个明白的时候,这又冒出个要修教堂的耶和华,主啊,老天啊,如来啊,你们这是要聚到一起玩斗地主啊。

    轩辕黄帝用锄头拄着下巴:“这个老外昨天下午来的,来了啥也不说,是弄石头,老脸一直绷着,像谁欠他钱一样!”

    昨天下午?那不是和死人在基督教堂打斗的时候吗?

    乾元阁里关于基督教的书籍不多,对基督教的修行法门没有一个字的记载,难道修行基督教法门的人,神识世界里会出现耶和华?那么魏猛后背的基督烙印,和这个有没有关系呢?

    “魏猛,你信基督教吗?”白灵槐看着往河边蹭的魏猛道。

    “信啊,怎么不信啊!我还指望着平安夜能和奚羽月共度晚餐呢!”魏猛一边说,两只脚一边往河边移动。

    “你给我滚回来,你要敢下河,我打你一百拐杖。”白灵槐把拐杖抛到空,拐杖在空舞动地像个风车一样,围着魏猛转悠,“虎视眈眈”地盯着魏猛的身体,魏猛无奈地往地一坐:“白老太太,你这样有意思吗?咱们不是都练完了功吗?你咋还说话不算数呢?你该不会还想玩一次双修吧?”魏猛说着往白灵槐的胸部扫去,刚才抱地劲,充分体会了一下白灵槐的“有料”,只可惜只能是在神识世界里才能看到白灵槐这副熟女性感的模样,在现实世界,要么是个小萝莉,要么是韩老师,哪有现在这副模样好啊。

    “滚犊子,你给我老老实实地打坐!”不用白灵槐说,魏猛真不敢动,拐杖一直围着他转,在这地方他的黄巾力士的神力啊,飞天夜叉皮的神速啊,都没有了功能,他很不明白,为啥自己的神识世界,白灵槐有法术而自己偏偏没有呢?

    白灵槐起身朝着轩辕黄帝和佛陀施礼道:“二老,我有个问题想问二老,可能这个问题很幼稚,请二位能给我指点迷津。”

    白灵槐想问一下,过去有没有过轩辕黄帝和佛陀一起出现的情况发生,书没有记载未必历史没有出现过,可不等白灵槐问出她想问的话,轩辕黄帝便道:“小丫头,我和这个和尚也是第一次见面,过去他踢我走,我踢他走的事情时有发生,可这么在一起相安无事,这还是第一次。当然了,加多个外国的瓦匠,更是破天荒第一遭啊。”

    “我不是瓦匠,我是帝!”耶和华背着一块石头从众人身边走过,他停下脚步,也没有看众人,扔下这么一句话,径直走过小河,走到茅草屋后面,放下石头,继续去弄石头。

    “看见没?看见没?这幅德行。说他是瓦匠他还不愿意了,我是个农民,他是个石匠,你是个瓦匠怎么了?都是劳动人民。”

    “对,劳动人民最光荣!”魏猛扯着脖子喊了句。

    “小伙子说的对,劳动人民最光荣,不劳动吃啥,不劳动喝啥,吃穿都没了,他还臭美啥。”

    魏猛听了哈哈大小,没想到这个老头还是个小品迷,赵本山的台词张嘴来。

    “轩辕皇帝,正常的人福田是九块,是三清祖师也不过三十三块福田,为什么这里的福田一望无际,无穷无尽呢?”白灵槐问道。

    “我说了,这是玉皇大帝的福田,我知道,你想说玉皇爷也不应该三清祖师的福田多,可是你别忘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玉帝的福田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三界众生的福田。”

    “我的也是啊,弥勒佛的须弥山最高,代表了六道众生的佛缘。”

    “那为什么魏猛运功你们才能种田凿台阶呢?你们不是说这里是玉帝的福田,弥勒佛的须弥山吗?魏猛修行,应该种他自己的福田啊,而且魏猛没有修行佛教的法门,运功周天是道家法门,为什么佛陀您也要凿台阶呢?”

    “这个要问老天爷了。我们也不清楚。”

    “魏猛关系着三界众生的福田和佛缘,多明显!”耶和华背着石头从众人身边走过,依然没停下,依然没看众人一眼,径直地走了。

    “你看把他能的,啥都知道,啥事他都知道。瓦匠,你知不知道你为啥来这儿啊?”轩辕黄帝朝着耶和华的后背喊着,可是耶和华像没听见一眼,把石头放在,继续弄石头。

    白灵槐看看耶和华,看看佛陀,又看了看轩辕黄帝,一个瓦匠,一个石匠,一个农民,这个组合倒是不错。

    /html/book/41/41166/l